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232494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五四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表述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第I卷 (选择题 共4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溶(lng)解 鲲(kn)鹏 石蕊(rn) 卓(zhu)有成效B烟熏(xn) 沉淀(dng) 揽月(ln) 猝(z)然长逝C苍穹(qing) 遨(o)游 漩(xun)涡 不懈(xi)努力D搔(so)痒 迄(q)今 淡泊(p) 千钧(yn)一发【答案】C【解析】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

2、一项是( )A在镇民眼中,他是个无懒,而孩子们都觉得他是个有趣的伙伴。B凡卡瞥瞥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液了一下。C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D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船长喻快地答应代他们回英国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句中“懒”为“赖”,B句中“液”为“噎”,D句中“喻”为“愉”,答案为C。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无忧无虑、无拘无束,

3、这里简直是一片乐土、净土。B他低着头,一声不响,恼火地盯着笑着瞻前顾后的同桌。C他一面侃侃而谈,一面让我们传看一个颅骨。D人们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B句中“瞻前顾后”是比喻犹豫不决,不符合句意。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 下列短语结构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A性格和蔼 灯火辉煌 白云飘飘 扫得干净B雄伟壮丽 长江源头 一粒种子 灵魂深处

4、C狂风暴雨 光明正大 仔细观察 手舞足蹈D舒活筋骨 磨炼意志 积累经验 歌咏春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积累,了解短语的结构类型,仔细分析各项短语,判断作答。D项都是动宾短语。考点:理解语文语法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班上,作文和写字算是我的“强项”了,然而就是在这两门课上,我也受到过申斥。B从此,科学课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了一种冒险。C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外华人振奋不已。D2005年10月12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开始中国第二次

5、载人航天飞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六七种,根据所学积累,了解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本题用反选排除法,B应该用双引号;C引号应该是书名号;D书名号应该是引号。答案为A。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 下列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B山下蓝芽短浸溪,柏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D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从错别字和两连句的位置来判断正误。B错,原诗是“松

6、间沙路净无泥”。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二、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中节选的文字(8分,每小题2分)。(一)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二)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

7、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三)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儿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7 如果用简练语言分别概括节选三部分文字的所写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8、A美丽没有痛苦;划火柴取暖;面带微笑死去了。B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寒冷中取火;冻死在大年夜。C大年夜卖火柴;火柴带来梦想;微笑地死去了。D大年夜卖火柴穷苦饥饿;火柴带来幻象;“幸福”地走向死亡。8 在第(二)段文字中小女孩在划火柴中幻觉温暖的大火炉,这是因为( )A她过惯在温暖的大火炉旁的生活。B她太冷了,渴望得到温暖。C她手里有火柴,可以点燃大火炉。D她太饥饿了,渴望得到食物。9 根据第(二)段文字所写内容,下列4个词语按小女孩心理变化的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惊喜 失望 犹豫 满足B失望 犹豫 满足 惊喜C满足 犹豫 惊喜 失望D犹豫 惊喜 满足 失望10 第(三)部分中“第二天清晨,这个

9、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两腮通红”“带着微笑”这样写表明的意思,下列选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小女孩是冻死的。阳光照在小女孩身上,很温暖。小女孩终于离开这个寒冷、饥饿、痛苦的世界,从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小女孩临死的时候是幸福的,并没有感到痛苦。A B C D 【答案】7D 8B 9D 10A【解析】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分析:阅读所示文段,联系所读原著的内容,理解小女孩子虽然贫困,但心中充满幻想,充满渴望,小女孩子因寒冷而希望得到温暖。所以点燃的火柴更她感觉到是一个火炉。答案为B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

10、合C。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所示文段,根据情节理解小女孩的心理活动,找到关键的语句,理解分析。从“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些句来看,小女孩一开始是犹豫的,答案为D。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试题分析:将第二段与第三段结合起来阅读,了解小女孩对“温暖”的渴望和心中的幻想。从作者所描写的小女孩的神态“两腮通红”“带着微笑”来分析,“通红”是因为“冻”,“微笑”这是作者特意要表达的意思,表示小女孩不再有痛苦。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三、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节选的文字(6分,每小题2分)。纵观千百年

11、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也是朝逆时针

12、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无独有偶。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试验室走去,刚要跨入实验室大门,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玫瑰花开了。他本想好好欣赏一下迷人的花朵,但想到一天的实验安排,便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清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当水落

13、到花瓣上后,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为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在以后的三百多年间,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

14、才做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11 文中讲了三个故事,对它们的共同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个故事都是讲

15、生活中偶然发生的问题。B三个故事都是讲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C三个故事都说明“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D三个故事都是先写研究问题,再写解决问题,最后写发现问题。12 文中画线的句子说:“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把“?”拉直变成“!”,就找到了真理。下列对这句话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的“?”是发现问题,是不断追问的。 B“!”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C这个句子把抽象的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D句中的“?”“!”是为了省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直接说出结论,让读者进行猜想和判断。13 第三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举例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