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4课《说数》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232643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4课《说数》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4课《说数》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4课《说数》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4课《说数》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4课《说数》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4课《说数》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4课《说数》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必修 3(粤教版)4说数妙趣横生数字诗宋朝理学家邵康节有一首很著名的启蒙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诗人在二十字诗中,巧妙运用了十个数字,描绘出了一幅旅途风光,展示了一幅朴实自然的乡村风俗画。明代作家吴承恩有一首咏夜景的诗,意境十分开阔:“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绵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宅,四海三江罢钓纶。两腐楼台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诗中数字从大到小,把夜色写得静美无比。“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首咏雪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芦花皆不见。”瑞雪与芦花,大地真是一片白茫茫。郑板桥在山东任知县时,见

2、一破旧的大门上贴了一副春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郑板桥即派人送去衣服、食品。众吏问何故,郑板桥笑答:“上联缺一即缺衣;下联少十即少粮食啊。”郑板桥还在一幅画上题联语云:“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三个“一”字,将画家的清高品格寓于物,令人敬佩。清代有位诗人写过一首咏麻雀的打油诗:“一个二个三四个,五六七八九十个,食尽皇家千种粟,凤凰何少尔何多?”清代女诗人何佩玉写过一首“一”字诗,诗道:“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描绘出了一幅山林晚景画。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骨骼(g) 栖居(q) 啮齿(ni) 衍生(yn)

3、B契机(q) 数轴(zh) 对应(yng) 空白(kng)C一粲(cn) 惊讶(y) 难题(nn) 藏书(cng)D赐予(c) 拨弄(nn) 弄堂(lng) 畜牧(x)解析:A项,衍yn;B项,轴zhu;C项,粲cn。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抱曲雁翅排开不可逆转浩如烟海B借贷屈指可数枯燥无味虚无缥缈C原型非同小可苍海一栗永葆常新D震撼试目以待地老天荒孜孜以求解析:A项,抱曲抱屈;C项,苍海一栗沧海一粟;D项,试目以待拭目以待。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学家为此创造了“虚数”,这样一来负数开平方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B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

4、展到复平面上的“烘云托月”,无论数的概念怎样扩大,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C虚数和复数有没有实际的原型呢?乍看似乎“虚”无缥缈,“复”杂得很。其实虚数和复数都有原型。D从自然数到负数和零,再到分数、无理数和复数,数的发展史是否还有更新的篇章?我们且拭目以待。解析:A项,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B项,烘云托月:比喻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可将“烘云托月”改为“众星捧月”(比喻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C项,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虚渺茫。D项,试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答案: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5、()A虽然浩如烟海的北京图书馆里藏书所包含的信息极多,但仍是有限的,而圆周率却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怎能不令人惊叹!B圆周率本是圆周与直径之完全确定的比值,但它产生的无穷数列却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奇奥妙而感到惊讶和震撼。C数轴上相邻两个整数之间可以插入无限多个分数以填入数轴上的空白,数学家一度认为这下子总算把整个数轴填满了。D以零为中心,将所有的整数从右到左依次等距排列,然后用一根水平直线将它们连起来,这就是“数轴”。解析:A项,语序不当,“浩如烟海”应修饰“藏书”。C项,用词不当,“填入”应为“填充”。D项,不合逻辑,“从右到左”应为“从左到右”。答案:B一、基础知识1下列

6、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擂鼓/肋骨嫉妒/棘手屏障/敛声屏气B矍铄/攫取 奶酪/烙印 奢靡/所向披靡C犒赏/缟素 瑰丽/鳜鱼 偏裨 /无裨于事D札记/轧钢 拮据/采撷 稽首/无稽之谈 解析:A项,li/li, j,png/bng;B项, ju, lo,m/m;C项,ko/go,gu/gu,p/b;D项,zh,ji/xi,q/j。答案:C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谁见了这种场面也不会不动声色,谁都不能不被这种生命不计成本的付出和投资所感动。在它辛劳的飘散中,仿佛听到一种声音在殷切地呼唤,那是它在呼唤每一粒种子落入黑乎乎的泥土,绽出一枚嫩绿的新芽,在春天里疯

7、长,散发着生命的芬芳。这是它的心愿。但是这些成千上万飘飞着的杨絮,也许只有一颗种子能够遇到一片沃土,助它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浓阴蔽日的参天大树。A不动声色B不计成本C殷切 D成千上万解析:A项,不动声色:指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句中用来指“种子的转播与生长”,使用对象不当,语义不符。应改为“无动于衷”。无动于衷:指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不动摇。B项,不计成本:不考虑成本。C项,殷切:指深厚而迫切。D项,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数不胜数。答案:A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一片谴责声中,一篇题为我们,不会再沉默的来自11名维吾尔族大

