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4.0《牛顿无能运动定律》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06154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1.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4.0《牛顿无能运动定律》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高中物理 4.0《牛顿无能运动定律》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高中物理 4.0《牛顿无能运动定律》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高中物理 4.0《牛顿无能运动定律》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高中物理 4.0《牛顿无能运动定律》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4.0《牛顿无能运动定律》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4.0《牛顿无能运动定律》精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物理 必修,第四章 牛顿无能运动定律,4.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材,比如:

2、小球、木块、毛巾、玻璃板等,来对比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现象明显,而且更容易推理。 2、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 3、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4、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对比实验、自主探索、合理推理。 2、利用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贴近生活更易理解。 教学用具: 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木块、气垫导轨、滑块等。,历 史 的 回 顾,定 律 的 学 习,知 识 的 深

3、 化,练 习 与 巩 固,历 史 的 回 顾,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 没有力的作用, 物体就要停下来.,这种认识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公元17世纪,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如果在一个光滑的的水平面上,没有使物体加速或减速的原因,物体就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从而指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推论如下:,1.如图所示,两斜面对接,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

4、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静止时的高度.,等 高,2.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但要通过更长的距离.,等 高,3.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不可能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沿水平面以不变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伽利略通过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的理想实验,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这种把可靠的事实和深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定 律 的 学 习,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研究,进一步得出下述结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

5、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惯性:物体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惯性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例如:,运动员冲到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住,还要向前跑一段.这是由于运动员具有保持向前跑的惯性.,自行车紧急刹车,轮子不转了,但车子还会向前滑动.就是由于自行车刹车后具有前进的惯性.,知 识 的 深 化,1.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列车出站时,是由静止开始运动,并且速度不断增加,具有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是由于受到机车牵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列车进站时,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

6、下来,也有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是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由此可见,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同一辆小车,用小力去推,它起动得慢,即加速度小,用大力去推,它起动得快,即加速度大,可见同一物体,受到外力大,产生的加速度也就大.,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用同样的力去推质量不同的小车,质量大的小车起动得慢,即加速度小,质量小的小车起动快,即加速度大.,由此可见,质量不同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不同,也就是惯性大小不同.外力相同情况下,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可见,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在生活中,要针对惯性的影响加以考虑.需要利

7、用惯性作用时,可以适当加大物体质量,要避免惯性影响时,可以适当减小物体质量.,练 习 与 巩 固,一:被踢出的冰块,在摩擦力可以忽略的冰面上匀速滑动,冰块受不受向前的作用力?,A: 不 受,B: 受,二:判断:,1.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的物体才有惯性.,对,错,2.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对,错,3.任何物体都有惯性.,错,对,回 答 正 确,此时,冰块由于惯性而以被踢出时的速度作匀速运动,不受向前的作用力.,错 误,回 答 正 确,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三、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惯性作用,哪些地方需要消除惯性的影响?,4.2实验:探究加速度 与力、质量的关

8、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 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掌握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时,用控制变量法实现。 2、指导学生根据原理去设计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帮助学生会分析数据表格,利用图象寻求物理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1、怎样测量物体的

9、加速度 2、怎样提供和测量物体所受的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选器材,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作出图象,得出结论,教学方法 1、提出问题,导入探究原理自主选器材,设定方案,进行操作,总结归纳进行交流。 2、对学生操作过程细节进行指导,对学生实验过程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教学用具: 小车、一端带滑轮长木板、钩码、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刻度尺、气垫导轨、微机辅助实验系统一套。,第四章 第二节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 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M = 2 kg,0 1. 00 2.00 3.00 4.00,8.00,6.00

10、,4.00,2.00,a/(m.s-2),F/N,结论: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成正比,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保持物体所受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F=4N,1.00,2.00,0.5,1.5,4,3,2,1,5,a/(m.s-2),m/(kg),F=4N,1.00,2.00,0.5,1.5,4,3,2,1,5,a/(m.s-2),1/m/(kg-1),结论:保持物体所受力不变时,物体的 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4.3牛顿第二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

11、、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教学方法 1、复习回顾,创设情景,归纳总结; 2、通过实例的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方法:控制变量法 先确定m,研究a与F的关系; 再确定F,研究a与m的关系。,验证牛

12、顿第二定律实验(回顾),几位同学的实验数据: 车m = 186.7g(固定),表一:,表二:,几位同学的实验数据: F = 0.05N(固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数据),0 0.05 0.1 0.15 0.20,1.4 1.2 1.0 0.8 0.6 0.4 0.2,a F,a (m/s2),F(N),0 100 200 300 400,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m/g,a(m/s2),0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a(m/s2),1/m,a

13、1 / m,5-4,牛顿第二定律,一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 质量成反比,公式:,或,使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产生米秒加速度的力, 叫做牛顿即 牛千克米秒,K=1,5-4,牛顿第二定律,一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 质量成反比,公式:,牛千克米秒,3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二牛顿第二定律的一般表述:,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 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说明:,1瞬时性:a与F瞬时对应;,2矢量性: a与F方向相同;,3. 独立性:F为一个力时,a即为其加速度。 F为合力时,

14、a对应的是合加速度。,在牛顿第二定律F=kma中,有关比例系数k的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 :k的数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k的数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在国际单位制中,k=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物体的速度必为零 :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也越大 :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一致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相同,3.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N和6N,当两个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A.1m/s2 B.2m/s2 C. 3m/s2 D.4m/s2,4.某静止物体受一对平衡力作用,现将其中一个力先减小到零后再增大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方向保持,另一个力保持不变,试分析在此过程中,该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变化情况如何?,例:质量为8103千克的汽车,在水平的公路上沿直线行驶, 汽车的牵引力为1.45104牛,所受阻力为2.5 103牛 求:汽车前进时的加速度,解题步骤:,研究对象:,汽车.,受力分析,建立坐标系,由F合ma列方程,解得:a.,解:对 ,受力分析如图. 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解题格式:,F-f=ma,汽车,a=1.5 m/s2,例: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