(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1.6 练习案六 文言文的归纳概括与分析综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236574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1.6 练习案六 文言文的归纳概括与分析综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1.6 练习案六 文言文的归纳概括与分析综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1.6 练习案六 文言文的归纳概括与分析综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1.6 练习案六 文言文的归纳概括与分析综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1.6 练习案六 文言文的归纳概括与分析综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1.6 练习案六 文言文的归纳概括与分析综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1.6 练习案六 文言文的归纳概括与分析综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的归纳概括与分析综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题。原杰,字子英,阳城人。正统十年进士。巡按江西,捕诛剧盗,奸宄敛迹。复按顺天诸府。大水,牧官马者乏刍,马多毙,有司责偿。杰请免之,开中盐引入米振饥。疏入,为部所格,景帝卒从杰议,超擢江西按察使。发宁王奠培淫乱事,革其护卫。治行闻,赐诰旌异。成化二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岁凶振救,民无流移。召为户部左侍郎。时黄河迁决不常,彼陷则此淤。军民就淤垦种。奸徒指为园场屯地,献王府邀赏,王府辄据有之。杰请献者谪戍,并罪受献者。从之。江西盗起,以杰尝再莅其地得民,诏往治。捕戮六百余人,余悉解散。荆、襄流民数十万,朝廷以为忧。祭酒周洪谟尝著流民图说

2、,谓当增置府县,听附籍为编氓,可实襄、邓户口,俾数百年无患。都御史李宾以闻。帝善之。遂命杰出抚。遍历山溪,宣朝廷德意,诸流民欣然愿附籍。其初至,无产及平时顽梗者,驱还其乡,而附籍者用轻则定田赋。民大悦。因相地势,以襄阳所辖郧县,居竹、房、上津、商、洛诸县中,道路四达,去襄阳五百余里。山林阻深,将吏鲜至,猝有盗贼,府难遥制,乃拓其城,置郧阳府,以县附之。又于西安增山阳,南阳增南召、桐柏,汝州增伊阳,各隶其旧府。制既定,荐知邓州吴远为郧阳知府,诸县皆择邻境良吏为之。流人得所,四境乂安。将还,以地界湖广、河南、陕西,事无统纪,因荐御史吴道宏自代。诏即擢道宏大理少卿,抚治郧阳、襄阳等六府。郧阳之有抚治

3、,自此始也。杰以功进右都御史。杰数扬历于外,既居内台,不欲出。荆、襄之命,非其意也。事竣,急请还朝。会南京兵部缺尚书,以杰任之。杰疏辞。不许。遂卒于南阳,年六十一。郧、襄民为立祠,诏赠太子太保。(选自明史原杰传)1.(概括分析)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原杰执法严明,惩治盗贼从不手软,先后两次在江西捕诛剧盗,捕戮众贼,解散从犯,保障地方安宁。B.原杰执法公正,不畏豪强。在担任江西按察使时曾揭发宁王淫乱罪行,并革除他的护卫,受到皇上表彰。C.原杰注重实地考察,政绩显著。在安抚荆、襄流民时,考察地势设置府县,有政绩却不自夸,把功劳归于吴道宏。D.原杰关注民生,深得百姓爱

4、戴。江西水灾致马匹饿死,他请求减免赔偿;荒年开仓赈济,使百姓免于流亡。答案C解析C项,“有政绩却不自夸,把功劳归于吴道宏”说法错误,原杰举荐吴道宏代替自己,是因为郧阳地处湖广、河南、陕西交界,事情没有头绪,才推荐吴道宏代理。参考译文原杰,字子英,阳城人。正统十年考中进士。巡按江西时,捕获诛杀强悍的大盗,违法作乱的人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他又巡按顺天众府。发大水,放牧官家马匹的人缺乏草料,许多马匹死去,主管官员责令他们赔偿。原杰上书请求免于赔偿,用输送粮食换取食盐运销权的方式,发给盐引凭证输入米来赈济饥荒。他的奏疏呈入后,被户部阻止,但景帝最后还是听从了原杰的建议。破格提升他为江西按察使。原杰揭发宁

