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 考点23 两个计数原理、排列、组合及其应用、二项式定理及应用练习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232786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 考点23 两个计数原理、排列、组合及其应用、二项式定理及应用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数学 考点23 两个计数原理、排列、组合及其应用、二项式定理及应用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数学 考点23 两个计数原理、排列、组合及其应用、二项式定理及应用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数学 考点23 两个计数原理、排列、组合及其应用、二项式定理及应用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数学 考点23 两个计数原理、排列、组合及其应用、二项式定理及应用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 考点23 两个计数原理、排列、组合及其应用、二项式定理及应用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 考点23 两个计数原理、排列、组合及其应用、二项式定理及应用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23 两个计数原理、排列、组合及其应用、二项式定理及应用 1.(2010湖北高考文科6)现有6名同学去听同时进行的5个课外知识讲座,每名同学可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讲座,不同选法的种数是( )(A) (B) (C)(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分类和分步计数原理,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思路点拨】因每名同学可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讲座,故6名同学的安排可分6步进行,每步均有5种选择,由分步计数原理即可得出答案.【规范解答】选A.每名同学可自由选择5个讲座中的其中一个讲座,故6名同学的安排可分6步进行,每步均有5种选择,因此共有种不同选法.【方法技巧】本题每名同学可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讲座,故每位同学

2、的选择都有5种,共有种不同选法.若将“每名同学可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讲座”改为“每一个讲座都至少有一位同学去听”,它就是一个典型的不同元素的分组问题.利用“先分堆,再分配”的思想将6名同学分为5堆,再分给5个不同的讲座,有1 800种不同选法.2.(2010湖北高考理科8)现安排甲、乙、丙、丁、戊5名同学参加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每人从事翻译、导游、礼仪、司机四项工作之一,每项工作至少有一人参加.甲、乙不会开车但能从事其他三项工作,丙、丁、戊都能胜任四项工作,则不同安排方案的种数是( )(A)152 (B)126 (C)90 (D)54【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分类和分步计数原理,考查排列、组

3、合知识的应用,考查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思路点拨】由甲、乙不会开车但能从事其他三项工作,丙、丁、戊都能胜任四项工作知,司机工作很特殊.按安排几个人担任司机工作可分为两类:司机只安排1人;司机安排2人,然后将其余的人安排到其他三个不同的位置.【规范解答】选B.当司机只安排1人时,有=108(种);当司机安排2人时有=18(种).由分类计数原理知不同安排方案的种数是108+18=126(种).【方法技巧】本题要求每项工作至少有一人参加,因此属于不同元素的分组问题,解题时往往采用“先分堆,再分配”的办法.若去掉“每项工作至少有一人参加”的限制,则甲、乙二人各有3种选择,丙、丁、戊各有4种选择,因此共有

4、(种)安排方案.3.(2010全国高考卷理科6)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放法共有( )(A)12种 (B)18种 (C)36种 (D)54种【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排列、组合的知识.【思路点拨】运用先选后排解决,先从3个信封中选取一个放入标号为1,2的2张卡片,然后剩余的2个信封分别放入2张卡片.【规范解答】选B.标号为1,2的卡片放法有A种,其他卡片放法有种,所以共有A=18(种).【方法技巧】先排列特殊元素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常用方法.4.(2010全国卷理科6)某校开设A类选修课3门,B类

5、选修课4门,一位同学从中共选3门,若要求两类课程中各至少选一门,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A) 30种 (B)35种 (C)42种 (D)48种【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利用所学的加法原理、乘法原理以及排列、组合知识灵活地处理有关计数问题,能否结合具体问题确定恰当的分类标准,突出考查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思路点拨】解决本题可以采用直接法进行分类,也可采用间接法利用对立事件解决. 事件“两类课程中各至少选一门”的对立事件是“全部选修A和全部选修B”.【规范解答】选A.方法一:可分以下2种情况:A类选修课选1门,B类选修课选2门,有种不同的选法;A类选修课选2门,B类选修课选1门,有种不同的选

6、法.所以不同的选法共有+(种).方法二:事件“两类课程中各至少选一门”的对立事件是“全部选修A和全部选修B”,两类课程中各至少选一门的种数为(种).【方法技巧】排列与组合的应用题,主要考查有附加条件的应用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通常有三种途径:(1)以元素为主考虑,应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其他元素. (2)以位置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其他位置.(3)先不考虑附加条件,计算出排列或组合数,再减去不符合要求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前两种方式叫直接解法,后一种方式叫间接(剔除)解法.5.(2010四川高考文科9)由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1,2都不与5相邻的5位数的个数是(

7、 ) (A)36 (B)32 (C)28 (D)24【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有限制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路点拨】先排5,再排1,2.分两类:5在两端,1,2有三个位置可选择;5不在两端,1,2有两个位置可选择.【规范解答】选A.如果5在两端,则1,2有三个位置可选,排法为(种); 如果5不在两端,则1,2只有两个位置可选, 排法有(种),共计24+12=36(种).【方法技巧】优先考虑特殊元素.复杂问题,分类求解.6.(2010湖北高考理科8)现安排甲、乙、丙、丁、戊5名同学参加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每人从事翻译、导游、礼仪、司机四项工作之一

