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眩晕1例临床体会的论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6207798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眩晕1例临床体会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眩晕1例临床体会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眩晕1例临床体会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眩晕1例临床体会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眩晕1例临床体会的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眩晕1例临床体会的论文【关键词】眩晕 中药疗法 补中益气汤加减 病案补中益气汤出自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由黄芪、甘草(炙)、 人参(去芦)、 当归身 、(酒焙干或晒干) 、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臣;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为佐;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举清阳为使。综合全方,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可痊愈;一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笔者临床以本方加减治疗气虚眩晕多有奇效。现介绍如下。患者白某,女,56岁,已婚,退休教师,20XX年8月15日初诊。患者

2、面白形丰,神疲懒言。自述从1998年起头晕,当时头晕较剧,如立舟车,呕吐、耳鸣,时好时止。曾西医检查,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征。近1月来头昏头晕,耳鸣,不能久看书,稍久则头晕加重,并有摇摇欲坠,胃部不适,欲吐之感,纳差便溏,有时脱肛。按脉:脉细无力。察舌:舌淡,体胖大有齿痕,苔薄白。根据脉证属脾胃气虚。法当补中益气,升清降浊。 予补中益气汤加减:生黄芪12g,炒党参10g、焦白术6g、陈皮5g、甘草4g、当归6g、柴胡4g、升麻6g、茯苓9g、法半夏6g、生姜6g,泽泻6g。剂,每日一剂,水煎服。8月19日2诊,患者服药后诸症减轻,仍头昏,仍有欲吐之,感疲乏,纳差便溏,按脉:脉细滑。察舌:舌淡,体

3、胖大有齿痕,苔白腻,有食滞之象,仍以补中益气,升清降浊兼消食导滞,上方加炒枳壳6g、焦山揸6g。8月23日3诊,患者服药后诸症大减,精神佳、纳佳便调,看书也较前久,但时间长仍稍有头晕、有时睡眠不好。按脉:脉细无力。察舌:舌淡,体胖大但已无齿痕,苔薄白。睡眠不好可能是脾胃气虚日久心血化生乏源改用心脾并调。并以丸剂缓图。每早服补中益气丸一丸,每晚服归脾丸一丸。续服2月后诸症消失。按语:引起眩晕的病因较多,如风眩:内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内动引起眩晕;火眩:气郁化火,暗耗肝阴,肝阳升动,上扰清空,引起眩晕;痰眩:朱丹溪说“无痰不作眩”。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引起眩晕;虚眩:张景岳说“无虚不作眩”。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引起眩晕或气血亏虚,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脑失所养,皆能引起眩晕。虽然引起眩晕的病因较多,但以虚者居多。如张景岳所说:“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之一、二”。本病例脉细无力,其证纳差便溏,有时脱肛,不能用脑,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所以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举清阳,因脾胃气虚,不能运化水液,加茯苓、法半夏、生姜、泽泻健脾利湿,降逆止呕,故服药后诸症大减。最后用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善其后。故临床不可偏执于无痰不作眩,而重于祛痰,或拘泥于肝风成眩,用平肝熄风或清肝而泻火,否则非但不效,恐难免虚虚之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