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8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78657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8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重庆市2018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重庆市2018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重庆市2018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重庆市2018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8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8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2016高考导航 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常考点);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常考点):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3.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 4.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命题特点1.从考查内容看,近三年高考在本课的高频考点是:财政的作用、税收的种类及其作用。 2从考查题型看,命题以选择题为主,且有一定数量的图表、图像题. 3从能力考查看,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核心提示1.一种意识

2、纳税人意识 2两个关系 财政收支关系、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3两个构成 财政收入的构成、财政支出的构成 4两个作用 财政、税收的作用 5三个特征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 6四种行为 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一、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二、内容: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三、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四、目的:国家履行对内对外职能。 五、实现:通过预算和决算实现的。 1、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2、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核心考点一 财政及其作用,六、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

3、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举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建设,支持某些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举例:增加对西部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举例: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七、财政政策 1、含义:财政政策是指

4、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如税率的调节、发行国库券、保护价收购粮食等) 2、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 实施条件:经济增长慢 需求不足(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 措施: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 目的:刺激社会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2)紧缩性财政政策 实施条件: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 措施: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目的: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二政策的共同点: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控制经济运行。,核心考点一 财政及其作用,(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5、财政政策 含义: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内容:政府调节财政收入(税率、税收、国债)和财政支出总量来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 政策制定者:国务院财政部 制定。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货币政策 含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内容:央行调节货币的供应量、信贷量、利率来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 政策制定者: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经国务院批准。 二政策的联系: 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配合起作用。,核心考点一 财政

6、及其作用,三、正确理解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特别提醒 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是“逆向”调节的,即财政政策的调控方向与宏观经济形势是相反的。在国民经济运行出现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增支减税,给经济“加热”,以扩大总需求;在国民经济运行出现总需求过旺时,可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减支增税,给经济“降 温”,以抑制总需求。,八、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形式:税、利、债、费 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是基础性的(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 分配政策(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

7、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支出 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作用:通过支出,国家的各项职能才能得以实现。我们也可以了解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了解政府政策。 类型:经济建设、科教文卫事业、行政管理和国防、社会保障、债务支出。,核心考点一 财政及其作用,九、财政状态 1、财政盈余: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2、财政平衡 财政收入等于支出 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注:财政收支平衡是在动态中实现的) 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3、财政赤字: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合理的赤字有助于激发经济活力,刺激经济较快增长。赤字过高,就可能引发经济泡沫,一旦泡沫破灭会对经济产业带来致命影响。),核心

8、考点一 财政及其作用,财政及其作用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财政的作用及财政政策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有关知识以及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命题探究,2014新课标全国,16 2014重庆高考,2 2014安徽高考,38(3) 2014浙江高考,26 2013新课标全国,12、 2013广东高考,26,命题点1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解题指导: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

9、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 财政来源的扩大、财政收入的增加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和各项工作的发展,但是财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2014新课标全国)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 A大幅度提高税率 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

10、础性的,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社会财富不断增加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长,B项符合题意。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税率,会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A项不符合题意。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国家财政收入及企业收入会相对减少,也不利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C项不符合题意。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对财政收入没有直接影响,D项与材料不符。,B,A,解析: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经济增速趋缓使得财政收入的增长放缓,符合题意。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结构性减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财政收入的增长,

11、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应排除。,命题点2 财政的作用 解题指导:考查财政的作用主要有两个角度 (1)民生角度: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经济发展角度: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3)准确辨别财政的作用:凡是看到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扩大发行国债等一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s,快速辨别财政的三个作用的技巧 凡是看到国家在民生领域的

12、投入,如社会保障类的材 料,基本上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 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 材料,基本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 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类的材料,基 本都可以认定材料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 行的作用。,2004-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这些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 A.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同步富裕 B.提高粮食市场价格,扩大粮食种植规模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D.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D

13、,解析 本题考查宏观调控和财政作用的知识。如果价格高于目标价格区间,就补贴消费者;低于目标价格区间,就补贴生产者。可见政府通过补贴机制调节商品供求,故排除A。补贴生产者,可以保障农产品种植者的收益,但不是直接限制价格下跌,故排除B。财政补贴低收入消费者,有利于保障低收入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故C正确。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目标价格制度并不能决定价格的波动范围,故排除D。,C,D,解析: A项中“增加税收”与“提高存贷款利率”,是经济过热时应采取的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是经济发展缓慢时应采取的政策,措施相互矛盾,不能入选;B项中“降低税率”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相

14、矛盾,不能入选;“减小国债发行规模”是紧缩性财政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属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C项中的措施相互矛盾,不能入选;“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货币发行量”属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的财政政策都是经济发展缓慢时应采取的政策,故D项符合题意。,(2014安徽高考)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求学生明确财政的三

15、大作用是什么,然后结合题目中的材料进行分析。“实施文化补贴”体现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体现财政具有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国家财政通过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体现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答:国家财政通过实施文化消费补贴等,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国家财政通过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等,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国家财政通过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等,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6、【训练2】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结构性减税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之一。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切实减轻小型微利企业税费负担。全国924万余户个体工商户无需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占全部个体工商户的比例达63%以上。同时,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执行期限并扩大范围。政策还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实施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同时,对蔬菜的批发、零售免征增值税,减轻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税收负担。 结合材料,运用“财政作用”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结构性减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解题中要紧扣结构性减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这一指向,把握材料中结构性减税的实施及影响等信息,调动财政作用的知识,从促进资源配置、经济平稳运行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小微企业一般是非公有制经济,再调动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进行分析。,答:国家财政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