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78031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3节 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 湘教版必修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地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湘教版 必修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章,第二章,第三节 大气环境,第1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课时目标导航,课堂导学探究,基础训练达标,能力提升巩固,1知道大气的基本组成、垂直分层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概念及大气的受热过程。 3学会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解释大气中的相关自然现象。,一、大气的垂直分层 基础梳理,归纳提升 1大气 包围地球的空气称为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对流,降低,平流,升高,高层大气,归纳提升 1大气 包围地球的空气称为大气。大气为地球生

2、命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地球大气从地面可延伸到数千千米高空,根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可将其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关系总结如下表:,特别提醒: (1)对流层中的三个特点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大气结构的稳定性 上冷下热的空气结构不稳定,垂直运动显著;上热下冷的空气结构稳定,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如下图所示: (3)对流层的厚度为什么随纬度增加而逐渐降低? 低纬地区受热多,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所以对流层厚,高纬地区受热少,对流较弱,所以对流层薄。,(4)为什么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 平流层的气温下低上高,空气难以对流,大气以平流运动

3、为主,飞机飞行时不会上下颠簸;平流层水汽和尘埃少,天气晴朗少变、能见度高,利于飞机飞行。 (5)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其中在2227千米高度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在此高度以上和以下臭氧含量都逐渐减少。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线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读下图,回答(1)(2)题。,典例剖析,(1)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 )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 C高纬度的对流层 D低纬度的平流层 (2)该层大气( )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 C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D受强烈的太阳辐射呈电离状态,

4、解析:第(1)题,该层大气位于距地面1250千米处,且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故为平流层;从图中可知,该层下面的对流层厚度约12千米,因此应该位于中纬度。第(2)题,从图中可知,平流层下部增温较慢,向上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大;平流层增温是因为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处于电离状态的大气位于80500千米高空;平流层空气上暖下冷,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答案:(1)B (2)C,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如下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千米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回答(1)(2)题。,(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一直递减

5、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解析:第(1)题,探空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因此气温变化律是递减递增递减递增。第(2)题,水汽和固体杂质几乎全部都集中在对流层。 答案:(1)D (2)A,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基础梳理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_、散射和_,但干洁空气对于太阳辐射近乎“_”。,吸收,反射,完全透明,臭氧层,散射,吸收,二氧化碳,2.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及其影响因素,(1)概念比较:,太阳辐射,长

6、波,大气,对流层大气,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长波,地面,增强,越大,越强,越少,越弱,年日照时数,合作探究 读教材P46图226不同太阳高度辐射强度变化示意,据图探究以下问题: (1)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_。 (2)为什么旭日和夕阳呈红色?_。 提示:(1)太阳高度(纬度)。除此之外,还有天气状况、地势、空气密度。(2)日出、日落前后,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强,波长较短的可见光被散射掉,只有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透射下来,故呈红色。,归纳提升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吸收、散射

7、、反射三种形式,具体如下图和表所示:,特别提醒: 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再加上地面反射,最后被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约占47%,如下图: 影响太阳辐射削弱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的长短。,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延续,大气通过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实现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受热之后,又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弥补了地面辐射的损失,实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具体图示分析如下:,3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实例分析,特别提醒: (1)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对流层)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而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所以说,太阳

8、辐射是地球上(地面和大气)的根本能量来源。对地面直接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大气保温作用的产生可归纳为三个过程:“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增温;“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后产生地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大气还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产生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它将其中很大部分能量返还给地面(即大气逆辐射),弥补地面辐射所损失的热量,这就是大气保温作用。 (3)大气逆辐射是时刻存在的,而且白天气温高,大气逆辐射更强。在夜晚,由于没有太阳辐射,近地面气温主要受大气逆辐射强弱的影响。,(5)大气保温和玻璃

