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10大增分点佳作讲评 1切合题意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68566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4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10大增分点佳作讲评 1切合题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语文10大增分点佳作讲评 1切合题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语文10大增分点佳作讲评 1切合题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语文10大增分点佳作讲评 1切合题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年高考语文10大增分点佳作讲评 1切合题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10大增分点佳作讲评 1切合题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10大增分点佳作讲评 1切合题意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编 佳作观摩篇,所谓“切合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现 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确切理解它们的全部 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切 合题意”主要是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 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2013北京高考)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 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 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 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 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

2、不到 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 考、想象?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考题再现,1从科学家的认识角度出发 谈科技(手机)引领(改变)生活。手机是信息时代一 个标志物,科技的发展带来生活的日新月异,大到国家 发展,小到个人生活。 2从文学家的观点出发 谈科技(手机)对生活的深刻影响,正反两方面影响 都可以。正方面,手机带来了人与人交往的便利;反 方面,科技的发展,让人变得浮躁、功利,缺少了温 馨、浪漫的诗意生活。 3从科技成果是一把双刃剑的角度 谈科技成果只有服务社会才有意义,危害社会就是 弊端,需要正确对待。,审题

3、立意,让科技之光引领生活 如果说生活是漆黑的夜空,那么科技便是闪耀在夜空中 的月亮,皎洁亮丽;如果说生活是广阔的海洋里的航船,那么 科技就是导航仪,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 爱迪生穿越到今天,一定会惊讶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当 年瓦特发明蒸汽机时曾轰动世界,今天我们坐在电气化的火车 上,一点也不感到奇怪;一个苹果从树上落到牛顿面前,聪明 的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给我们带来了科技的成果;发明大 王爱迪生的一千多项发明,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起了巨大作用; 我们的前辈万户先生曾经把火药绑到板凳上,想飞上蓝天,虽 然最终失败了,但他的名字却被牢牢地写在了蓝天上。 生活离不开科技,科技在为生活服务。可以说,点点滴

4、滴,时时事事,科技无处不在。,范文讲评(一),题目扣材料,审题准,切题意,比喻开头,开宗明义,入题快 。,典型事例排比,论据切合题意。,围绕论点分析事例,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凝结着科学的力量。我们的劳动工 具从使用石器耕犁机器系统电脑的发展,这一过 程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把人们从艰苦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 放出来,不断改变异化劳动的性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 能机器人的应用,很多艰苦繁重的劳动将由机器人完成,人类 的劳动强度大大减弱,劳动时间大大缩短。未来,劳动最终将 成为快乐的事情。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之中生活质量会越来 越高。 我们享受着科技,感谢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给 我们创造出幸

5、福的生活。但科技的发展也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 来了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中的 变数增多,人们也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和挑战。如空调的使用会 给环境带来污染,手机、电脑用多了会使人受到辐射的危害。 某些发明创造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核武器用于战争就 是最好的证明。所以,对于科技我们必须谨慎。,本段为一般事例,与上文的特殊事例形成对照。回扣题目,扩展到主旨方面。,与前文形成正反两个角度,使论述全面,从而切合了题意。,科技具有两面性,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本身并没有 错,关键是人类运用科技的过程中一定要扬长避短,为人类造 福是第一要务。而要克服科技自身的局限性,更需要我们不断

6、地发展科技。科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感受科技奥妙的 同时,更应该走近科学,因为科技的发展是每一代人不断向前 推进的结果。 科技引领生活,科技就在我们身边。要发展科技,现在 就应该培养我们的科技创新精神,多思考,多实践,参与科学, 走进科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本段首句承上启下,接着分析透辟,闪耀着理性光芒,继续强调科技的“引领”作用。,回扣前文,升华主旨。行文之末扣题紧。文章结尾切合题意,范文讲评(二),隐 形 网 一天,时光机将爱迪生带到了今天,他便在这个以他的 发明为起点的科技社会里漫步,感受着浓郁的科技气息。 21世纪人们首选的通讯工具手机,自然而然地引起 了