8、学生的公开信引起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强烈共鸣。B洛阳市为见习人员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公共就业服务,对有创业愿望的见习人员,有关部门提供跟踪扶持、创业培训、项目推介等服务。C今年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将以优质服务为抓手,强化服务,转变工作作风,主动上门,计生干部要成为群众的“服务员”。D“壹基金”活动首次在韶关启动,政府相关部门和公益团体已完成对符合条件的孤残儿童的筛选统计工作,并于年前把“壹基金”派发的2000个温暖包发放给孤残儿童。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来自11名维吾尔族大学生的一篇题为我们,不会再沉默的公开信”。B项,不合逻辑,应改为“创业培训、项目推介、跟踪扶持”。C项,成分残缺,“强化

9、服务”后应加“意识”。答案:D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太硬的散文,若急于说教或矜博,读来便索然无趣。而太软的散文,不是一味纵情,便是只解滥感,也令人厌烦。其实不少所谓“散文诗”或“美文”之类过分纯情、唯感,_,结果只怕是_。这种阴柔的风气流行于我年轻时代的文坛,所以早年我致力散文,便是要一扫这股脂粉气。我认为散文_,_,宏伟如建筑,而不应长久甘于一张素描、一幅水彩、一株盆栽。当时我向往的不是_,而是_。我投入散文,是“为了崇拜一枝难得充血的笔,一种雄厚如斧野犷如碑的风格”。在风格上不妨坚实如油画,遒劲如木刻美到“媚而无骨”,雅到“俗不可耐”可以提升到更崇高、更多元、更

10、强烈的境地溺于甜腻的或是凄美的空洞情调韩潮苏海小品珍玩A BC D解析:从“过分纯情、唯感”可推出第一横线处选;从“阴柔的风气、脂粉气”可反推第二横线处选;从“宏伟如建筑”的结构与“遒劲如木刻”可反推第四横线处选;从文意可推出第三横线处只能选;从最后一句可反推第六横线处选。“韩潮苏海”指韩愈的文章以及苏轼的文章。每每拜读他们的文章,总会让人感受和体验到他们生命中的一种强悍和力量。答案: B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列选段,完成57题。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首先,零代表“无”,没有“无”何来“有”?因此零是一切数之基础。其次,没有零就没有进位制,没有进位制就难以表示大数,数学就走

11、不了多远。零的特点还表现在其运算功能上:任何数加减零,其值不变;任何数乘零,得零;零除以非零数,得零。零的原型是什么?是“一无所有”还是“四大皆空”?0,1,2,3以及1,2,3统称为整数。以零为中心,将所有的整数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然后用一根水平直线将它们连起来,这就是“数轴”。每个整数对应于数轴上的一个点,这些点以等距离互相分开。你看!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有些数根本就无法以整数或分数来表示,最著名的就是圆周率。人们将分数化为十进制小数以后,发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限小数,例如1/20.5;另一种是无限循环小数,例如1/30.3333两者虽貌似不同,但都

12、包含有限的信息,因为循环部分只是重复原有的,并不包含新的信息。圆周率则根本不同,3.14159265358979323846既不循环,也无终结,所以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想想看!北京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藏书所包含的信息虽然极多,但仍是有限的,而圆周率却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怎能不令人惊叹!数学家就将像圆周率那样无法用整数或分数表示的数称为“无理数”。无理者,不讲道理也!不知道为什么圆周率背了这么个恶名?我曾写过一首题为圆周率的小诗为之抱屈,不妨引其中最后一段以博读者一粲:像一篇读不完的长诗既不循环也不枯竭无穷无尽永葆常新数学家称之为无理数诗人赞之为有情人道是无理却有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率绵绵无绝期5文中说

13、“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请归纳“零”的意义。_答案:零是一切数的基础。零是进位制的前提。零具有运算功能。6“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居中央,颇有王者气象”这句话使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答案:打比方。把数字比喻成一个不断扩大的数学王国,把零比喻成其中的国王,形象地说明了零在数字中的重要性。7作者的圆周率的小诗中化用了唐朝哪两位诗人的诗?有什么作用?诗中“永葆常新”具体指的是什么意思?_答案:圆周率的小诗中化用刘禹锡和白居易的两句诗,贴切生动地说明了圆周率“既不循环,也不枯竭”的特点,增加了文章的文学性。“永葆常新”具体指的是圆周率的小数既不循环,也不终结,包含无限信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数之魅惑张立宪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将近80岁的阿基米德正在全神贯注地研究沙堆中的一个几何图形,疏忽了回答一个罗马士兵的问话,结果被长矛戳死。18世纪的巴黎女孩索非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