9、温室保温的原理是否相同? 同是保温作用,但原理并不相同。大气保温作用主要依赖大气逆辐射把地面辐射的热量还给地面;而温室的玻璃却通过阻止空气在室内、外对流而起到保温的作用。,4.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特别提醒: (1)地面辐射的影响因素,(2)我国新疆地区流行这样的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新疆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为:我国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晴天多,降水较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获得热量较多,气温较高;到了晚上,大气逆辐射较弱,因而地面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 (3)太阳辐射强的地方,气温不一定高,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

10、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一年中最热月和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值,称为气温年轻差。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而异。气温年较差一般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地面通过吸收太阳辐射而获得热量,同时通过地面辐射的方式而散失热量。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与地面向外辐射之差额,称为地面辐射差额。读“三个地区地面辐射差额的年变化图”,回答(1)(2)题。,典例剖析,(1)关于三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条曲线所代表的地区均位于南半球 B曲线所代表的地区地面辐射能的收入始终小于支出 C三条曲线中所代表的地区纬度最低的是曲线 D三条曲线中所代表的地区纬

11、度最低的是曲线,(2)一日内地面辐射差额由正值变为负值的时间一般在每天的( )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解析:第(1)题,三条曲线都是在北半球的夏季辐射差额为正值,说明三地都位于北半球;辐射差额变化越大说明该地气温年较差越大,一般气温年较差随纬度增大而增大,图中曲线变化最小,说明该地纬度最低。第(2)题,白天地面辐射差额一般为正值,夜晚无太阳辐射则为负值。 答案:(1)D (2)C,(2015天津南开3月)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在一次活动中发现:某地区某日最高气温并没有出现在午后2:00(地方时),而是出现在12:00(地方时)前后。他们猜想:该现象的出现与大气的热力作用有关。请结合

12、大气的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表示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箭头是( ) A B C D (2)箭头中,可能导致该地最高气温时间提前的是( ) A B C D,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箭头来源和方向分析,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是被反射回宇宙空间的太阳辐射,来自地面,是地面辐射。 由大气指向地面的是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大部分还给地面,减少了地面的热量损失,起到了保温作用,所以B选项正确。 第(2)题,气温的变化,是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能量变化共同决定的,当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能量和逆辐射能量相等时,一天中气温达到最大值。阴天时,空中云量多,

13、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被削弱,地面辐射能量减弱,云量多,大气逆辐射能力增强,所以二者能量达到相同的时间提前,最高气温时间提前。云量影响的是,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1)B (2)D,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 A B C D 2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 离太阳近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云层厚而且夜晚长 地势高,空气稀薄 白天太阳辐射强 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 B C D,3大气的保温效应主要是由于( ) A大气中的水汽和CO2吸收太阳辐

14、射中的红外线、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 B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 C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D大气热容量大,容易降温,解析:第1题,该题主要考查从太阳辐射到大气逆辐射按顺序排列的关系: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第2题,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所以气温日较差大。第3题,大气中的CO2和水汽能够强烈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通过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具有保温效应。 答案:1.C 2.B 3.B,4(2013北京)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如果

15、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增加 D出现雾霾天气会导致在夜间减少 解析:此题应先根据图形确定各箭头的含义,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臭氧遭到破坏,会导致减少;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其浓度降低必然导致减少,故B为正确选项。可吸入颗粒物增加,阴天的几率增加,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降低,会减少;雾霾天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会增强大气逆辐射,会增加,导致夜晚温度升高。 答案:B,(2014陕西二模)大气污染物、特别是PM2.5一般都集中在对流层低层,也就是距离地面11.5千米的位置,这一层也叫做边界层。在一天中,下午2时边界层最高,距离地面1.52千米,晚上可能降低至200300米。读材料,完成第56题。 5读材料分析影响雾霾边界层高度的直接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气温 C地温 D污染物的浓度,6下图为某市某日不同时间气温垂直变化图,如果只考虑温度的影响,雾霾最严重的时间为( ) A5时 B8时 C15时 D20时,解析:第5题,从题干可知,气温是影响边界层高度的直接因素。第6题,20时逆温严重,大气对流运动微弱,因而雾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