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四次作业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62179 上传时间:2017-05-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四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方经济学第四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方经济学第四次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方经济学第四次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方经济学第四次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第四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四次作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答:(1) 、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一、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成因从理论上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生产能力总体性过剩。此时商品供过于求,出现物价普遍持续下跌。 2.投资和消费预期变化。如预期未来实际利率会降低、商品价格会下降,则投资者和消费者都会减少现期投资和消费,导致现期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下跌。 3.政府紧缩预算,削减支出。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供求格局发生变化,从而容易引发通货紧缩。 4.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生产能力得以提高,使成本下降,导致产品价格下跌。 5.汇率因素。如果一国高估本币汇率,会造成用外币表示的本过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从而导致外部需求降低

2、,出口下降;进而导致国内外向型企业开工不足,工人收入下降,个人购买力和需求下降,从而导致物价持续下跌。 6.货币政策变动。如中央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会使大量商品流向货币,可能会产生物价持续下跌。 7.金融体系效率低下或信贷过度扩张产生大量不良投资也会引起通货紧缩。(二)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第一:通货膨胀是指产品和劳务价格普遍上升,是价格总水平上升,而一种或几种产品或劳务价格上升,不是通货膨胀;第二: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持续上涨,是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产品和劳务价格一次性或暂时上涨不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原因很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我们应从最重要的原因即从商品供

3、求关系方面分析,则有以下三种情况: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在社会总需求中,无论是消费、投资增加,还是政府支出或净出口的增加,都可能使需求增加,都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在未充分就业时,总需求增加,不会引起价格上涨,不会产生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在正常供给曲线条件下,总需求增加,使价格水平提高。但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条件下,总需求增加,价格水平提高,但国民收入不再增加,这是由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所致。此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对价格水平提高的影响更大。在上述正常的和长期的总供给曲线条件下,由于社会总需求增加引起价格总水平普遍持续的提高,就是需求拉动通货膨

4、胀。主要是由政府支出、投资及转移支付增加过快、货币投放过多、刺激消费力度过大等原因引起的。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条件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2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我们在理解上应注意两点:一是成本提高可能使价格上涨,但不是必然上涨;二是当社会总需求不变或增加不大时,成本提高会使价格上涨,但社会总需求增加很快,成本提高时价格不一定不涨。那么,我们来分析成本提高为什么价格会上涨:原因是由于成本提高,供给曲线上升,则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提高;如果成本进一步提高,总供给曲线继续上升,则国民收入进一步减少,而价格更进一步提高,这种由于成本提高所引起的价格普遍持续上涨就构成

5、了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由于成本上升的原因不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由工资增长率快于生产增长率导致。 利润推动通货膨胀,由于产品价格提高幅度快于成本提高幅度导致。 进出口推动通货膨胀,进口品价格上升及出口迅猛增加导致。3.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从理论上可以划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作用常常是混在一起的,所以通货膨胀还有一种类型,即混合型通货膨胀。4.他通货膨胀的原因。包括结构型通货膨胀和现代货币供给主义通货膨胀。(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工具是什么?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

6、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购买军需品支出,科技、教育开支,机关购买公用品、政府公务员报酬及维护治安支出等。政府购买支出是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直接影响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支出法计算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是决定国民收入总量的重要因素。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支出来调节国民收入。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失业救济金、农业补贴及退伍军人津贴等方

7、面的支出。转移支付实际上是收入的再分配,即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和重新分配。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投资只包括公共项目工程和国家特殊重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因为全部生产性投资都是私人投资,所以有时此项也包括在政府购买支出中。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投资是政府支出的重要项目,并且能发挥政府职能,筹集资金进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建设。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手段。改变税收总量和税收率会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公债实际上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它不同于税

8、收,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政府发行公债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影响金融市场的扩张或紧缩,进而影响货币供求和社会总需求水平,所以也是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政府投资、税收、公债,对社会总需求乃至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不进体现在数量上的简单增减,还体现为通过乘数发挥更大的作用。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3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这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如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国际收支

9、平衡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亦称为货币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债券,从而影响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再贴现率:通常市场经济国家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再贴现,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再贴现率。我国分别称为再贷款和再贷款率。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药上交一部分给中央银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比例称为存款准备金率。由于这一比例是发定的,所以又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根据

10、以上曲线可知:第一,如果利率不变,总需求的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均衡点有E0 移动到 E1,均衡收入是 Y1。此时,国民收入增加额为 Y1-Y0,产品市场出现了均衡,但货币区处于不均衡状态。第二,国民收入提高,增加了货币的需求,在原来的水平 R0 时,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为实现货币市场均衡。则利率水平提高。随着利率的上升投资减少,总需求下降,均衡点由 E0 变为 E,利率从 R0 变为 R,两个市场同时出现,这时均衡国民收入为 Y,国民收入增加额为 Y-Y0,综上所述,在题中所指出的情况下应该选择提高利率。他的优点是缓解通货膨胀,缺点是引起 GDP 下降。(3) 、出现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时期,

1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如何操作?这些政策的优点和缺陷是什么?治理通货膨胀:理论上通货膨胀时期,即货币供应量较大产生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采取的政策围绕以下几点:41、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

12、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

13、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一般来说,增加有效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人产出的比例,同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4、差别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采取税收优惠补贴等财政手段和信贷支持 利率优惠等货币政策手段,鼓励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对于高成本,高能耗商品则采取相反的政策予以抑制。 5、其他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还包括限价、减税、指数化等。银行紧缩银根,货币方面主要包括提高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在市场上卖出债券。 财政方面减少政府购买,

14、增加税收。总之,在市场上把货币收回到银行体系当中。治理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时期的经济政策与通货膨胀时期的经济政策相对。放松银根。采取的措施和治理通货膨胀相反就好了。要把货币洒向市场。1、宽松的货币政策。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 2、宽松的财政政策 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 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 3、结构性调整。对由于某些行业的产品或某个层次的商品生产绝对过剩引发的通货紧缩,一般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 4、改变预期。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

15、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优缺点分析:财政政策是通过吸引消费者投资来达到它的目的的,而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流通量来达到它的目的的。其优缺点分析对比如下表所示:表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优缺点项 目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优 点 1.可以直接刺激消费和投资,具有手段多、力度大和见效快的特点。 通过货币供求总量的调整,可以直接调节物价总水平,影响市场利率52.在调节公平分配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效果比较明显。水平,调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与储蓄关系。特别是

16、货币政策操作属于一种经济行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比较缓和和灵活,有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缺 点1.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主要是改变总量中的比例和分布;2.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是政府干预,因而这种调节作用容易对市场机制形成较大冲击,也难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3.财政政策的制定过程是一个经济决策和政治决策相结合的过程,政策实施起来灵活性相对较小。1.货币政策难以解决国民收入的分配不公问题;2.货币政策在弥补市场机制缺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不如财政政策直接和有效。(4) 、2003 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又出现了“过热” ,请结合实际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早在 2003 年初,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就有人给高层撰写报告,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出现变化,提醒局部行业过度投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主任魏加宁也在今年 3月金融研究第 3 期上撰文建议: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一点,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一点。最近引人关注的是,经济学家樊纲在不同场合指出,中国经济出现了过热苗头。与之相对应,央行开始收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