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翻译文学史研究的开拓性著作的论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6197993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翻译文学史研究的开拓性著作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代翻译文学史研究的开拓性著作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代翻译文学史研究的开拓性著作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现代翻译文学史研究的开拓性著作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现代翻译文学史研究的开拓性著作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翻译文学史研究的开拓性著作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翻译文学史研究的开拓性著作的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翻译文学史研究的开拓性著作的论文现代翻译文学史研究的开拓性著作中国是个翻译大国,季羡林为中国翻译词典所作序言中认为:“无论是从历史的长短来看,还是从翻译作品的数量来看,以及从翻译所产生的影响来看,中国都是世界之最。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永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中国文学翻译高潮有两次,一是魏晋六朝佛经文学翻译,一是晚清起的近现代文学翻译。若从1899年巴黎茶花女遗事算起,中国百年来翻译作品已达上万种。在全部文学书籍中,翻译作品占到三分之一强。晚清以来域外文学的引入是中国历史的大事件,五四新文学的兴起,其外来动力即源于此。新文学作家中,假外国文学之手催生创作的并不鲜见,很少只

2、著不译或只译不著,边译边著相互渗透合而不分的作家比比皆是。翻译文学作用之大显而易见,但其性质又比较暧昧,长期归属不清。早期虽有阿英、胡适、陈子展、罗根泽、王哲甫等在有关的文学史著作中加以注意,后来出版的各种“外国文学史”教材却几乎对其只字不提,“中国文学史”教材即使涉及也是语焉不详。翻译文学简直成了弃儿!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比较文学兴起,翻译文学才真正受到重视。二十余年间,翻译研究成果不少,涉及翻译文学的著作主要有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1984),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18401966)(1989),王锦厚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1

3、996),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1997),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1998),谢天振译介学(1999),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1999),王向远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20XX),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20XX),邹振环20世纪上海翻译出版与文化变迁(20XX)等。以上著作大大推进了翻译文学史的研究,使翻译文学史开始与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三足鼎立,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文学史知识系统。20XX年,复旦大学外语学院翻译系教授王建开博士的专著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出版。这部翻译文学断代史著作,与前面提到的陈玉刚、郭延礼、孙致礼的论著既有时间上的对接又有内容上的互补

4、,填补了英美文学翻译史研究的一项空白。本书分七章:1英美文学译介研究的历史沿革及评述;2积习与转折:五四初期关于译介方向的论辩;3域外来风:译介态势与成因;4现代文艺期刊对译介的推进;5接受背景与选择方式;6对英美文学的不同评说与选取;7结语:英美文学译介实用倾向的语境因素。第一章为文献总结,分阶段梳理评说了英美文学译介方面的著述,指出英美文学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尚缺乏整体性专门研究,此前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一、引用材料有时显得单一与不确。二、过于简略。三、译本信息量不完整,原作的英文名、原作者名、出版者及年份往往不得其详,译本的种类、前因后果的交待亦欠详尽。针对以上问题,作者确立了本书的目标和任

5、务:视英美文学为一整体,描述现代中国(19191949)对其译介过程中所取的姿态和抉择;通过探索,力图为现代中国的英美文学译介勾勒出一幅整体概貌,从而将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向深入。第二章评述20世纪20年代各方面对于译介方向的论争。作者指出“五四”以后英美文学译介呈现批判地继承特点,作家、译者、出版者、读者等各方面人士对“林译小说”为代表的翻译现象进行反思,主要侧重在选材、内容等层面而很少停留在纠正译文错误的语言层面。经过讨论,人们逐渐接受了新的文学观,即文学创作与译介不能只为消遣,更应促其发挥服务社会的现实功用,译介作品要能对“他者”文化起到改造促进作用。这对于此后译界与出版界有系统有计划地介绍

6、外国文学作品影响巨大。后面的四章,作者利用大量资料(包括许多表格与统计数字),史论结合(而不是简单的以年代为序罗列译作清单及相关史料),从不同角度探讨30年英美文学译介倾向显示的规律。最后一章作者得出结论:30年外国文学译介隐含着一个主导思想,即外国文学译作要紧贴现实、要与之相结合;要配合国情是现代中国在文学译介实践中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折射出强烈的实用(功利性)意识。新文学观念及国难的笼罩促成并强化了这一趋向。本书视角独特,体现在:一突出现代文艺期刊对文学译介的巨大推进作用,二重视读者反应。这点对于后来的翻译研究都有启发意义。此后,文艺期刊的文学译介活动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相关的研究

7、专著开始增多,以文艺期刊的译介为研究的硕士、博士论文也越来越多,个案研究越来越深入,而本书实有开拓之功。文艺期刊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是中国新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期刊周期短、信息快、售价低,积极介入文学译介活动,几乎凡期刊必有译文,无译文不成期刊。因而期刊对文学译介在多方面起着出版社与单行本译作无法企及的独特作用。然而期刊对译介的重要性未能引起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全面的研究更未能展开。以往的翻译文学研究多习惯于将目光投向出版社与译作单行本,编纂文学翻译资料大都局限于单行本书目,即便对期刊偶有涉及,侧重点也是放在期刊创作而非译作上面,谈及译介也大多比较分散和简略。有些研究者虽对个别重

