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地理 1.4 地球的结构课件8 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68974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地理 1.4 地球的结构课件8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高中地理 1.4 地球的结构课件8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高中地理 1.4 地球的结构课件8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高中地理 1.4 地球的结构课件8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高中地理 1.4 地球的结构课件8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中地理 1.4 地球的结构课件8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中地理 1.4 地球的结构课件8 湘教版必修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1、地震波的分类和性质,(一)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震波,莫霍界面,33km,古登堡界面,2900km,2、地震波与界面,活动:横波与纵波在地球内部的波速分别有什么变化?根据波速的变化,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哪几层?,莫霍界面,33千米处 (大陆 部分 ),该面下,P、S波速都明显增加,古登堡界面,2900千米处,在这里,P波速突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幔,地核,地壳,(二)地球的内部圈层,位置: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二)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壳,厚度:地表大范围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2、.全球平均17千米,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平均含量百分比,活动: 试着记忆地壳中八大元素的名称。,物质组成:由90多种化学元素组成,硅酸盐类型矿物在地壳中的分布最广。,活动: 1) 地壳可分为哪两层?它们的分布有什么不同?,地壳的结构分层:,位置: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2、地幔,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称岩石圈。,物质组成:由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且由上而下铁镁的含量增加,软流层:软流层存在于上地幔上部(地下约60千米250千米之间),这里温度很高,超过物质熔点,岩石物质处于塑性状态,局部地区发生熔融流动,该层在地质构造学中称为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

3、主要发源地之一。,物质组成: 地核的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高压下的铁和镍。,3、地核,位置:古登堡面所包围的地球核心部分,地核的结构:,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气体和悬浮物质,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里的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空气、水、岩石、土壤)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水圈,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核,地幔,地核位置、厚度及结构,外核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地壳,地幔,外地核(液),内地核(固),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2900,33,地壳,地幔,地核,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1、固态 2、上不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温度、压力和密度很大,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2、厚度不均,大洋部分薄,大陆部分厚,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1、可能是固态 2、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大气圈,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