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言之有“理”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215249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0.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言之有“理”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言之有“理”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言之有“理”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言之有“理”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言之有“理”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言之有“理”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课 言之有“理”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过关检测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由于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B有些人把群众看成阿斗,反而把自己看成是了不起的天才。C水库建成后,即使遇上十天半月不下雨和多年不遇的大旱,庄稼也能保收。D我阅读唐诗、宋词尚且有困难,诗经、楚辞就更看不懂了。答案D解析A项“由于”改为“由”。B项“反而”多余,去掉。C项“和”表并列,不合事理,应改为“或”。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近一个月来,他一向不愿意参加这类应酬活动。B研究院决定把节省下来的外汇进口急需的仪器。C要不是老师及时提醒了我,否则我准会办错事。D这一考古发现

2、,引起了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的关注。答案D解析A项“一向”表示从过去一直持续到现在,指较长的一段时间,与前文“近一个月来”不相符,应删去。B项“把”字后的名词应是后面动作的实施对象,本句却不是,“把”字应换成“用”。C项“否则”本身就带有“如果不这样”的意思,跟前文“要不是”重复,应删去。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世上事物林林总总,天下文章万万千千,丰富_芜杂,一口吞不下,一眼望不穿。_加以选择,_使之简单化、条理化和本质化。_能认识它,而与此同时,也就是对它的重新组合和再创造。_,选择文章也是一种文化的再创造。A却又只有才能从而才因此B但是只要就能因而就所以C而且只有

3、才能从而才因而D但是只要就能因而就因此答案A解析第二处的内容是得到第三处所表达结果的必要条件,可排除B、D两项;从句意看,“丰富”和“芜杂”之间不应是递进关系,用表示转折而语气略轻的“却又”较妥,故排除C项。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罗贯中的思想与描写的人物,_不见得高妙,_把他所描写的同陈承祚的原文_裴注所引的各书对照,觉得他的文体是显豁得多;把三国演义同唐人的文言小说比较,那描写的技能,_显大有进步。A尽管也和却B即使也或并且C虽然但或更D因为所以或更答案C解析从分号前的句子看,“不见得高妙”与后面的句子构成转折关系,据此可排除B、D两项;第四个空前后的句意明显地构

4、成递进句式,故排除A项。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教学计划要为学生自由选课和独立学习、独立研究及全面发展留下位置。_,要大大地减轻课内、加多课外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独立地发展,_放任自流,_要为此加强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和考核。_,教学计划的改革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A但是与其不如不过B所以如果那么因此C于是就是不是不过D因此并不是而是因此答案D解析第一个空前后句子从语意看,构成明显的因果关系,据此可排除A、C两项;从第二个空后的内容看,它们与“让学生自由地、独立地发展”构成解说性的关系,而不是假设的关系,故排除B项。6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一般

5、说来,文字比语言更加保守。_人们只听到同时代的人说话,听不到早一时期的人说话,_,_能看到同时代的文字,_能看到早一时期的文字,能模仿早一时期的文字,_已经从口语里消失了的词语和句法_往往留存在书面语言里。A所以相反既还并且也B因为相反既又所以还C因为可是不仅也因而却D所以可是不仅还因而却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运用关联词语的能力。表面看来较复杂,仔细比较选项,考虑语境,不难选择。从内容上看,选段文字是一个因果倒置的句群。句群的第一句表结果,以下表原因,所以第空应填“因为”,由此可排除A、D两项。第空后面的文字没有就“听不到说话”的话题说下去,而说“能看到”,与上文有转折关系。两处两个分句从结构上来

6、说构成递进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到此答案已经明了。其实第处与处又构成因果关系,而最后一处前面的“消失”与后面的“留存”语意有转折。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B我们从来不希望用战争之火去凸显和平环境下军人的价值,也更不会为了验证自己的血性,去挑起任何一次非理性的军事冲突。C这部昆曲是“80后”才女罗周根据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灵感来源进行创作的,导演李小平对这部昆曲给予了高度评价。D中国的货币是宽松一点有利于股市,还是紧缩有利于股市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一定要看到利率和汇率之间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答案B解析A项表

7、意不明,是“三个学校”还是“三个学生会干部”不明确。C项句式杂糅,应将“根据为灵感来源”改为“以为灵感来源”。D项指代不明,句中“答案是肯定的”不知是肯定哪一个问题。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老王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我们热情地拉到他家去。B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C全球化经营已成为当今大公司的发展战略,而企业兼并则是它们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的重要手段。D他制定五年的防护林规划,由于对这个地区复杂的气候、水文和植被情况没有掌握清楚,最后还是失败了。答案C解析A项“老王看到我们非常惊讶”有歧义,非常惊讶的可能是“我们”,也可能是“老王”。如

