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语感谢的论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6198523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英语感谢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用英语感谢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用英语感谢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用英语感谢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用英语感谢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英语感谢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英语感谢的论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英语感谢的论文摘要感谢是指对他人的施惠行为(例如他人给予的帮助和好处等)表示认可、谢意或感激之情,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常见礼貌言语行为。大量的研究证明,非母语者在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时,交际双方往往根据各自母语文化的礼貌规范对其言语行为进行诠释、表达,而各种文化差异常常会导致语用失误,甚至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对汉英感谢的显著差异进行探讨,以帮助减少或避免我国学生用英语交际时的语用失误。关键词感谢 礼貌 文化差异 语用失误一、引语感谢是世界各文化都普遍遵循的礼仪,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常见言语行为。searle (1976)将言语行为划分为五类:阐述类(representatives),指令类

2、(directives),表述类(expressives),承诺类(xxmisives)和宣告类(declarations),感谢属于表述类(表达说话人的某种心理状态),指受惠方对他人的施惠行为(例如他人给予的帮助和好处等)表示认可、谢意或感激之情。leech (1983)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把言语行为划分为四类:竞争类(the xxpetitive),和谐类(the convivial),协作类(the collaborative)和抵触类(the conflictive)。感谢属于convivial(和谐)类。恰当地表达感谢,有助于建立、巩固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友好和睦的社会氛围。反之,感谢语

3、使用不当或应该使用时没有使用,会被视为无礼表现,对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 levinson (1987)认为,表达感谢等于承认欠施惠方的情。因此,表达感谢要讲究策略。大量的研究证明,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母语的交际双方往往会根据各自母语文化中的语言礼貌准则对交际的各方面进行诠释、理解(gumperz and cook-gumperz,1982)。当非英语母语者用英语和英语母语者交流时,文化差异的语用负迁移可能会引起对非母语者整个品质、形象错误的判断(kotani,20XX)。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汉英感谢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探索,以帮助减少或避免我国学生用英语表达感谢时的语用失

4、误,乃至对整个形象的负面影响。二、国内外研究1.国外研究aijmer (1996)利用london-lund corpus,survey of english usage,the birmingham corpus of english texts 的资料,辅之以作者本人收集的数据,从作用、形式以及策略等方面对感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她认为thank you的社会作用在于承认或认可从他人(的行为中)得到了好处,即便是很小的好处:如售票员递票给乘客,银行职员从柜台上递钱给顾客,侍者为顾客端来一杯咖啡等。并把英语中感谢的最基本形式thank you/thanks的主要作用概括如下:(thank yo

5、u/thanks是最基本的词语,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增补和加强,以显得更礼貌,如:“thank you very much indeed”,“thanks ever so”)承认得到好处;递给自己东西,认可得到好处;提前表达感谢(如服务,主动提供,许诺等);不再需要某人或某人的服务;接受会话结束的标志(特别是电话中);会话结束( & bodman,1986;1993);接受主动提供;寒暄(如:作为对“how are you”的回答,“fine,thanks”除了寒暄,几乎没有什么实际功能,仅仅是让问话的人感觉舒服而已。结合不同的音调,可以表示懊恼,讥讽,挖苦和唐突无礼( & bodman,198

6、6;1993;okamoto & robinson,1997);消极请求。如:“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请求听话者不要抽烟。(根据aijmer(1996)整理)thank you/thanks在会话序列中出现的地方不同,作用也不同,如:thank you 作为会话标志,表示服务的各个阶段。在餐馆里或售票处,我们可以常常听见以下的对话(coulmas,1981):(情景:售票员递来车票)conductor:thank you.(递票时)passenger:thank you.(接过票时)conductor:thank you.(结束对话)aston (1995)认为在

7、结束会话时的thank you反映了对谈话的局部调整,是对所谈之事和双方角色关系的认定。通过比较自然状态下录下的为别人提供服务的数据(语言分别为英语和意大利语),指出跨文化差异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okamoto & robinson (1997)对228人进行现场试验(不同的情景变量下为受惠者开一大学图书馆的门)和对120个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研究影响英国人表达感谢的因素。 研究发现,受惠者受惠的程度越高,他们通常会越礼貌地表达谢意。研究结果支持brown and levinson (1987)的礼貌理论。coulmas (1981) 首先对西方文化中“感谢”和“道歉”进行对比研究,

8、发现“感谢”和“道歉”都是对前面的话语或情景的回应,有些回答可以同时用于“感谢”和“道歉”,如。(1)a:thank you so much.b:thats all right.a:thanks a lot.b:not at all.(2)a:excuse me please.b:thats all right.a:im sorry.b:not at all.(coulmas,1981:72)她认为,把“感谢”和“道歉”相连的纽带是“亏欠(indebtedness)”。而 aijmer (1996) 认为感谢和道歉根本相似处是两者都属于表述性言语行为(表达说话者的一种心理状态)。coulmas

