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07686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9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3月16日9时30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问题),一、高考走势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连接体.以平衡态或非平衡态下连接体问题拟题屡次呈现于高考卷面中,是考生备考临考的难点之一. 二、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分析和求解物理连接体命题时,遇到的关键之一,就是研究对象的选取问题.其方法有两种:一是隔离法,二是整体法.,例1. 如图,两物块质量为m1和m2 ,用绳连接后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物块和斜面的动摩擦因素为,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拉物块 m1运动,求中间绳子的张力.,由牛顿运动定律,,解:画出m1 和m2 的受力图如图示:,对m1有 F - T - m

2、1 gsin- m1gcos = m1 a (1),对m2有 T - m2gsin-m2gcos= m2a (2),a = F/(m1+ m2) - gsin-gcos (3),再(3)代入(2)式 推出 T,由上式可知:,1. T 的大小与运动情况无关 (式中无 a、v),2. T 的大小与无关(水平、斜面、竖直方向都适用),3. T 的大小与无关(光滑、粗糙皆可,只要相同),1,练习1(资料P39 1题)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相同材料的m和M用轻绳连接,在M上施一水平力F(恒力)使两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物体间细绳拉力正确的说法是: ( ) (A)水平面光滑时,绳拉力等于mF/(

3、Mm); (B)水平面不光滑时,绳拉力等于m F/(Mm); (C)水平面不光滑时,绳拉力大于mF/(Mm); (D)水平面不光滑时,绳拉力小于mF/(Mm)。,A B,思考:若将轻绳改用弹簧,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情况运动时,弹簧长度相同吗?,练习2.(1998年全国高考题)如图,质量为2 m的物块A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在已知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A、B做加速运动,A对B的作用力为_.,练习3,有10个完全相同的木块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用一水平恒力F推1号木块使10个木块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则2号木块对3号木块的推力为多大?,F23 = 4

4、F / 5,思考:让你求任意两木块间作用力,你会吗?,(1991年全国高考题)如图,两个质量相同的 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置于水平面上,若在1上施加向右的水平作用力F1,在2上施加向右的水平作用力F2,两物体一起向左匀加速运动。则对两物间作用力F12大小描述正确的是( ),例2,A.若水平面光滑,则F12为( F1 + F2)/ 2 B.若水平面光滑,则F12为( F1 - F2)/ 2 C.若水平面与物块间有摩擦,则 F12为( F1 + F2)/ 2 D.若水平面与物块间有摩擦,则 F12为( F1 - F2)/ 2,AC,完整式,当接触面光滑,或值相同时,表达式都能适用. 当F1 、F2当只有一个存在时,分子简化 F1 、F2为外力不包含重力或其分力.,例3 如图,用细绳连接的两物体A和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4kg和8kg, 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现用力F将它们向上提起,要保证细绳不被拉断,力F的取值范围?,练习4. 如图,质量分别为1kg和2kg 的A、B 两木块浮在水面上,且被6N的外力压住处于平衡,若突然撤去外力,求两木块间的弹力大小 .,想想看,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自己找出或想出几个相似的例子来巩固本节课学到的方法. 处理资料第三节的其它问题.,小结及作业,再 见,学贵有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