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232483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田家炳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6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日前,某地民办学校用“奇葩”试题考查学生和家长的做法,再次_公众的神经。 教育资源的不均,家长心态的失衡,加上整个社会功利心的_,让这一事件备受关注。而要解决问题,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规范市场,避免培训机构_,家长也要深刻反省,回归理性。A. 撩拨 鞭策 火中取栗 B. 拨弄 鞭策 火上浇油C. 拨弄 驱策 火中取栗 D. 撩拨 驱策 火上浇油2与“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 绿窗明月在

2、,青史古人空。 B.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C. “你是教子曰诗云 的老师么?”他问。D. 在荣誉、利益、艰苦、危险、责任、义务等面前,上前一步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3.下列对联中,适合挂在辛弃疾故居的对联是()(3 分)A.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B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何至南渡;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C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D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3、) 中国艺术家欣赏自然,有非常明显的群体特点。_,_。_,_,_,陶潜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句最能代表这种态度。觉得彼此尚能默契相安中国人对待自然是用乐天知足的态度但不甚浓厚所以引以为快中国人“自然”的观念中虽偶杂有道家的神秘主义A B C D5下列句子当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 分)A、既来之,则安之。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6下列句子句式类型划分正确的是( )(2 分)无乃尔是过与?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尤倍重于三十年前A、/B、/C、/D、/二、文言文阅读(19

4、分)阅读下列一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时,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悦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

5、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乃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制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

6、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注:厘:胙肉(zu ru),祭过神的福食;受厘,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属:连缀文字,做文章。B、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 遑:匆忙不安定的样子。C、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 卑:地势低洼D、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 短:说别人的坏话,诋毁。8、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王好战,请以战喻B、堕马而死 不患寡而患不均C、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 不如因善遇之D、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

7、王太傅。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9、下列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A、贾谊的政治才干无与伦比,被汉文帝征召到宣室,可惜汉文帝空自夜半前席,不问社稷大计。B、贾谊二十岁时,在朝中更定历法,订正法令制度,确定官名,深得孝文帝重用,被拜为长沙王太傅。C、贾谊十八岁时就闻名郡中,后在吴廷尉和李斯的举荐下,被文帝征召博士。D、贾谊没有后代,怀王堕马而死后,他自认为作老师没有尽到责任,忧郁而死。10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3分) (2)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3分) (3)又以谪去,意不自得,乃

8、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4分) 三、古诗鉴赏(11分)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浣溪沙汪莘一曲清溪绕舍流,数问茅屋正宜秋。芙蓉灼灼出墙头。元亮气高还作令,少陵形瘦不封候,村醪闲饮两三瓯。(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生活图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2)词的下片,是怎样抒写情怀的?请简要分析其艺术手法与艺术效果。(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1)且尔言过矣, _,_ _,是谁之过与?(2)_ _,鱼鳖不可胜食也。(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4)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5)皇览揆余初度兮, 。(6)_ _,力行而近乎仁,知耻

9、近乎勇。礼记(7)朝搴阰之木兰兮,_ 。 (8) _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冬夜何君华(1)离家还有七八里路的时候,中巴车还是抛锚了,像一个突发心肌梗塞的老人,趴在寂静的山村公路上再也不肯动弹。(2)乘客早就质疑这破车不行,叮儿当啷的,路上肯定要出问题。但当时司机叼着烟说:“坐不坐?不坐拉倒,哪那么多废话?”(3)乘客们没办法,只得一个一个上去了,徐刚也跟着上去了。因为除了这辆破车,镇上实在看不到任何别的车辆。(4)果不其然,半路车坏了。(5)司机又叼起一支烟,冲车里仅剩的四个乘客喊道:“都下去走吧,车动不了了。”(6)徐刚只得拎着行

10、李疲倦地走下车,漫天飞舞的大雪依然在跳跃,大地早已被染成了白色,白茫茫一片,分外耀眼。(7)村庄霍地胖了一圈。(8)已经是除夕夜的十点钟了,不会再有任何一辆车来,徐刚只能拎着行李往家的方向走。(9)这个年,徐刚本来是不打算回来的,他在电话里对娘说:“娘,我过年不回来了,工地不放假。”(10)娘说:“儿,回来吧。”(11)隔了一天徐刚又给娘打电话:“娘,火车票不好买。我去了车站一趟,没买着。”(12)娘说:“儿,回来吧。”(13)娘反反复复就是这一句话,徐刚只好决定回来。(14)包工头跑了,徐刚一年白干了,这个年怎么过?(15)徐刚的心情如同这寒冷的冬夜一样荒凉,他一个人慢吞吞地走在乡村公路上,

11、心里盼望着早点到家,又盼望着永远走不到家。一年到头,两手空空,怎么面对娘呢?(16)或许是雪压断了电线,公路穿过的村庄竟没有一户人家亮着灯,徐刚的心情也降到了冰点。(17)徐刚茫然地朝前走着,没有一个人知道他此刻正走在回家的路上,除了娘。此刻娘一定站在屋门口等他,想到这里,徐刚赶紧加快了脚步。(18)所有的鸟都躲了起来,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徐刚踩在雪地上的脚步声嘎吱作响。终于,他走到了青石桥头。(19)过了青石桥头就是家,徐刚没有加快步伐,反而减慢了步子。他又犹豫起来:“怎么面对娘呢?”(20)这时,桥头的一座白色雕像突然开口:“是我的儿吗?”(21)徐刚吓了一跳,但马上听出那是娘的声音,娘在青

12、石桥头站成了一座白色的雕像。(22)“娘,是我。”徐刚连忙扔下行李,掸掉落在娘头上和身上的雪花。(23)“娘,怎么不在家里等?”徐刚责问道。(24)“我来望我的儿呀,儿,你回来了啊!”娘摸徐刚的脸,娘的手在颤抖。(25)徐刚握着娘的手说:“娘,我们回家吧。”(26)娘也说:“儿,我们回家。”(27)徐刚远远地看到了山坳上家里的灯,那是一盏微弱的、昏黄的、跳跃着的煤油灯,整个雪夜里唯一的一缕光。(28)徐刚和娘坐在灯光下吃饺子。(29)徐刚说:“娘,包工头跑了。”(30)娘把饺子夹到徐刚碗里。娘说:“儿,吃饺子。”(31)徐刚说:“娘,我一年白干了。”(32)娘把饺子夹到徐刚碗里。娘说:“儿,吃饺子。”(33)好像所有事娘都不关心,娘反反复复就是一句话:“儿,吃饺子。”(选自小小说月刊20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