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11《孟子》两章课件(3) 冀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205321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7.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11《孟子》两章课件(3)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1《孟子》两章课件(3)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1《孟子》两章课件(3) 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1《孟子》两章课件(3) 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1《孟子》两章课件(3) 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11《孟子》两章课件(3)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11《孟子》两章课件(3) 冀教版(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子两章,先考一道时事政治题: 中共“十六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 ”的执政观念。,以人为本 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你知道吗,这并不是胡总书记的“原创”他是化用了中国古代一个思想家的“以民为本”的思想。 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演讲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创立“以民为本”思想的是谁呢? 是孟子,孟子:,中国仅次于孔子的 亚圣。 历史上往往“孔孟”并称。 儒家思想也被称为“孔孟之道”。,孟子 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 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 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战国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画像,至今山东邹城还完好地保存着孟

2、庙和孟府,他们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庙大门,孟庙“亚圣殿”和 其中供奉的孟子塑像,在邹城,人们以孟子为家乡而自豪 (孟府前面的“亚圣”牌坊),孟府大门和内景,孟庙的照片。,孟子墓(亚圣林),碑文:亚圣孟子墓,孟母教子,孟子三岁时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为孟子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孟子自小受到严格管教,据说有一段时间他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告诉他若不勤奋读书,就会像这块麻布般半途而废。“三迁”、“断机”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写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后来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的弟子,终成一代

3、儒学大师。,孟子周游列国,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却“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还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孟子晚年 著书立说,孟子周游列国,但诸侯各国忙于战争,没有几个君主愿意采纳他的政策。晚年的孟子带领他的亲

4、密学生万章、公孙丑等 “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整理阐发儒家典籍,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关于孟子,记录孟子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易错问题 孟子的作者是谁?,是孟子及其门人。,当代各种版本的孟子,小知识: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总称。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两篇。南宋时朱熹将这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为科

5、举考试范围,因而四书成了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2008年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论语孟子何时被何人列入“四书”?何时成为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南宋朱熹);(明代),阅读第一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注节奏和感情。,孟子两章flash朗读1(全),孟子两章flash朗读2(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 正音:,s,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朗读 正音:,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6、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划分句子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注释 加下划线者课本已注,红色的为重点词语,下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及政治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内部团结

7、 齐心协力,外城,围,这,护城河,城墙,武器装备,放弃,离开,说文解字 兵,会意字,上面的“斤”是战斧,下面是两只手。 原意是武器,兵器。 “兵革”就是其本意。 “士兵”是后起意。,注释,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划定,巩固,震慑威服,极点,通“叛”,背叛,极点,说文解字 至,甲骨文、金文都是一支箭加一横,表示射到某点,也表示“到达”之意。 也表示“极点”。,“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即是这样。,难句翻译: 域民不以封疆之

8、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难句翻译: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译 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例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

9、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父母兄弟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答 问,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中哪个是克敌制胜

10、的首要条件?,当然是“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什么是“人和” ?,人和,是内部团结,齐心协力。 是下文说的“得道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老师提示: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第自然段有四个短句代表了“地利”,并与“天时”与“人和”相比,它们是:,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与“天时” 比,与 “人和”比,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它们为什么用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意思最肯定。 充分铺写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更强的说服力。,“域

11、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是从反面说。从正面说,“域民”、“固国”、“威天下”应靠什么呢?,应靠施仁政,“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指的是什么?,仁政,这一章的论点是什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为什么? 看下页“本文论证结构”,本文论证结构,1. 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1句) 2. 分别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 3.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曰),这一章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设例(“举例论证”之一种) 对比论证(属于“道理论证”)。 拿天时和地利对比,拿地利与人和对比; 拿得道者与失道者对比。

12、,阅读第二章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注节奏和感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朗读 正音:,qun,g,yu,o,x,f,zng,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划分句子节奏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有争议,亦可: 行拂乱其所为,朗读 正音:,b,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

13、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划分句子节奏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有的版本标点如下: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注释,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起,指被任用,田间田地,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集市,知识补充:舜发于畎亩之中,舜,上古帝王。姓姚,名重华。曾在历山(今济南历山县)耕田,以孝著名。三十岁时,被尧看中起用,后来成了尧的继承人,尧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黄和女英嫁给他。舜在位48年,南

14、巡时崩于苍梧,传位于禹。 发,起,指被任用。 畎亩,田间、田地。 右下方的木雕为舜耕历山图。,知识补充: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商代奴隶出身的宰相。是傅岩人,故以傅为姓。他虽出身卑微,但自幼聪慧,勤学好问,对国家大事颇有见解。傅岩取水的水道坏了,他当泥水匠修水道时,遇到了以布衣身份游历的武丁。武丁非常欣赏他,与之结为好友。后武丁即商王位,就拜傅说为相。武丁在傅说辅佐下从王室开刀,大力整治腐败,并与周边国家修好,使商朝国势复兴,成为东方第一强国。 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泥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傅说,知识补充: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周代良臣。为避纣王暴虐,曾做贩卖鱼

15、盐的商人。被周文王起用,后来又辅佐周武王成就大业 。,知识补充: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字夷吾,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 管仲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他辅佐齐桓公励志改革、富国强兵,成就丰功伟业。 士,狱官。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录用。,山东临淄,知识补充: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 曾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宰相)。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 今湖北荆州有孙叔敖墓,安徽霍邱县有孙叔敖塑像。,知识

16、补充: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晋灭虞,俘虏了虞公及百里奚,就将他作为穆姬的媵人(随嫁的人)陪嫁到秦国。百里奚逃到宛(今河南南阳),却又被楚国人捉去。 秦穆公胸怀大志,求贤若渴,有人告诉他,穆姬的媵人百里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材。他喜出望外,急忙去请,却得知百里奚逃到楚国。秦穆公愿以重金赎回百里奚,又怕楚人不给。于是派使者到楚,说:“我国的媵奴百里奚逃到贵国,请允许我们用五张羊皮将他赎回。”楚国一看此人如此不值钱,就答应了。后来秦穆公用百里奚为相,在他的辅佐下,秦国开地千里,秦穆公也成五霸之一。 由于百里奚是用五张羊皮赎回来的,所以说“举于市”(集市)。,译文,舜从田间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选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出来被选拔,孙叔敖从隐居海边中被选拔,百里奚从集市中被选拔。,注释,使痛苦,使劳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