8、,每项工作至少有一人参加.甲、乙不会开车但能从事其他三项工作,丙、丁、戊都能胜任四项工作,则不同安排方案的种数是( ) (A)152 (B)126 (C)90 (D)54【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分类和分步计数原理,考查排列、组合知识的应用,考查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思路点拨】由甲、乙不会开车但能从事其他三项工作,丙、丁、戊都能胜任四项工作知,司机工作很特殊.按安排几个人担任司机工作可分为两类:司机只安排1人;司机安排2人,然后将其余的人安排到其他三个不同的位置.【规范解答】选B.当司机只安排1人时,有=108(种);当司机安排2人时有=18(种).由分类计数原理知不同安排方案的种数是108+18

9、=126(种).【方法技巧】本题要求每项工作至少有一人参加,因此属于不同元素的分组问题,解题时往往采用“先分堆,再分配”的办法.若去掉“每项工作至少有一人参加”的限制,则甲、乙二人各有3种选择,丙、丁、戊各有4种选择,因此共有(种)安排方案.7.(2010重庆高考文科0)某单位拟安排6位员工在今年6月14日至16日(端午节假期)值班,每天安排2人,每人值班1天.若6位员工中的甲不值14日,乙不值16日,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 )(A)30种 (B)36种 (C)42种 (D)48种【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考查排列、组合的知识及其综合应用,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思路点

10、拨】先考虑特殊元素甲、乙,再安排其他员工.【规范解答】选C.(1)若甲、乙安排在同一天值班,则只能在15日值班,其余四人的值班安排方法有(种).(2)若甲、乙不在同一天值班,则甲只能在15日或16日值班,若甲在16日值班,则有(种);若甲在15日值班,则乙只能在14日值班,共有(种),所以共有(种).【方法技巧】本题用到分类讨论的方法,按照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进行讨论.8.(2010四川高考理科10)由1,2,3,4,5,6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1,3都不与5相邻的六位偶数的个数是( )(A)72 (B)96 (C)108 (D)144【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了有限制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考查了学生

11、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路点拨】要得到偶数,第一步考虑,个位数字的选取,有3种选法;第二步考虑1,3相邻的问题,分两类:一类是1,3相邻,且都不与5相邻,另一类1,3,5均不相邻.【规范解答】选C.第一步: 由于是组成一个6位的偶数,那么尾数就应该是在2,4,6中选,有种方法.第二步:又因为1,3不与5相邻,将其分为两类:先将剩下的2个偶数排好有种排法,1和3捆绑,再与5插空有种插法,共有种排法;先将剩下的2个偶数排好有种排法,把 1,3,5插空,有种插法,共有种排法,故符合题意的所有偶数有(个).【方法技巧】相邻问题,捆绑排列;不相邻问题,插空排列;复杂问题,分类讨论.9.(2

12、010重庆高考理科9)某单位安排7位员工在10月1日至7日值班,每天安排1人,每人值班1天,若7位员工中的甲、乙排在相邻两天,丙不排在10月1日,丁不排在10月7日,则不同的安排方案共有( )(A)504种 (B)960种 (C)1 008种 (D)1 108种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考查排列、组合的知识及其综合应用,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思路点拨】先安排甲、乙,再考虑丙、丁,最后安排其他员工.【规范解答】选C.(1)若甲、乙安排在开始两天,则丁有4种选择,共有安排方案(种).(2)若甲、乙安排在最后两天,则丙有4种选择,共有(种).(3)若甲、乙安排在中间5天,

13、选择两天有4种可能,若丙安排在10月7日,丁有4种安排法,共有(种);若丙安排在中间5天的其他3天,则丁有3种安排法,共有(种),所以共有1 008(种).【方法技巧】本题用到分类讨论的方法,按照特殊元素(甲、乙在一起,丙丁不在某位置)进行讨论;用到分类枚举法.例如,丙不在10月1日,则考虑在10月7日和10月2日至10月6日中三天的情形.10.(2010重庆高考文科)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A)4 (B)6 (C)10 (D)2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基础知识,考查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的应用,考查运算求解的能力,考查方程的思想.【思路点拨】根据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解或杨辉三角求

14、解,还可以利用多项式的乘法公式将其展开.【规范解答】选B.方法一:,令,则,所以.方法二:杨辉三角中有一行的系数1 4 6 4 1,即为的展开式的系数,故x2的系数为6.方法三:.【方法技巧】(1)公式法.(2)杨辉三角、数表法.(3)应用多项式的乘法公式计算.11.(2010江西高考文科)展开式中项的系数为( )(A)(B)(C)(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及通项公式的应用【思路点拨】先写出通项,再令的次数为3,求出的值,最后求系数.【规范解答】选D.其中可取0,1,2,10,令得项的系数为故选D.12. (2010江西高考理科)展开式中不含项的系数的和为( )(A) (B) (C) (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及通项公式的应用,还考查函数的求值,考查数学中常用的函数思想【思路点拨】先求所有项的系数和, 再求含项的系数,最后相减.【规范解答】选令得所有项的系数和,又通项,其中r可取0,1,2,8,令r=8得,所以不含项的系数的和为.13. (2010全国卷文科5)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 )(A)-6 (B)-3 (C)0 (D)3【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二项式定理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展开式的通项公式的灵活应用,以及能否区分展开式中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