5、王朱奠培淫乱的事情,革去他的护卫。原杰的政绩上报到朝廷,赐诰命奖赏。成化二年就地任右副都御史,巡抚该地。遇到荒年,他设法赈济救灾,使百姓没有流离迁徙。他被召回任户部左侍郎。当时黄河崩决改道没有规律,那里淹没就这里淤塞。军民在淤塞的地区开垦种植。奸徒却说那些地方是园场屯地,就献给王府以邀赏赐,王府便总是据为己有。原杰请求判罪进献的人贬谪戍守边疆,同时处罚接受进献的人。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江西盗贼起事,因原杰曾两次到那里做官,很得民心,皇上下诏派他去治理。原杰逮捕并杀了六百余人,其他的全部解散。荆、襄地区有流民几十万,朝廷很忧虑。祭酒周洪谟曾著有流民图说,说应当增设府县,听任流民附入本地户籍的外地

6、人为本地平民,这样可以核实襄阳、邓州两地的户口,使几百年没有祸患。都御史李宾将该书上奏朝廷。皇上认为好。于是命原杰出朝廷巡视。原杰走遍山川溪谷,宣传朝廷仁德的意旨,流民们都欣然愿意附入当地的户籍。那些刚到此地的流民,没有田产以及平时虚妄不顺从的人,就驱逐返回他的家乡,附入本地户籍的按轻的制度来确定田赋。百姓非常高兴。原杰又察看地形走势,因襄阳府所辖的郧县,处在竹、房、上津、商、洛五县之中,道路四面通达,离襄阳有五百余里。山林阻隔,官吏很少抵达,突然出现盗贼,官府难以在远处控制,于是拓展该城,设置郧阳府,使这些县附属于它。又在西安增设山阳,在南阳增设南召、桐柏,在汝州增设伊阳,分别隶属它们原来所

7、属的府。制度定下后,他推荐邓州知州吴远为郧阳知府,各县都选择邻境的良吏来任职。流民各得其所,四方边境又得到安宁。他将要回来时,因该地处湖广、河南、陕西交界,事情没有头绪,便推荐御史吴道宏来代替自己。诏令马上提升吴道宏为大理寺少卿,巡抚治理郧阳、襄阳等六府。郧阳有巡抚,即从这时开始。原杰以此功劳升为右都御史。原杰多次任职在外,居官内台后,便不想再出朝廷。他受命赴荆、襄,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事情办完后,马上请求返回朝廷。正好南京兵部缺尚书,便委任原杰。原杰上疏请求辞职。皇上不许。于是死在南阳,终年六十一岁。郧阳、襄阳的百姓为他设立祠庙,诏令赠他为太子太保。二、(2018重庆第三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

8、言文,完成第25题。吕不韦相秦濮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秦子异人质于赵,处于聊城。故往说之曰:“子傒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身为粪土。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乃说秦王后弟阳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门下无不居高尊位,太子门下无贵者。君之府藏珍珠宝玉,君之骏马盈外厩,美女充后庭。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夕死。说有可

9、以一切而使君富贵千万岁,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矣。”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不韦曰:“王年高矣,王后无子,子傒有承国之业,士仓又辅之。王一日山陵崩,子傒立,士仓用事,王后之门,必生蓬蒿。子异人贤材也,弃在于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子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阳泉君曰:“然。”入说王后,王后乃请赵而归之。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以留计是抱空质也。若使子异人归而得立,赵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为德讲。秦王老矣,一日晏驾,虽有子异人,不足以结秦。”赵乃遣之。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

10、,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子楚立,以不韦为相,号曰文信侯,食蓝田十二县。王后为华阳太后,诸侯皆致秦邑。(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有删改)注子傒:异人的同父异母兄,当时的秦国太子。一切:权宜之计。士仓:辅佐子傒的人,其事迹不详。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以留计/是抱空质也B.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以留计/是抱空质也C.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

11、赵/不顾一子以留计/是抱空质也D.赵未之遣不韦/说赵曰/子异人/秦之宠子也/无母于中/王后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赵/不顾一子/以留计是抱空质也答案A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吕不韦,春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丞相。他主持编纂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小说家”。B.质子,又称“侍子”,指派去他国充作人质的太子或宗室子弟。质子外交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外交策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纳质为押”。C.避席,即离席。古人席地而坐,离座而起,表示对对方恭敬的一种礼节。D.晏驾,宫车晚出。天子应晨起早作,故以“晏驾”讳称帝王死

