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物理 第1部分 考点研究 第1章 声现象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86422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物理 第1部分 考点研究 第1章 声现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8中考物理 第1部分 考点研究 第1章 声现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8中考物理 第1部分 考点研究 第1章 声现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8中考物理 第1部分 考点研究 第1章 声现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8中考物理 第1部分 考点研究 第1章 声现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中考物理 第1部分 考点研究 第1章 声现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物理 第1部分 考点研究 第1章 声现象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第一章 声现象,2.(2014郴州2题2分)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A,湖南近4年中考试题精编,命题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解析】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比固体中慢,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所以,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时速度变大.故选A.,3. (2015邵阳24题2分)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体、液体能够传声,_也能够传声.,固体,【解析】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上,能听到船内的呼救声,这

2、个声音是通过固体(船底)进行传递的,可见,固体能够传声.,4.(2014衡阳25题2分)如下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变小,【解析】(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变小;,第4题图,(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介质,【解析】(2)最后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几乎完全抽尽时,在玻璃罩外再也听不到电铃声,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5.(2012株洲19题2分)“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

3、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也没有阻止声音的_ 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产生,传播,(可以对换),8.(2015株洲18题2分)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_而发声的.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_发出(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笛音.,振动,音调,命题点2 声音的特性,【解析】所有声音都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笛子发出的声音也不例外.演奏时,按住不同的孔,目的就是改变笛子内空气柱的长度,吹气时会引起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使得其振动的频率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9. (2014张家界18题2分)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玩游戏,蒙住双眼的小王

4、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音色,响度,第9题图,【解析】音色是声音的品质,我们能分辩出不同的同学的声音是根据音色不同来判断的;听到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命题点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4.(2013湘西14题3分)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 ),D,A.摩托车 消声器,B.城市道路 旁的隔声板,C.工厂用的 防噪声耳罩,D.显示噪声 等级的装置,【解析

5、】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即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而D项是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它不能控制噪声.,5. (2012怀化5题2分)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 A. 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 B. 关紧门窗 C. 用棉花塞住耳朵 D. 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A,【解析】打开窗户不但无法减弱噪声的传播还会使干扰更大,显然不合理,A符合题意;关紧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不符合题意;用棉花塞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使人们正常休息时免受干扰,D不符合题意.故选A.,命题点4 声学综

6、合题,1. (2015衡阳1题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 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 处减弱噪声,D.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解析】因为太空中是没有空气的,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说明真空中不能传声,A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琴弦绷紧的音调高,松弛的音调低,不断用手指改变对小提琴琴弦的控制,是用手指改变琴弦的松紧,从而可以控制琴弦的音调,B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

7、题意;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3.(2015益阳3题3分)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D,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光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 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解析】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A正确;不能听到真空罩内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B正确;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正确;敲击不同的玻璃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错误.,考点梳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

8、与传播,声音的产生 常见的发声体 声音的传播 声速,声音的特性,音调 响度 音色,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声与信息 声与能量,噪声的来源 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控制噪声,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一切 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振动 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常见的发声体:人说话时的声带、弹二胡时的琴 弦、口吹细管时的空气柱、敲鼓时 的鼓面等.,振动,振动,声音的传播,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_.传声的 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 以是_;_不能传声.,声波:声音以_的形式传播.,波,介质,液体,真空,声速:声音传播的_,它的大小等于声音 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音在不同的介质 中传播

9、快慢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 _中传播最快,在 _中传播较快, 在 _中传播最慢.声速的大小不仅跟 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_m/s.,快慢,固体,液体,气体,340,声速,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 会被反射.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 出的声音经过较长时间(大于 _s)回到耳边,人们才能把回声与 原声区分开.,利用:回声测距.,0.1,回声,音调:声音的 _.,频率:物理学中用每秒内 _的次数频 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为 _, 简称赫,符号为 _.,高低,振动,赫兹,Hz,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波形图 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 超声波与次

10、声波,音调,波形图:,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发声体振动的 _. _ 越高,音调越 _; _ 越低,音调越 _.,频率,频率,频率,高,低,超声波与次声波:人们把高于20 000 Hz的声叫做 _,因为它们超过人类听觉 的上限;把低于20 Hz的声叫做 _,因为它们低于人类听觉 的下限.人类能听到的声音、超声 波、次声波统称声.,次声波,超声波,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 Hz到 20000 Hz.,响度:声音的 _.,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强弱,影响响度大小因素,(1)与振幅有关,物体的 _越大, 产生声音的响度越 _. _ 越小,响度就越 _.,(2)距离发声体越 _,听到的声音越

11、 _.,波形图,小,远,小,振幅,大,振幅,响度,波形图:,决定因素: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 出声音的 _也就不同.,人们可以根据 _的不同,来区分不同发 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音色,音色,音色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声与 信息,声音可以传递 _.,次声波传递信息的应用: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 接收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产生 的次声波. 超声波传递信息的应用:回声定位、超声导盲 仪、倒车雷达、声呐、蝙蝠、B超、检测锅 炉有没有裂纹.,信息,声与能量:,声音可以传递 _.,能量,应用:超声波除垢、超声波除结石等.,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 _振动时会 发生噪声.从环境保

12、护角度讲,凡是妨碍人 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 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 噪声.,举例:街道上的汽车声、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 话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以及邻居电 视机过大的声音等.,无规则,噪 声 的 来 源,噪声强弱的 等级和噪声 的危害,等级:以 _为单位表示声音强 弱的等级;0 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 微弱的声音,危害:噪声的等级不同,危害程度则不 同.如:超过50 dB会影响休息和 睡眠;超过70 dB会干扰谈话,影 响工作效率;超过90 dB会损伤听 力等.,分贝(dB),防止噪声产生,即在 _处减弱,如:减 少或停止振动,摩托车的消声器、禁止 鸣笛.,阻断噪声传

13、播,即在 _中减弱,如: 隔声、吸声或消声,穿越北京动物园的 “隔音蛟龙”.,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即在 _处减弱, 如:戴耳机、耳罩、头盔等护耳器.,人耳,传播过程,声源,控制噪声,1.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多次被音叉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这说明声音_ _. (2014淮安T1改编),图说物理,是由物体振动 产生的,命题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如图所示,将响铃中的闹钟放置于玻璃罩中,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慢慢抽出,会听到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弱,直至听不见,但仍能看见闹钟在振动,这说明_.(2013烟台T13改编),真空不能传声,命题点:声音的产

14、生与传播,3. 如图所示,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钢尺的振动频率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钢尺发声的音调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2014青岛T12,2014临沂T2改编),越低,越低,命题点:声音的特性,4.如图,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若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是_的振动发出声音的,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_.(2014绵阳T15改编),空气,越高,命题点: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产生和传播(重点),重难点突破,例1:下列有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中说法正确的是_;错误的是_. A.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 动 B.优美的琴声是由人手拨动琴弦时空气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D.钓鱼时大声喧哗会将鱼吓走,说明液体可以传 播声音 E.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F.敲击灌满水的钢管的一头,在另一头可以听到 三次敲击声 G.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解析】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而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有可能发出的是次声波或超声波;B: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钓鱼时大声喧哗会将鱼吓走,说明液体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