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固始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232675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固始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固始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固始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固始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固始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固始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固始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固始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宫斗剧”的文化本质顾名思义,“宫斗剧”,比如后宫甄嬛传芈月传等,其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在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

2、迥然分野。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以恶制恶”的套路。从本质上看,“宫斗剧”属于娱乐至上的“戏说历史”,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源的问题。换句话说,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只是宫斗题材重复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因素,则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

3、关。事实上,“宫斗剧”不过是类型剧的一种。在“宫斗剧”盛行之前,宫廷题材历史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以汉武大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为代表的“帝王系列”,着力展示当权者称霸天下的雄心和治理江山的艰难,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而以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为代表的“戏说系列”,则延续了古已有之的“明君清官侠客梦”的叙事模式,其中隐含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即便是备受争议的还珠格格,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就其审美接受效应的本质看,“宫斗剧”中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暗合了当今社会成功至上

4、、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例如,商业社会中越来越强大的男性话语权,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促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而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则与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颇为相似,甚至其“高明”的手段可资借鉴。至于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无论是情场还是职场,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这些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教科书了。1下列对于“宫斗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斗剧”就是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的,是以后宫为背

5、景的,以“斗”为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的剧种。 B“宫斗剧”是以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为主角,把皇帝的雨露和恩宠作为她们拼死争斗的唯一目标而进行厮杀的剧种。 C“宫斗剧”中,无论是尊贵的皇后、贵妃,还是渺小的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D“宫斗剧”中,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都表现出一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看作是合理的。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斗剧”属于“戏说历史”,娱乐至上,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很多剧情也可以虚构。 B“宫斗剧”题材不断重复出现,不只是因为电视剧想

6、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原因,则是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 C“帝王系列”的历史剧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 D虽然还珠格格还在一直备受人们争议,剧情虚构的成份过多,但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所以从艺术上还是可以借鉴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可以从“宫斗剧”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中,找到合理的解读。 B随着男性在商业社会中的权力越来越强大,男性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

7、隐忍”与“奉献”,迫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 C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和“宫斗剧”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颇为相似; 而剧中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 D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现今社会的情场与职场这样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教科书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

8、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 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 上 疏 言 琯 有 才 不 宜 罢 免 肃 宗 怒 贬 琯 为刺 史 出 甫 为 华 州 司 功 参 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 ,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

9、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奇之,召试文

10、章 奇:奇特B.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C.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拜访D.自棹舟迎甫而还 棹:用桨划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B.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C.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D.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在天宝末年受到皇上的赏识。B.杜甫因为自幼同房

11、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讨伐叛军兵败于严武而被免去宰相职务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C.严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严武对待杜甫很优厚,在很多时候也能原谅杜甫的放肆行为。D.由于不能拜见郭英乂,高适也已经死去,杜甫只好携家出川,生活颠沛流离,最后死在耒阳。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淮村兵后南宋戴复古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8诗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

12、析。(5分) 9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 。”两句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 (2)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的哪句表白内心的话触动了廉颇,并最终成就将相和的美谈, _,_。(3)柳永在雨霖铃中描写分别时泪洒长亭哽咽不能语的句子是:_,_。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

13、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

14、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