8、要期刊的创作活动作了探索,但尚未形成文艺期刊译介状况的整体认识,也未出现较有系统的专论。针对以上问题,本书作了扎实研究,几乎所有章节都涉及到文艺期刊。如第三章虽为19191949年英美文学译介概览,仍以最后3节探讨期刊的译介作用。作者先集中分类列举外国文学丛书(含英美文学丛书)并提供了最新的译本统计表,接着评析了一书多译、译本换名重版、著译合集、“翻译年”等译介现象。他指出,著译合集很能凸显新文学家的译介情结,而在文艺期刊上他们著译并举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在不同刊物、同一刊物、甚至是同刊同期上同时发表创译作品,两栖身份一目了然。书中第105106页例子颇多,如诗月刊1卷1号同时刊登王统照诗2首

9、、译诗3首,欧阳予倩先后在戏剧月刊发表剧作9部、外国译作2种、译作论文4篇、论文16篇,是著译与研究合一。由于30年代文艺期刊的繁荣,文学译作数量大幅度上升,引出了关于“翻译年”的讨论。起先,1934年被时人称为“杂志年”,当年仅创刊的新增期刊就有400多种,而这一年文学出翻译专号,现代有美国文学专号,内容几乎全是译作的译文、世界文学创刊,翻译大为时兴,“翻译年”之说随之浮现。先有申报(1934年10月6日)刊出黑婴翻译今年又成行了,称杂志年因推动了翻译活动而见功绩。其后文坛即有了积极回应。1935年1月,文学发表茅盾今年该是什么年,首次谈及与1934年这一“杂志年”对应今年该是“翻译年”。2

10、月文学又有其续文对于“翻译年”的希望。稍后的1935年3月,文化建设登载杜若遗“翻译年”的翻译工作加以呼应。由于对此命名不以为然,鲁迅先生在1935年4月的文学上发表非有复译不可,主张以重译纠正前几年粗糙译本带来的副作用,从而真正在翻译方面做出成绩来,不必乱命名什么年。作者对这一翻译史佳话的清晰勾勒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期刊译介的影响。第四章更是对文艺期刊译介的专门研究,探讨了期刊对文学译介的巨大推进作用,指出其独特作用表现在:营造文学译介态势(直接见于刊名英译、创刊词、办刊宗旨、稿级、编者的话等),设立译作专栏,推出翻译专号、英美文学专号、外国作家专号,连载译作,编读往来(见通信、读者、书评等栏目

11、)、集中推介来华作家(如泰戈尔、萧伯纳)等方面。作者还从期刊译介研究的缺失、期刊繁荣状况、译者队伍、专载译文的主要期刊、文艺期刊的销量、译介方式的多样化等角度探讨期刊译介的特色。这样,本章与其他相关章节一起突显了30年英美文学译介的规模与倾向,展示了文艺期刊译介外国文学的全貌与实绩。依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需要接受读者多方面阐释才能真正产生社会意义与审美价值。原作读者虽与译作读者不同,但他们的参予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丰富、发展了原作。现代中国30年文学译介的兴盛,读者亦功不可没。他们并不是总处于被动接受译作的地位,更以其积极的解读参与了文学译介,乃至对译介倾向施加了积极影响。王著全书都体现了

12、重视读者反应的特点。他在众多章节大量引用作家、译者、编者、出版者对文学翻译各方面(如译介方向、体裁、内容、宗旨、计划等)的评论,还精心搜求有关译作、期刊在读者间的传播情况、反馈意见、发行版次等资料,而且书中有不少章节集中讨论读者反应。第三章有节标题是“读者反应:文学译作的接受。”该节通过对文学、时代1934年各自刊出的以文学对个人影响为主题的征文专辑文章的精读分析,令人信服地说明了外国文学译介在当时产生影响的原因和过程。征文表明:很多读者借助外国文学译作与新文学开阔了视野,明确了人生目标,塑造出了观念和新意识。许多人找到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恰当位置,一些人并由此步入文学殿堂,从事翻译与写作。第四章

13、有节“文艺期刊与读者共促译介”。作者指出:许多读者来信中表达的远非读后感,而是涉及到译介的关键问题,如译介与创作的关系、译者对所译作品版本的选择、期刊译介的局限性等;对读者的反馈,当时的编、译者表现出积极姿态并付诸于行动以满足读者需要,表现在读者的提议可以成书,如萧伯纳情书单行本的快速发行,读者的要求催生新杂志,如林语堂、黄嘉德等创办西风月刊,读者的意见甚至改变出版社出书计划,世界文库第二章革新计划内容即是明证。此外第五章、第六章中的“接受背景与选择方式”与“对英美文学的不同评说”两节也明显将论谈重心放在了读者反应方面。总之,全书对于英美文学的译介研究较为全面和系统,虽有不太深入之处,但其研究方法颇具开拓性,仍不失为一部较有特色的翻译文学史研究专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