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解析分类汇编 r单元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232777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解析分类汇编 r单元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 解析分类汇编 r单元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 解析分类汇编 r单元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 解析分类汇编 r单元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 解析分类汇编 r单元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解析分类汇编 r单元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解析分类汇编 r单元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R1维新变法思想【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重庆一中高三一诊模拟考试(201501)】17. “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这一论述的侧重点在于A说明“中体”和“西用”的一致性 B. 强调“西用”必须服从于“中体”C. 肯定“中体西用”思想的积极意义 D. 批判“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知识点】R1近代中国近代以

2、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C 陈旭麓是将“中体西用”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分析,他认为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概括归纳可知陈旭麓对“中体西用”持较多的肯定态度。故选:C【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501)(word版)】28. 1902年梁启超强调:“吾爱孔子,吾尤爱真理!吾爱先辈,吾尤爱国家!吾爱故人,吾尤爱自由!吾又知孔子之爱真理,先辈、故人之爱国家、爱自由,更有甚于吾者也。吾以是自信,吾以是忏悔。为二千年来翻案

3、,吾所不惜;与四万万人挑战,吾所不惧。吾以是报孔子之恩我,吾以是报群教主之恩我,吾以是报我国民之总我。”材料说明梁启超A反对把儒学作为宗教 B.倡导思想自由C. 反对托古改制 D认为孔子是保守的代表 【知识点】R1近代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B材料没有提及反对孔子思想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吾尤爱自由”的信息说明梁启超倡导思想自由,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借助孔子改革的信息,故C项错误;“吾又知孔子之爱真理,先辈、故人之爱国家、爱自由”的信息说明孔子并不是保守派,故D项错误。故选:B【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

4、效信息。【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 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27.1877年清驻英大使郭嵩焘给李鸿章的信中说:“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乡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以下解读符合材料本意的是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B.郭嵩焘主张社会全盘西化C.江浙人的民族意识淡薄 D.中国人亟需更新价值观念【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

5、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可以判断出作者认为当时民众的思想比较落后,不符合现代化的趋势要求,需要进行思想启蒙和思想进步。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维新思想的背景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苏省淮安市高三第二次(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四市第一次)调研测试(201501)】C2R1R2R322(14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演变相互促进、交替进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已经说过,同、光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是很不彻底的。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的改革政

6、治的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一个国家,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则当时除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亦更无比此再好的意见。惜乎当时已届学绝道丧之际(根本就拿不出所谓“中学”来),学术之培养舆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於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 就是没有西力东渐的事实,中国社会,慢慢儿的也要生根本上的变动的;不过变得慢些,又不是现在这种变法罢了至于具体的办法,要提出的方案,却不是一时办得到的事情。恰好这时候,西力东渐,和西洋人的社会渐渐地接触多了,关系密了;

7、始而认识它的社会,和我们的组织不同;继而认识它的那种组织,我们实在不得不仿效。于是改革之事,就起了轩然大波。吕思勉中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作者对洋务运动及其指导思想的评价有何异同之处并说明理由。(4分)(2)对待改革,材料一中的“时人” 与材料二中的“一般人”态度不同,原因何在?(4分)(3)材料三作者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的“轩然大波”对中国社会的政治和思想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6分)【知识点】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中体西用;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

8、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答案】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属于比较类型题,相同点从材料一中“倘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的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可以比较出是“基本认同”,理由从适合国情的角度概括;不同点从材料一和二中评价的的角度不同来回答,理由从材料二中“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来归结答案。第(2)问中要求据材料一和二判断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一中“倘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的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可以概括出顽固派的反对,依据材料二中“,理由依据材料二中“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可以概括出是民族危机深重的答案。第(3)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

9、三中“就是没有西力东渐的事实,中国社会,慢慢儿的也要生根本上的变动的”的信息可以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并结合20世纪初历史事实政治上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总结答案,思想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思路概括。参考答案:(1)同:基本认可;理由:都从国情出发。(2分)异:评价视角不同;理由:后者兼顾了历史文化和政教渊源。(2分)(2)原因:“时人”代表顽固派,封建守旧思想根深蒂固;(2分)民族危机加深;政治腐败严重。(2分)(3)因素: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趋势;西力东渐的推动。(2分)影响:政治: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

10、想起到了启蒙作用;马克思主义传播。(4分)【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借助材料并结合所学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并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是围绕所给的材料进行归纳回答。【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201501)】16“学子互相约集,一声向右转,齐步辞别国内学堂,买舟东去,不远千里,北自天津,南自上海,如潮涌来。每遇赴日便船,必制先机抢搭,船船满座。”上述现象应出现于A明末清初 B洋务运动期间 C清末民初 D抗日战争时期【知识点】R1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潮流【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是对20世纪初中国学生留日风潮的描写。甲午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日益加深,资产

11、阶级改良运动也逐渐进入高潮。为寻求救国救民之道,中国掀起一股出国留学热潮。故本题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能力,结合所学可直接答题。【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莱芜市莱芜一中高三1月自主考试(201501)】23晚清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在意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同时,却又鼓吹“西学中源说”:如薛福成认为,“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所以蒸蒸日上,青出于蓝也”。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梁启超认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A

12、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承 B有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的学习C为学习西方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D受国人盲目排外旧观念的影响【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 “就是作为西方政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议院,也成了中国的发明”说明此时向西方学习的不仅仅是器物,还要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A项排除;要改变中国落后的状况,“西学中源说”抛出说明西方的学习源自于中国,为向西方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减少了阻力。C、D项材料未体现。故选: 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二诊(20150

13、1)】O1 R1 C3 13(24分)中国历史上,无论中国传统思想还是西方传入的思想,都有继承、发展和创新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以“礼”和“仁”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材料二:“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1)根据

14、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思想中的“保守”方面及其理由。(2分)结合上述材料,依据董仲舒、梁启超的主张和时代背景,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8分) 材料三: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取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2)有人认为孙中山三民主义是对西方民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请用材料三予以论证。后来孙中山又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回答后者与前者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6分)材料四: 会议时间中共一大(1

15、921年)中共二大(1922年)革命目标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最低纲领: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革命对象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经历了照抄照搬到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转变。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和评价这一转变。(8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中共成立【答案】 答案:(1)保守方面:“礼”的主张。理由:在新旧交替时期主张恢复奴隶制等级秩序。(各1分,共2分)董仲舒:汉武帝时期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