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作业06-001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62184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作业06-00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06-00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06-00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06-00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方经济学作业06-00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作业06-0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作业06-00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 在下列情况下,乘数最大的是( )A.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 0.6B. 封闭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 0.3C.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是 0.8,边际进口倾向是 0.2D. 开放型国家的边际储蓄倾向是 0.3,边际进口倾向是 0.22. 如果经常项目上出现赤字,( )A. 出口和进口都减少 B. 出口和进口相等C. 出口和进口相等且减少 D. 出口小于进口3. 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减少会引起( ) A.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 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C. 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 国民收入减少,

2、价格水平下降4. 下列选项在中不是 M1 组成部分的是() A. 旅行支票 B. 活期存款C. 定期存款D. 其他支票存款5. 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原因?( )A. 银行贷款的扩张 B. 预算赤字C. 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D. 投资率下降6. 周期性失业是指( )A. 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B. 由于劳动力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C. 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D. 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7. 失业率是指( ) A. 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B. 失业人口与全部就业人口之比C. 失业人口与全部劳动人口之比D.

3、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的百分比8. 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下面哪一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A. 利息率下降 B. 国民收入增加C. 储蓄减少 D. 以上答案都不对9. 在以下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A. 边际消费倾向为 0.6 B. 边际消费倾向为 0.4C. 边际消费倾向为 0.64 D. 边际消费倾向为 0.210. 下列人员哪类不属于失业人员( ) A. 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修养者B. 半日工C. 季节工 D. 对薪水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11. 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A. 摩擦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C. 周期性失业D. 自然失业12. 菲利

4、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A.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B.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下降C. 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D.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13. 当国际收支赤字时,一般来说要使用调整策略( )A. 汇率升值B. 增加进口C. 增加出口 D. 外汇管制14. 总需求曲线( )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15. 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 ) A. 收入水平B. 利率水平C. 价格水平D. 进出口差额16.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等于

5、 0.8,政府减少 100 万元税收将使国民收入增加( ) A. 500 万元 B. 80 万元C. 400 万元 D. 100 万元17. 在国民收入决定中,如果均衡收入大于潜在收入则会出现 ( )A. 紧缩缺口 B. 通胀缺口C. 失业减少D. 收入增加18. 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 )A. 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B. 总是小于 1 C. 总是大于 1 D. 总是等于 119. 引致消费取决于( )A. 自发消费B. 平均储蓄倾向C. 收入D. 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20.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编制的原则( )A. 平衡预算 B. 净出口C. 国际贸易原理 D. 复式记帐原理二、多项选择题(共

6、 5 道试题,共 20 分。)1. 在经济衰退时期,依靠发行公债扩大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有下述影响( )A. 缓和经济萧条B. 增加政府债务C. 缓和了通货膨胀D. 减少了政府债务E. 税收增加2. 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因素有() A. 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的投资增加B. 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的投资减少C. 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D. 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工资率下降E. 在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进口商品价格上升3. 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包括( )A. 温和的通货膨胀 B. 奔腾的通货膨胀C. 平

7、衡式通货膨胀D. 非平衡式通货膨胀E. 恶性的通货膨胀4.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因素有() A. 政府支出增加 B. 自发投资增加C. 政府税收的减少D. 储蓄的减少E. 货币投机需求的减少5.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A. 政府购买 B. 税收C. 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公共工程支付E. 以上说法均正确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 周期性失业就是由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A. 错误B. 正确2. 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A. 错误B. 正确3. 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A. 错误B

8、. 正确4. .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作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A. 错误B. 正确5. 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A. 错误B. 正确6. 汇率在我国使用直接标价法,美国使用间接标价法。A. 错误B. 正确7. 如果进口大于出口(逆差),说明漏出大于注入,会使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减少。A. 错误B. 正确8.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A. 错误B. 正确9. 围绕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不同的经济学派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同态度。 A. 错误B. 正确10. 投资乘数是投资引起的收入的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

9、率。A. 错误B. 正确四、概念连线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 总需求曲线:( )A.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B. 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C. 一般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的总产出或总产量。D. 是一条先平行于横轴、后向右上方倾斜、最后垂直于横轴的曲线。E. 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2. 均衡国民收入:( )A. 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B. 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C. 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D. 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

10、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E. 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3. 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A.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B.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C. 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D. 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E.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

11、。 4. 派生存款:( )A. 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B. 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C.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D. 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5. 财政赤字:( )A. 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B. 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量为政府收支变动量的倍数。 C. 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

12、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D. 是指由扩张型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使投资减少,总需求减少,导致均衡收入下降的情形。E. 又称预算赤字,是一国政府财政年度支出超过年度收入的差额。6. 货币需求:( )A. 是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要。B. 是一个存量指标,它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所拥有的货币数量。 C. 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D. 是指银行之间的存贷款活动所引起的存款增加额。7. 消费函数:( )A. 一般是指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13、。B. 是指消费占收入的比例。C. 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D. 一般是指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E. 是指储蓄占收入的比例。8. 自然失业率:( )A. 是指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B.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C.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D.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E. 是指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率。9. 投资乘数:( )A. 是指增加的储蓄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 B. 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 C. 是指小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均衡。D. 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例。E. 是投资引起的收入增加量与投资增加量之间的比率。10. 货币政策:( )A. 是指把派生存款 D 为原始存款的倍数B. 一般是指由基础货币创造的货币供给。 C. 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D. 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给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