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2课时)常见物质的检验课件 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71582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2课时)常见物质的检验课件 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2课时)常见物质的检验课件 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2课时)常见物质的检验课件 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2课时)常见物质的检验课件 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2课时)常见物质的检验课件 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2课时)常见物质的检验课件 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2课时)常见物质的检验课件 苏教版必修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 常见物质的检验,自主阅读,自主检测,一、物质检验的方法 1.特征反应法 2.仪器分析法 元素分析仪检测C、H、O、N、S、Cl、Br等元素 | 红外光谱仪确定有机物中某些原子团的存在 | 原子吸收光谱确定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自主阅读,自主检测,二、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自主阅读,自主检测,三、焰色反应 1.定义 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2.常见的金属焰色 钠:黄色;钾:紫色(实验时观看钾的焰色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掉钠的焰色)。,自主阅读,自主检测,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Cl-、 ,为了检验它们,正确的操作是( ) A.先加BaC

2、l2溶液(若有沉淀则滤去),再加AgNO3溶液 B.先加AgNO3溶液(若有沉淀则滤去),再加BaCl2溶液 C.先加Ba(NO3)2溶液(若有沉淀则滤去),再加AgNO3溶液 D.先加AgNO3溶液(若有沉淀则滤去),再加Ba(NO3)2溶液 解析:检验Cl-可以用AgNO3溶液,检验 可以用Ba(NO3)2溶液,若先加AgNO3溶液,则能够产生AgCl和Ag2SO4两种白色沉淀;若先加Ba(NO3)2溶液,则只能产生BaSO4一种白色沉淀,所以应该先加Ba(NO3)2溶液,后加AgNO3溶液。 答案:C,自主阅读,自主检测,2.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

3、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钾元素 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解析: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故选择B。钠的黄色焰色可掩盖钾的焰色,故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钾元素,C错。 答案:B,自主阅读,自主检测,3.下列实验能确定一白色固体是NaCl的最佳方法是 ( ) A.焰色反应呈黄色,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B.焰色反应呈紫色,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C.焰色反应呈黄色,加盐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焰色反应呈紫色,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解析: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氯离子的检验应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4、用盐酸酸化会引入Cl-,无法判断原溶液中是否含有Cl-。 答案:A,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常见离子的检验 检验KClO3中含有氯元素,可供选择的仪器和操作如下: 讨论探究 1.把KClO3配成溶液,直接加入AgNO3溶液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探究提示:无。KClO3溶液中无Cl-。,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2.若要检验KClO3中的氯元素,所用实验仪器有哪些?实验操作步骤如何?(用数字或字母表示) 探究提示:检验Cl-大家比较熟悉,但KClO3中并不存在Cl-,因此需将 转化为Cl-,可通过与MnO2固体粉末共热的办法将KClO3转化为KCl

5、,然后溶解过滤,在滤液中加稀硝酸和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原固体样品中含有氯元素。所需仪器有,操作步骤为abceg。,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3.如果某溶液中同时存在 和Cl-(若不考虑其他阴离子存在的情况),应如何检验? 探究提示:(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 。 (2)将上述体系过滤,得到滤液。 (3)再向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有Cl-。,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4.离子检验的具体步骤是哪些?(解答步骤) 探究提示

6、:(1)分析物质组成; (2)找出离子特性; (3)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 (4)加试剂; (5)现象; (6)结论。 具体操作:一取二加三现象四结论。,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1.离子的检验,应按照取样、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进行描述。具体应做到: (1)“先取样,后操作”。如果试样是固体,一般是先配成溶液后再检验。 (2)“取少量溶液分别加入几支洁净的试管中”进行检验,不得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3)“先现象,后结论”。例如向BaCl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成“有白色的BaSO4沉淀生成”。,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

7、点二,2.几种离子的检验方法,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例题1导学号18100024草木灰中含有可溶性钾盐(主要成分是K2SO4、K2CO3、KCl)。某学生按下列操作提取草木灰中的钾盐:取草木灰加水溶解;过滤,取滤液;蒸发滤液;冷却结晶。 (1)在操作中均用到玻璃棒,其作用依次是 、 、 。 (2)为检验草木灰中的阴离子,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并把溶液分成三等份。 取一份溶液,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 ,证明含有 。 取另一份溶液,为检验 ,应往溶液中加入 。 取剩余的一份溶液,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该生由此判

8、断溶液中一定含有Cl-。你认为该生所得的结论是否严密? 。为什么? 。,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答案:(1)搅拌 引流 搅拌 (2)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 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不严密 因为Ag2CO3、Ag2SO4均是沉淀,故无法证明一定含有Cl-,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成功体验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B.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金属钠 D