9、 然后对日语中的“感谢”和“道歉”进行研究以考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发现日本文化中更常用“道歉”。很多时候,西方文化的学生认为日本人“道歉”得毫无道理,因为他们没有做错事情(kotani,20XX)。事实上,在日语里,“道歉”很多时候是用来表达感谢的( & bodman,1993)。用道歉的形式,如“sorry,”“i am sorry”,表示感谢也存在于英语文化中(okamoto & robinson,1997),只是不太普遍而已。kotani(20XX)专门对 “im sorry” 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日本人和美国人用英语在自然情景下的录音对话,作者认为日语中的“sumimasen”,即“i

10、m sorry”可以用来表达英语中的“感谢”和“道歉”两个概念,主要强调给施惠方带来的麻烦和负担。通过对同日本人有接触、正在学日语的在校美国大学生的采访和分析,发现美国人的困惑是难以区分日本人的“im sorry”的礼节性的和实质性的道歉。可见,不同文化对“im sorry”的不同理解很可能造成误解。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通过自然观察、书面/口头问卷和角色模仿等方式,从英语母语者和母语主要为汉语、朝鲜语、日语、俄语和西班牙语、正在美国学习的学生(他们在美国的平均时间为两年)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英语水平很高的非英语母语者在受惠程度很高的情景下,找

11、不到合适的言语方式来充分、恰当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不仅表现在语用语言方面,也表现在社会语用方面。其研究结果表明,外语学习者通常只认识到表达感谢的普遍性,没有意识到跨文化中的重大差异。hinkel (1994)用问卷的方式,考察了34名英语母语者和199名在美国的一所大学学习的非英语母语者(母语分别为:汉语,印度尼西亚语,朝鲜语,日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理解英语感谢的差异。非英语母语者是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toefl的平均分为593分),在美国生活的平均时间为年。可以说,非英语母语者对美国的文化和日常对话的惯例有了很多的接触和了解。研究发现,英语母语者和非英语母语者在对表达感谢的态度上,有很大

12、的差异,作者强调了教授社交语用的必要性。schauer & adolphs (20XX)把从英语母语者的问卷调查(dct)取得的有关感谢的数据和从cambridge and nottingham corpus of discourse in english (cancode)资料库提取的感谢言语行为进行对比,证明了语言在不断变化,因为从问卷调查中得到了cancode中所没有的感谢方式,如,“wicked,mate,you are a legend”。提出两种方式的结合使用,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和资料。2.国内研究毕继万(1996)从跨文化交往的角度,探索了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汉英感谢语及回

13、答的不同可能造成的误解。他总结了英文化的人在感谢语方面对中国人的三点错误认识:(1)不懂礼貌,该感谢的时候不说感谢;(2)虚伪不实,一旦感谢起来则没有约束和分寸,话说过了头;(3)在回答感谢时,不是拒不接受,就是说成不得已而为之,如“这是应该的”“这是我的职责”等。刘万生(20XX)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汉英两种语言感谢语的使用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感谢语的习得情况,并从致谢情景、致谢策略使用以及具体感谢语言几个方面比较了汉英感谢语的异同和语用迁移,指出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语用意识,避免语用迁移的重要性。李丽娜(20XX),从定义、表现形式、分类三个方面对对汉语的“感谢”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展

14、现了汉语中丰富、独特的言语感谢形式。然而,汉语中特有的表达感谢形式也可能是用英语感谢时语用负迁移的潜在因素。从以上的文献回顾可以看出,感谢语是日常生活中的不可缺少、不可忽略的言语行为,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不同文化中对感谢有不同的理解及表达方式,会对交流产生不同的效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怎样用英语得体、礼貌、恰当地表达感谢,是一个重要的、需要掌握的语用能力。三、汉英感谢的差异1.理解差异感谢是指对他人的施惠行为(例如他人给予的帮助和好处等)表示认可、谢意或感激之情,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常见礼貌言语行为。aijmer (1996:33)发现,把英语同其他语言进行对比时,差异在于对谁说than

15、k you,何时说thank you,何地说thank you。她把受惠分为两类:实体(如礼物,服务)和非实体(如祝福,赞扬,提供,建议等)。她认为影响感谢最重要的因素是受惠的类型,同时双方的关系,受惠的程度。施惠者在时间、金钱、精力等方面的付出,场所 (work or at home)会相互作用。eisenstein & bodman(1986;1993)认为,受惠程度越高,心中的感激之情越浓,表达形式越长,即便是非常亲密的关系。如施惠方作为朋友借给了受惠方500美元,英语母语者觉得“youre a ll never forget really cant imagine what this means to me” 恰当、充分地表达了内心的感激。但是,如果施惠方和受惠方的社会地位相差大,表达反而简短。英文化中,thank you/thanks到处适用,特别是服务性行业,如商店、饭店、车站、机场等。因为自动、客套、机械的thank you/thanks(真诚的、发自肺腑的感谢除外),作为一种礼节,多数时候是表示一种认可:对服务的认可,对会话结束的认可等。hinkel (1994)认为,在英语文化中,一般情况下的感谢同欠情、社会地位、互惠、性别、年龄等无关。而汉语的感谢语多用于确实受人之惠时,少了西方文化中的客套,多了发自内心的真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