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2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67985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2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2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2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2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2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2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模块经治史第九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2从计划经济到市抄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最新考纲展示,知识系统整合,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考点即时演练,最新考纲展示,知识系统整合 整合知识 夯实基础,重点识记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里,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2)1978年,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时间、地点:1978年12月,北京。 3.内容 (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2)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 为中心。 4.意义:揭开了中国 的序幕,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解放思想,经济建设,改革开放,重点识记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 (1)内容 经济体制:实行以 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管理体制:撤销 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2)意义: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2.城市 (1)开展: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 ,把企业搞活。 (2)内容 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3、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所有制:以 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体制:以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家庭承包经营,人民公社,企业活力,公有制,按劳分配,重点识记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 . 遭遇挫折。 2.过程 (1)“南方谈话”: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4、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4)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21世纪初:社会主义 基本建立。 3.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人民生活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社会主,义运动,商品市场体系,重点识记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1)创办经济特区 设立:我国将 、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作为经济特区。 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 为主。 意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开放:1984年,国

5、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 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深圳,市场调节,环渤海地区,(4)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5)开发和开放浦东: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开发开放浦东为龙头,浦东新区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特点: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

6、.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小结,要点史料探究 研析史料 探究重点,要点一,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分田到户、包产到户”。,【解读】 (1)明问题,找条件:本题要求评价“分田到户、包产到户”,评价就要全面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指出其利弊,注意题干限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2)提信息,找关键: 说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机械化,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说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说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出现了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关系混乱的情况。 说明分田到户、包产到

7、户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 (3)联所学,找关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但从长远看这种家庭个体经营的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提示】 评价: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弊:恢复了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限制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机械化;小块田地分散经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关系混乱。,【深化拓展】 新中国成立后

8、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点二,史料 中国价格形成形式的比重及其变化,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2002年度 三种价格形式比重测算情况的通报整理,【问题】 归纳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解答】 (1)明问题,找条件:问题“历史现象”及“形成原因”, “历史现象”据材料分析,“形成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提信息,找关键:材料表明2002年,无论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还是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都是市场调节价占绝对优势,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所占比重很小,说明此时中国的商品价格以市场调节为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9、起基础性作用。 (3)联所学,找关联: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提示】 现象:2002年,中国的商品价格以市场调节为主,由政府定价的比重很小。 原因:中国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促进了市场化改革。,【深化拓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融合。其基本特点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 1.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

10、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 2.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宏观调控上: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高考教材连线 深化教材 对接高考,概念阐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中国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转折,也是现行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俗称“大包干”, 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也是农村改革的标志。它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

11、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好地发挥了劳动力和土地的潜力,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考情分析】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渊源: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在不同时期对包产到户进行了不同的探索。这些探索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提供了借鉴。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促使农村管理形式转变,人民公社被撤销,建立了乡、镇政府。,【高考体验】,1.(2015年广东文综,16) 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

12、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解析:D 注意时间信息“1961年”。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公有制的性质一直未变,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1956年已经完成,所以1961年发生的事情不可能成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无法体现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的信息,C项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底在安

13、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的,包产到组、包产到户,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材料中的信息“变相恢复单干”“父子队”“兄弟队”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相似之处,因此D项符合题意。,2.(2015年海南历史,23) 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

14、,解析:C 材料强调的是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农村出现的“包产到户”现象,并未涉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故A项错误;此时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市场经济不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故B项错误;四川、广东、安徽等地出现的包产到户现象为1978年以后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提供了借鉴,故C项正确;1978年后我国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2015年山东文综,39) 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如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写好了,墨汁都还没干就匆匆挂上去了。”“在换牌半年多时间里,我连陌生人都不敢见呢。” 肖

15、开文(新牌子书写者,时任向阳公社文化站站长) “这(幅照片)是后来补拍的。因为摘牌很低调,当时广汉县委定了三条纪律:不准宣传、不准广播、不准登报。” 陈武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80年前后曾长 驻广汉作农村改革调查与研究) 注:以上文字材料摘编自四川日报(2009年8月13日),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解析:“历史信息”可从“1980年”和换牌图片得出政治体制改革在悄然进行,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从“墨汁都还没干就匆匆挂上去了”“在换牌半年多时间里,我连陌生人都不敢见呢”“不准宣传、不准广播、不准登报”等信息中可分析出改革尝试中改革理念与“左”倾思想的

16、冲突。“阐释”可联系时代背景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与改革的必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与思想解放等方面回答。 答案:提取历史信息 层次一:能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例: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 层次二:能依据材料,获取表层信息。例:向阳人悄悄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人们对摘牌行为感到忧虑。 层次三:答案与材料没有联系。,进行历史解释 层次一: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如: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例: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是在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的。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 层次二:能结合时代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