9、.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存在,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解析:NH3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A错;除了氯化银是白色沉淀外,如果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时,加入AgNO3溶液,生成硫酸银、碳酸银,二者都是白色沉淀,因此不能直接判断一定存在氯离子;焰色反应呈黄色,只能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钠元素。 答案:D,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焰色反应 烟花为什么会有五颜六色的颜色?因为烟花中有各种不同的元素,各种元素灼烧时发出不同的颜色(焰色反应): 锂离子焰色为紫红色,钡离子焰色为黄绿色,钙离子焰色为砖红色,铷离子

10、焰色在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大师陶弘景(456 536) 在他的本草经集注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硝酸钾)也”。可见焰色反应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定性分析法。 讨论探究 1.灼烧KCl、K2SO4溶液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的火焰颜色是什么颜色?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的火焰颜色是什么颜色? 探究提示: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是紫色,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黄色。,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2.焰色反应实验中为什么要用稀盐酸洗蘸取溶液用的铂丝(或细铁丝)?能用其他酸代替稀盐酸吗? 探究提示:焰色反应很灵敏,用完后如果不用稀

11、盐酸洗,会出现干扰,影响观察。 盐酸与残留在铂丝上的金属离子形成氯化物,遇热能够迅速挥发,且盐酸自身受热易挥发,而硫酸和硫酸盐难挥发。 虽然铂是不活泼金属,但是硫酸或硝酸这些强氧化剂仍会对其有一定的氧化作用。,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1.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就是焰色反应。 2.根据火焰所呈现的特征焰色,可以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 3.焰色反应的实验步骤可归纳为“三烧”:“灼烧蘸烧洗烧” (1)灼烧:将铂丝(或铁丝)放在酒精灯(或煤气灯)火焰上灼烧,若火焰无色则可以使用。 (2)蘸烧:用铂丝(或铁丝)蘸取欲检测的试液或试样,放在

12、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3)洗烧:测试完毕,将铂丝(或铁丝)用稀盐酸洗净,在外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为止,以备下次再用。,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例题2导学号1810002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无色试液焰色反应中焰色呈紫色,则该试液是钾盐溶液 B.每次焰色反应实验前和完毕后,均要用稀盐酸洗净铂丝 C.进行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D.若没有铂丝,可直接用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焰色反应 解析:A项能说明含有K+,但不一定是钾盐,可能是KOH溶液;C项应将铂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D项玻璃中含有Na+,其焰色反应时焰色呈黄色,干扰实验,因此不能用玻璃棒蘸

13、取试样进行焰色反应。 答案:B,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重难点一,重难点二,情境导入,知识点拨,典例引领,成功体验2 下列对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 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的火焰颜色 先把铂丝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测的物质 每次实验后,要用盐酸把铂丝洗净 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微弱的火焰 没有铂丝,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 B. C. D. 解析:实验前必须洗净铂丝,蘸稀盐酸后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火焰呈无色。观察钾的焰色时必须使用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 答案:D,1 2 3 4 5,1.鉴别盐酸和稀硫酸,可选用的试剂是( )

14、硝酸银溶液 氯化钡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碳酸钡 A. B. C. D. 解析:BaCl2仅与H2SO4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4,而不与HCl反应;固体BaCO3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BaCl2而溶解,且放出气体,与稀硫酸反应又生成新的沉淀BaSO4,两者具有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均可达到鉴别盐酸和稀硫酸的目的。而紫色石蕊溶液遇盐酸、硫酸均变红;硝酸银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性Ag2SO4,与盐酸反应生成沉淀AgCl,二者不易辨别,无法鉴别盐酸和稀硫酸,故选B。 答案:B,1 2 3 4 5,2.在实验桌上放着四种化学药品,它们的标签上分别写着白糖、淀粉、食盐和味精。为了进一步确认它们的实物和名称是否

15、相符,下列检验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分别观察它们的外观形状 B.分别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 C.分别品尝它们的味道 D.分别用化学方法进行检验 解析:可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形状、溶解性等进行直观检验,也可通过加入试剂使之与被检验的物质作用,根据产生的特殊现象来检验。为了确保人身安全,任何化学药品都不能品尝其味道。 答案:C,1 2 3 4 5,3.在允许加热的条件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和硫酸钠四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 ) A.BaCl2溶液 B.AgNO3溶液 C.NaOH溶液 D.Ba(OH)2溶液 解析:用OH-检验 ,用Ba2+检验 ,知试剂应为Ba(OH)2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的为硫酸铵,只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为氯化铵,只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无现象的是氯化钾。 答案:D,1 2 3 4 5,4.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3种: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 气体法 B.Cl-沉淀法 C.Na+显色法 D.Ca2+气体法 解析: 的检验可用NaOH与其反应产生NH3;Cl-的检验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gCl;Na+灼烧产生黄色火焰;Ca2+不能反应生成气体,故D项不合理。 答案:D,1 2 3 4 5,5.某溶液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银、硝酸钡三种物质,为使上述三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