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转化 双差生 的论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6178618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转化 双差生 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转化 双差生 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转化 双差生 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如何转化 双差生 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转化 双差生 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转化 双差生 的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转化 双差生 的论文转化“双差生”是全面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课题,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怎样才能更好地转化“双差生”呢?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本人有如下几点体会:一 深入了解是转化“双差生”的基础“双差生”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要教育好“双差生”,首先就要去了解他们,只有了解形成的原因,才能因人施教,对症下药,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我班小东同学,开学初,他常光顾游戏机室和网吧,纪律松散,常有迟到、旷课现象,屡教不改。我多次找他谈心,了解到他的家庭条件较好,虽然他父母每个星期给他很多零花钱,但根本没有正确引导他如何使

2、用零花钱。了解这些原因后,我进行几次家访,找其父母谈心,把他在校的情况告诉之其父母。后来,他父母改变了态度,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非常关心。我取得了家长的配合,抓紧时机对他进行教育,使他端正了学习态度,期末时其各科成绩都有明显进步。事实证明,只要准确地了解造成学生“双差”的原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二 关心爱护是转化“双差生”的钥匙对“双差生”给予关心和爱护是转化“双差生”的先决条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双差生”对老师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自卑心理。“双差生”在内心深处比其他同学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爱。所以,教师要真心地爱他,善于用情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如我班小江同学以前无

3、心向学,自由散漫,常有迟到、早退等现象,上课不是看小说就是睡觉,为了端正他的学习态度,我从关心入手,尽量接近他,像朋友似地同他谈话,了解了他家庭生活的状况,母亲早逝,父亲对他的生活和学习从不关心,使他缺乏家庭温暖,从小养成孤僻放任的性格。为了治好他心灵上的创伤,我主动和他交朋友,常常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有一次他病了,我及时送他到医院,还给他垫付了药费。在他生病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去医院照顾他,并亲自下厨给他煲汤。他感动得哭了,我抓住时机对他进行教育,循序渐进地给他讲道理,使他认识到再不认真读书、不严格要求自己就没有前途。由于我真诚的付出及耐心的引导,他的各科成绩从不合格提高到70分以上。从这个事

4、例可以看出,只要教师给“双差生”双倍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就会有收获。 三 尊重、信任是转化“双差生”的关键尊重是感情沟通的基础,只有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信任,老师信任“双差生”是转化他们的关键。如我班的小强同学常违反课堂纪律,不服管教,自尊心强,有一次我在班会课批评了他,下课后,他向我写了一张保证书,内容是:“老师,您对我的批评令我很难受,请以后别批评我,我一定会改。”我边看边自言自语地说:单凭一张保证书,他会改吗?我曾多次找他谈心,都不起作用,我正想扔了它,忽然记起教育家希贝尔说过一句名言:“在品格以及整个人的教育领域中,只有一条途径可以接近学生这就是对他们的信任。”于是我在那

5、张保证书上写道:“好,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改好,看你以后的行动。”然后把保证书交给他,之后几天经过我的观察,发觉他果然安分多了,端正了态度,学习也刻苦了。没想到,一个信任,竟然有这样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件事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批评“双差生”往往损伤他的自尊心,因为“双差生”比一般学生具有更强的自尊心,更渴望平等和成功,更需要班主任用更多的爱心鼓励、信任他们,给他们机会去掉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四 恰当的表扬是转化“双差生”的手段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感情投向“双差生”。要多用激励语言,对“双差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与表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其上进心,扬长避短,逐步达到

6、转化的目的。如我班有个学生,迟到习以为常,有时还逃学,厌学情绪严重,有一次,学校举行黑板报比赛,他的美术和粉笔字不错,我便让他负责出黑板报。由于他的选材、布局、排版都比较好,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并受到了学校的表扬。我在班中也及时表扬了他。从此以后,他积极上进,许多不良习惯也慢慢改正了,成绩也提高了,这个事例使我体会到,要做好转化“双差生”的教育工作,就要准确地把握时机,恰到好处地使用表扬,教育“双差生”的教育效果才会更加显著。总之,中学生是一类由未成年到成年的过渡群体,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变化,使他们不但好奇,而且好强,开始懂得尊严和情理,只是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因此,他们会与我们正统的教育要求产生偏差。要扭转存在这种偏差的学生,既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要做到耐心细致,智谋兼施。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想方设法去做,转化“双差生”的工作是完全可以做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