8、果是“我们”,可改为“老王看到我们非常惊讶的样子”;如果是“老王”,可改为“老王看到我们后非常惊讶”。因为句子成分间存在着多样的意义关联,所以不同的关联搭配,就会形成不同的句意理解。B项成分赘余,“的对象”和“面向”可删去一个。D项“他制定五年的防护林规划”应是“他制定的五年防护林规划”,由于虚词“的”的移位,造成句意的不同。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只有弄清几十年来在前进道路上的是非得失,认识教育规律,我们才能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改革教育。B这位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且受到国外专家的一致赞赏。C世界赢利最多的一家投资银行的三位银行家表示,该集团

9、任命理查德翁不能担任该集团在北京的合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因为他的中文太差。D大众对城市空气质量、气候变化、汽车尾气以及其他环境问题的担心,促使对空气污染的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答案D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说成“我们才能改革教育,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B项搭配不当,“出色工作”与“采用”不能搭配,应删去“出色工作和”。C项语序不当,“不能”一词应当修饰限制“任命”,放在“任命”前。10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初次相见时,还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太多话题,故而谈得极少。B你跑不过他也得跑,不要这么没信心;再说,离比赛还有段时间,结果还难说呢。C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

10、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D寒风像小刀似的切割着他那冻僵了的手,那个修鞋的却拥着大衣,在风中怡然自得。答案B解析A项有歧义,“十来岁的孩子”指谁没有讲明白。C项中“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D项中“他”既可指修鞋人,又可指另外一人。11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我看谁也不能否认,这出戏有一定的消极影响。B“有偿新闻”应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C徐经理一走进瑞芳的办公室,马上给她拉到了靠窗户的小圆桌前。D他没有听从导师的建议,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改,影响了论文的水平。答案A解析B项中的“这”指代不明。C项“她”指代对象不清。D项句意不明,“对论

11、文的观点”是否已修改,没讲明白。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于是,陶行知就指定了生活教育社中的几个共产党员负责筹备建校,并担任学校工作,又请了一些进步人士当教师。B看到交警同志在风雪中依然坚持指挥过往车辆,使我深受感动。C经过多日的精心策划、排练,这台凝聚了全体演职人员心血的晚会终于要和观众朋友见面了。D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答案C解析A项有歧义,“并担任学校工作”的主语可能是“陶行知”,也可能是“几个共产党员”。B项句式杂糅,使全句缺少主语。有两种改法,去掉“看到”或者“使”(这两个词不能同时使用)。D项有

12、歧义,“其他公司领导”有两种解释,“其他”是修饰“公司”还是“领导”,句意不明确。二、阅读鉴赏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秋霁史达祖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废阁先凉,古帘空暮,雁程最嫌风力。故园信息。爱渠入眼南山碧。念上国。谁是、脍鲈江汉未归客。还又岁晚,瘦骨临风,夜闻秋声,吹动岑寂。露蛩悲、清灯冷屋,翻书愁上鬓毛白。年少俊游浑断得。但可怜处,无奈苒苒魂惊,采香南浦,剪梅烟驿。注开禧北伐失败后,词人被流放江汉,被贬经年,适值深秋送别友人,故作此词。脍鲈:晋人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而思家乡吴中的鲈脍等美味,遂辞官归乡。苒苒:轻柔的样子。剪梅:用陆凯寄梅给范晔的典故。(1)下列对

13、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上片前六句可用“秋色”一词概括,写尽了词人流放之地的秋景,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基调。B“雁程”一句写秋日风大,雁逆风吃力飞翔而难停歇,透露出词人对难以接收到家乡消息的担忧。C“爱渠入眼南山碧”中“爱”流露出对往日生活的怀念,“碧”与词人眼前之景形成鲜明对比。D“脍鲈”一句使用典故,作者发出“什么时候才能让我回到家乡”的疑问,委婉表达了对朝廷的埋怨。E过片“还又”更进一层,倦柳愁荷已使江汉未归之客黯然神伤,夜色又临,更让人觉得伤感。答案AD解析A项“上片前六句可用秋色一词概括,写尽了词人流放之地的秋景”错,“废阁先凉,古帘空暮”两句写的并不是“秋色”“秋景”,而是

14、对词人居所的描述。D项“委婉表达了对朝廷的埋怨”错,此处表达的是对上国的思念和对朝廷的忠心。(2)请赏析结句“采香南浦,剪梅烟驿”的精妙之处。答:_答案此词为送别词,前文却没有一句谈及送别,只在结尾才点出送别寄远之意,构思巧妙。写送别却不直言送别,而是借用典故,用想象中的“南浦”采香、烟驿“剪梅”的场景表达送别之意,委婉含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材料一:从2017年9月1日的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审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将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投入使用。教育部相关专家介绍,对统编三科教材要从根本上把好“三关”政治关、理念关和科学关。审查教材的思想性,以保证教材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审查教材是否注重学思结合,是否注重知行合一,是否注重以学生为本;审查教材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是否准确,容量是否适当,难度是否适宜,选材是否符合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内容和社会发展的新成果,编排是否体现整体性和系统性。(据中国之声2017年8月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