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06612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课件 新人教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些诗句中,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心怀政治理想,以拯救社稷民众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他们用语言诠释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李大钊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篇美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2、初步掌握品味语言的能力; 3、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 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含的哲理。 难点: 领悟课文的语言美。,李大钊(18891927),

2、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1916年回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李大钊就是我们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驱者,他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宏伟抱负和坚强决心,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留学日本期间,曾作口占一绝: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李大钊留学日本时(一九一六年)作的 口占一绝,壮别天涯未许愁, 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 高筑神州风雨楼。,本文写于五四运动

3、之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社会黑暗到了极点。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写作背景,介绍作者及背景 本文是一篇用形式写的“黄河颂”, 民族精神颂。作者是,字, 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 者, (党)的创始人和

4、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 “ ” - 检查预习,散文,李大钊,守常,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上的丰碑,一 (xi )千里 险 (jn) 丛山 (di)岭 阻 ( y ) 逼 (xi) 奇趣横 生 (q q) 浊 流滚滚,泻,峻,叠,抑,崎岖,狭,zhu,hng,正 字 正 音:,钊( ) 逼狭( ) 崎岖( ) 阻抑( ),xi,q q,y,1.读准字音,zho,理 解 词 义:,1、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崇山峻岭叠岭,绝壁断崖 2、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 3、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逼狭:非常狭窄、艰难,亦复如是:也是如此

5、,老:富有经验的,4、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 5、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 6、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趣味:意义、价值,成:成就、形成。,阻抑:阻碍抑制,魄势:气魄、威势,2、根据拼音写词语或给汉字注音 一xi_ 千里 丛山jn_ 岭 险jn_ 阻y_ 逼xi_ 奇趣横生 浊流滚滚,泻 峻 峻 抑 狭 hng zhu,3、解词 逼狭:形容很狭窄 趣味: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 力的特性。,逼狭: 崎岖: 阻抑: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雄健: 境界:,形容很狭窄。,形容山路不平。,阻挡、抑制。,曲折环绕。

6、,也是这样。,强健有利。,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3.解释词语,朗读,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饱含感情朗读(充满乐观,铿锵有力),思考:“艰难的国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第四节开头的一句: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第五节中间的一句:目前的艰难境界,那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由此可见,“艰难的国运”有两个方面, 一、是时代性,“现在”“目前”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联系到背景. 二、是艰难国运的严重性“崎岖险阻”、“艰难境界”。 具体含义:当时的国情.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雄健的国民含义:能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的国民.,“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有什么联系

7、?,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扭转艰难的国运;惟有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才更能锻炼、造就国民的雄健精神。,自由朗读课文,归纳各段内容 要点,1、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 2、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 3、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 4、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 5、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人类历史的道路,民族生命的进程,人类历史的生活,中华民族的史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人类)历史道路,民族生命进程,人类历史生活,中华民族史路,中华民族精神,艰难国运,雄健精神 壮美趣味,雄健国民,以情行文 以理服人,范围逐步缩小,问题研究

8、,1、试阐述文中提倡的“雄健精神”? 2、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雄健精神”,也就是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千里的魄势。”“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课文中提到,“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 “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3

9、、文章中第二、三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是在哪一方面?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第二段语意的重点是逼狭险峻的境界,第三段语意重点是崎岖的境界。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推进了一步。第二段说两种境界,第三段则说两种境界有两种乐趣。走到崎岖的境界,置身奇绝壮绝的境界,有冒险的奇趣美趣。,历史发展是曲折的,只有具有雄健的精神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斗争的革命者,才会在奇绝壮绝的斗争中获得“壮美的趣味”。,本文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文中最显著的特色是比喻说理,你能将下列本体、喻体准确对应吗? 长江 大河 中华民族历史

10、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扬子扛黄河 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 浩浩荡荡 中华民族历史的进程 平原无际,一泻千里 中华民族历史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 中华民族历史的光明前途 扬子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 民族生命进程 浊流滚滚,一泻千里 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旅行 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文中最显著的特色是比喻说理 用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用旅行来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用扬子江黄河比喻中

11、华民族的精神。,用“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喻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比喻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这些比喻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长江大河 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河 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 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档,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 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扬子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 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

12、里 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旅行 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自主探究 品味语言,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表现了作者内心的 豪情壮志。,作用 这些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文字的含义同时丰富起来。,作用 这

13、些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文字的含义同时丰富起来,审美 鉴赏,意味隽咏的比喻美,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随便扩大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千里”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 “浊流滚滚、一泻千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在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途中,还要不要雄健的精神?为什么?,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

14、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课堂小结,在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途中,还要不要雄健的精神?为什么?,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开放探究,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格言共勉,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无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格言共勉,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 -毛泽东,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