12、亡。帝王死亦称驾崩、大薨、千秋、百岁等。答案A解析“春秋末年”有误,应为战国末年;“小说家”有误,应为“杂家”。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记叙了吕不韦由商入政,施弄计谋,相秦封侯,位极人臣的过程。他在两国间穿针引线、运筹得当,充分反映了当时纵横家奉行策略至上主义的思想特征。B.吕不韦认为耕种田地、做珠宝生意的赢利远不及建国立君所得到的利益多,还可荫庇后代,便转而投身政治。这表现了他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战略眼光。C.吕不韦说服异人听其指挥,否则如果秦、赵两国将来某日延长盟约期,异人会被葬于粪土之中,只有依从他的计策,异人才能拥有秦国。D.吕不韦算计到王后及其

13、弟阳泉君潜在、迫切的政治需要,以太子子傒执政的弊害为说辞,成功说服了阳泉君进宫劝谏王后,继而使得王后请求赵国让异人返秦。答案C解析“如果秦、赵两国将来延长盟约期,异人会被葬于粪土之中”有误,原文“一日倍约,身为粪土”是指如果秦、赵两国背弃盟约,异人的身体将化为粪土。另“只有依从他的计策”,过于绝对,于文无据。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于累卵,而不寿于朝生夕死。(2)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参考答案(1)君王年事已高,一旦驾崩,太子执政,您的危险有如累积的蛋,您的寿命比朝生夕死的东西还要短。(2)异人回

14、到秦国后,吕不韦让他穿着楚国式样的服装去拜见王后。王后喜欢他这模样,认为他聪明过人,说道:“我本是楚国人啊。”参考译文濮阳人吕不韦在邯郸经商,见到秦孝文王的儿子异人在赵国做人质,他回家后就向父亲发问道:“耕种田地能获得几倍的利益?”他的父亲回答道:“十倍。”他再问道:“做珠宝生意能有几倍赢利?”答道:“百倍。”又问道:“拥立一个国家的君主有几倍赢利?”答道:“不计其数。”吕不韦说:“现在努力耕种加紧劳作,不能够吃饱穿暖;如果建国立君,所得到的利益可以传给后代。我愿意去从事这样的工作。”当时秦国的王子异人在赵国做人质,住在聊城。吕不韦特地前往游说异人道:“子傒有继承秦国王位的条件,他又有母亲在宫

15、廷中做后盾。现在您的母亲不得宠,不能在宫廷中做您的后盾,您自己又在安危难测的赵国做人质,如果有一天秦、赵两国背弃盟约,您的身体便将化为粪土。现在您听从我的计策行事,以求回到秦国去,就可以拥有秦国。”于是吕不韦到秦国,游说秦王后的弟弟阳泉君,说道:“您的罪已到了死罪的地步,您知道吗?在您的门下没有不是官高位尊的,可是在太子的门下却没有一个显贵的人。您的府库里贮藏着珍珠宝玉,您的马房里养满了骏马,您的后院里住满了美女。君王年事已高,一旦驾崩,太子执政,您的危险有如累积的蛋,您的寿命比朝生夕死的东西还要短。说有一个可以使您富贵千万年的权宜之计,比支撑泰山的四角还要安稳牢固,一点也没有危亡的忧患。”阳

16、泉君离开自己的座位,请吕不韦继续说下去。吕不韦接着说:“君王年纪已经老了,王后没有儿子,子傒有继承王位的条件,又有士仓辅佐他。一旦君王逝世,子傒继位,士仓执政,王后的门庭一定会冷落得长满杂草。王子异人是一个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如今被弃置在赵国,又没有母亲在宫廷内做后盾,他天天伸长脖子向西方盼望,很想有一天能回到秦国。如果王后确实让他回国,并且请求秦王把他立为太子,这样,王子异人就由弃置国外回归秦国,王后也从没有儿子变成有儿子了啊。”阳泉君说:“对。”于是进宫去说动了王后,王后就请求赵国让异人回来。赵国没有送异人回来。于是吕不韦劝说赵王道:“王子异人是秦王所宠爱的儿子。他没有母亲在宫廷中做后盾,王后想要接他回去作为自己的儿子。假使秦国想要攻打赵国,不会顾虑有一个儿子在赵国做人质而停止攻赵的计划,您这是抓着一个无用的人质啊。如果让王子异人回到秦国得以立为太子,赵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