7、爱迪生的格外关注。各大手机卖场柜台里躺着的各种手机这 时也不再沉睡,热情地介绍起自己来了。 “哦,我是iphone,是手机里的高端产品,我的功能之 强大,是其他手机所不能比拟的。每次我的新品推出,总能引 起一场抢购风暴”“哦,我是小米,我的反应速度可快了, 触屏手写,一点一个准”“哦,我是山寨机,拥有和它们 一样的外表,比它们的价格低廉,我啊,超经济实惠。” 各种款式的手机,让爱迪生看花了眼,不禁感叹起科技 进步之快,人类智慧之树的苍翠繁茂。,设置悬念,开篇“穿越时空”,紧扣主题“科技”,切合题意,领起下文。,紧扣关键词,便于编制故事,用手机自述的形式,新颖别致而又紧扣主题“科技”,他走在大街

8、上,看着繁华的街市,熙攘的人群,却莫名 地涌起了一种陌生的感觉。人们匆忙的脚步,似在地上飞驰一 般不留任何痕迹;高耸的大楼如同一座座灰色的牢房,没有丝 毫的生机;汽车的轰鸣声,嘈杂喧嚣,震耳欲聋尤其是他 所到的每一处,都有色彩、款式各异的手机呈现在他眼前,然 而,他又发现 办公室里,手机传递着商业信息,架起了金融的桥梁; 家中,年过花甲的老人握着手机,欣慰地听着手机那边传来的 关怀声“天冷了,多加衣服,注意身体”;情侣们的手中, 各执手机,用它传递着相隔千里却又近在咫尺的爱意可是, 同一座城市中,饭店里的老人看着儿孙们手里的手机,却有一 种插不进话的尴尬,儿孙们眼里只有手机,却看不到老人内心

9、的孤独;学校的寝室里,午夜的漆黑总会被手机屏幕的光亮打 破;自习课上,总会有人用手机中的网络小说代替原本应认真 习读的课本。思想上的走偏,行动上的散漫,不禁让人联想到,运用过渡段,以爱迪生的眼光看科技进步给社会带来的发展,又暗示下文。,紧扣主题行文。以爱迪生的发现叙写一些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深入地剖析手机的普及,使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了,淡化了人际关系等,有很强的时代特色。,“于国于家无望”“古今不肖无双”的评判。可是,那些沉溺 于手机阅读的少年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在虚拟的网 络世界里,浪费着自己花样的青春年华。 “原来,利的后面,还有这样大的弊。原来,并不是

10、所 有的人,都能把科技的硕果运用到极致,物尽其利。”爱迪生 又感叹道。 “是啊,以手机为代表的科技产品,像双刃剑,像隐形 网,虽然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沟通了世界的发展,但也 消耗了人们太多的时光,束缚住了人们自由翱翔的心灵,让人 们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它们的囊中物。” “科技本就是这样,用好了,会带给人们意想不到的收 获,用不好也会带给人们无法预料的灾难。好吧,我要走了, 回到我的那个时代去,但不管怎样,我都相信,科技总会不断 地向前发展,朝着对人们有利的方向前进。”,以爱迪生的又一次感叹结束一些社会现象的叙写,点出了这些现象背后隐含的主题利的后面,还有这样大的弊。,以爱迪生自言自语地透露的心

11、理活动进一步深化主旨,呼应前文,结构严谨,又做到了结尾紧扣题意。,切合题意“四步法”,技法总结,第一步,行文之前审题准。,“行文之前”要抓审题。审题实际上是让考生走进高考 的要求,了解高考作文的目的、价值指向、情感态度、个 性需求等。“切题”首先就要审准题目,与命题者情感能 相通,能与时代的要求相一致,与自身的个性相吻合。,第二步,行文之始入题快。,“入题快”指在文章开始紧扣题目,亮出自己的观点、态度 或者情感。即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利用材料的关系,有选择地 使用与自己主旨、题意相吻合的内容,对提供的材料进行概括。,“入题快”的方式有: 1、概括材料分析原因提出观点; 2、现实现象材料分析对比得出结论;3、形象描述抽象概 括提出结论;4、综述万象演绎材料引出结论。,第三步,行文之中析题明。,要保证文章“切题”就要做到行文之中始终围绕文章的主旨 和文意来加以分析。在分析时要集中、明确。可以采用三种方式:,分段式分析,平面式分析,辐射式分析,切分文章主旨几个部分,分部分加以分析,从平面的角度来把握,采用对比论证方式,围绕主旨,多思维、多角度分析主旨的含义,第四步,行文之末扣题紧。,“行文之末”切合题意,就要做到抓“紧”,即在文中的 这个部分尽可能把文章的内容高度概括总结,既可以首尾呼应, 还可以使文章有分有总,浑然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