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篇虽有嘉肴教学相长礼记一则

上传人:【**** 文档编号:86172797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篇虽有嘉肴教学相长礼记一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篇虽有嘉肴教学相长礼记一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篇虽有嘉肴教学相长礼记一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篇虽有嘉肴教学相长礼记一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篇虽有嘉肴教学相长礼记一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篇虽有嘉肴教学相长礼记一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篇虽有嘉肴教学相长礼记一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篇虽有嘉肴(教学相长、礼记一则)(礼记)版本导航:统编八下第22课;语文八上第22课;苏教七下第29课。原文呈现教参译文(加粗内容翻译以课下注释为准)教参段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yu)命曰:“学(xio)学半”,其此之谓乎!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与

2、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第层: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第层: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得出中心观点教学相长,即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第层:引用兑命中的话“教人是学习的一半”作为佐证,进一步加强论证。【文章中心】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 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

3、长”的结论; 最后引用尚书说命中的话印证观点。6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学学半_同“_”,意思为:_2.古今异义(1)不知其旨也古义:_ 今义:意义、用意、目的(2)故曰:教学相长也古义:_ 今义: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3. 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名词不知其善也原意为:好的,在句中的意思为:_4. 重点实词(1)虽有嘉肴 嘉:_ 肴:_(2)弗食 弗:_(3)虽有至道 至:_ 道:_(4)教然后知困 困:_(5)然后能自反也 反:_(6)然后能自强也 强:_(7)教学相长也 长:_(8)学学半 学:_5.文言虚词弗食,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1)虽有嘉肴 _(2)其 _(3)是故学然

4、后知不足 _二、重点句子翻译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4.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5.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三、文意理解(正确的打“”,有误的打“”)内容理解1. 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然后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2. 文章引用尚书说命中“学学半”的名言,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写作特色3. 本文共五句话,前三句均为对偶句式。这类句式不仅从形式上看起来比较整齐,也有增强表意

5、效果的功能。 ()4. 第二句和第三句都是从两个角度入手,论述“教”与“学”的关系,双管齐下,更为合理、全面、严谨。 ()拓展探究5. “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金题演练一、文言文阅读。(10分)1.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不知其旨也 人不知而不愠B. 虽有至道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 然后能自反也 其反激之力D. 其此之谓乎 太守自谓也2.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虽有嘉肴 故余虽愚B. 不知其善也 欲穷其林C.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公问其

6、故D.然后能自强也 满目萧然3.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B. 作者通过列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C. 文中“教学相长”是指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D. 短文多运用对偶句,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每小题2分,共4分)(1)弗食,不知其旨也。(2)故曰:教学相长也。第12篇虽有嘉肴(教学相长、礼记一则)知识梳理一、1. 学(第一个)敩教导(苏:同“敩”,教导)2. (1)味美(2)教与学3. 好处4. (1)美味鱼、肉之类的熟食(语:熟肉)(2)不(3)最好的(语:到达了极点)道理(4)困惑语:(受到)阻碍,不通;苏:困惑,疑难 (5)反思(苏:反省)(6)勉励(语:勉力,勤勉;苏:勉力)(7)推动、促进 (8)学习5. (1)虽然(2)代词,它的表推测,可译为“大概”(3)所以二、1.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2.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

8、自己困惑的地方。3.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4. 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5. 尚书说命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三、1. 2. 3. 4. 5. 金题演练一、1. (2分)A【解析】A项中“知”意思都是“知道,了解”。B项中“道”,前者意思是“道理”;后者意思是“道路”。C项中“反”,前者意思是“反思”;后者意思是“反向”。D项中“谓”,前者意思是“说”;后者意思是“命名”。2. (2分)A【解析】A项中“虽”都是连词,译为“虽然”。B项中“其”,前者是代词,代指“它,至道”;后者是指示代词,译为“那”。C项中“故”,前者译为“所以”;后者译为“原因,缘故”。D项中“然”,前者是代词,译为“这样”;后者用作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3. (2分)A【解析】短文先以“嘉肴”与“至道”为喻,指出学习的重要性,这运用了类比的方法,A项中“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切入话题”理解有误。4. (1)(2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美。(2)(2分)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