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课件 新人教版新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66632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课件 新人教版新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课件 新人教版新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课件 新人教版新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课件 新人教版新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课件 新人教版新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课件 新人教版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专题十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课件 新人教版新(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1(2007年广东卷)下面是 2008 年奥运会四个比赛项目的 标识图形。请你选取一个,围绕图形的内容,紧扣动态特征, 展开联想,写一段话。要求语言通顺,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 的修辞手法,不少于 40 字(含标点符号)。,_,【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 和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这道语言 表达题,具有以下特点:其一,题目选取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比赛项目的四幅标识图形,这种选料,贴近生活,具有强烈的 时代感。其二,从题型上看,本题是一道图文转换题,但本题 并不仅仅要求对图表内容作简单介绍、说明,而且要求“展

2、开 联想”,“紧扣动态特征”进行描述。其三,综合性强。本题不 仅要求对图形进行介绍,而且要求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 手法进行描述,并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效果。其四, 题目要求考生在四幅图形中自行选取一幅作答。,2(2008 年广东卷)下面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一个人物 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 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_ _ _,【参考答案】示例一:您温暖的眼神像一阵春风,轻轻鼓,励着我;您谆谆的教诲像一场细雨,默默滋润着我;您高大的,身影像一把大伞,时时保护着我。谢谢您,妈妈!,示例二:您用三尺教鞭为我们指点人生道路的迷津,您在,五尺

3、讲台为我们展现大千世界的奥秘,您用七彩粉笔为我们描,绘知识王国的地图。,“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考点是近年来语文考题 变化最大的考点之一。过去一般考查对易混修辞手法的判断或 对修辞手法作用的正误的判断,所用语言材料都是含有某种修 辞手法的句子。近年来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从题型来看,既可以出客观选择题,又可以出主观表述 题,但以主观表述题为主,2004 年2009 年广东高考命题全都 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的,2010 年未在语言运用部分直接考查 修辞方法。,2从保持试题的相对稳定的命题思路来看,2012 年广东语 文高考对常见修辞方法的考查应该还是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

4、出现。,3近几年修辞方法的考查内容多是比喻、比拟、排比、对,偶,这些修辞方法的应用须认真掌握。,4“反复”自 2007 年就被列入考查内容,但近几年都没,有考到,有可能在 2012 年考查。,5本考点常常与仿写、情景描写、图文转换等结合在一起 考查,需要我们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合适的修辞方法来写出 合乎要求的句子。,6本考点的考查有时会同阅读理解相结合,出现在现代文,阅读以及古诗鉴赏题中。,7修辞方法的运用,在作文的表达和发展等级两个方面也 占有重要地位,能否熟练运用修辞方法,也成了衡量考生语言 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要做到能“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首先应了解考纲 要求掌握的九种修辞方法的

5、概念和种类,能区分不同的修辞方 法,能领会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而要做到这一 点,还必须从基本概念入手。,考点一,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 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 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但是有 些比喻句中三要素并不都出现。构成比喻的关键是本体和喻体 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且二者之间有相似点。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 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使用比喻要注意: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不,能太抽象;思想感情要合乎情理。,2比喻的种类,(1)明喻。典型形式是:甲

6、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 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如:收获 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2)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 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如:广场 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3)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 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 的相似点。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 壁了。,考点二,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比拟就是把物当做人,或把人当做物,或把甲事物当做乙 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

7、”,或 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 “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和形象性。,2比拟的种类,(1)拟人。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2)拟物。如:他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赶紧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了。,【示例】 一位学者指出,“”是一个早已普遍使用的汉 字,它形简而意赅,直观而独特,但许多重要的汉语辞书却没 有收录。请用一个生动形象的句子表达让“”字尽快收录到 汉语辞书中这样的意思。,要求:(1)切合原意;(2)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_,【剖析】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和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能 力。题目要求运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方法,

8、且切合原意。解答 本题,如果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就要展开联想,想到“” 和哪些事物有相似之处,即哪些事物可以用来比喻“”,如果 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就要把“”当做人来写,赋予“”以 人的行为、思想、感情等。,【答案】示例一:不要让“”字到处漂泊,让它有“籍” 可入,有“家”可归。示例二:“”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 期盼着回到母亲的怀抱。示例三:“”字睁着圆圆的大眼睛, 盼望回到自己的家园。示例四:无家可归的“”字,盼望和 自己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考点三,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作用 借代指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 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性,其作用是以简代繁, 以实代虚

9、,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 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2借代的种类,考点四,夸张,1夸张的特点及作用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效果,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 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的修辞方法。使用夸张可以揭示事物 本质,给人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使人联想,创造意 境。 2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考点五,对偶,1对偶的特点及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 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

10、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 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 设和条件等。 对偶的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 的美感效果。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 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而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 分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2对偶的种类,(1)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如:羁鸟 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如: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串对:又称“流水对”。上 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如:读 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2)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 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 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示例】(2010年重庆卷)有人用“千里为重,广大为庆” 来解释“重庆”二字。请你以此为开头,续写一副对联。要求: 能够体现重庆精神,上下联续写部分分别在 820 字之间。 _,【答案】示例:千里为重,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名扬海外广 大为庆,人杰地灵生活幸福喜上眉梢,【剖析】本题考查运用对偶修辞方法的能力。要想拟写出 一副好对联,就得对对联的基本要求有所了解。第一,要掌握 对偶的修辞方法;第二,上下联的意思要相关、相对或

12、相反; 第三,上下联用词词性要相同。,考点六,排比,1排比的特点及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成。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 重感情。 2排比的两种形式 (1)成分排比。如: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 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 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 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2)句子排比。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 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考点七,反复,1反复的特点及作用 为了表达强

13、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 组,这种修辞方法称为反复。 反复的作用:用于说理文章,起强调作用。用于抒情 写景,感染力强。用于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 情感的作用,同时使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体现语言 美。,2反复的种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如:山谷回音,他刚 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如:好像失了东三省, 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考点八,设问,设问的特点是“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 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 启发人们思考;有时用在文章中间,也可

14、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 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考点九,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但它只问不答,是为了加 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使用 反问能加强语气,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语言表达题 从近年高考看,修辞方法多和仿句、扩展语句等相结合考 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中可以看出,对修辞的考查重在运 用,而不是单纯地识记修辞的相关知识。如要求写出比喻句, 考生想不出恰当的比喻,不是因为不了解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因此, 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关键是提高思维力,尤

15、其是联想、想象 能力。,同时,做这类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既明确所要考查的修 辞方法和句式要求,又要认真分析示例,看有无修辞上的隐性 要求。具体作答时要调动平时积累,在充分体现修辞特点的基 础上,准确、连贯、生动地表达。,【示例】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写一句公益广告词。(20 字以内),_,【剖析】拟写公益广告词是一个老题型了,把它和修辞方 法结合在一起考查又使之有了新意。合乎“爱护动物”的主题 是硬性的要求,正确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是拿分的要点。字数 要求当然也不可忽视。,【答案】示例一:呵护小鸟,放飞希望。示例二: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二)理解鉴赏题,1指出使用的修辞,古诗词鉴赏中往往直接要求考生判断使用了何种修辞方 法,这就需要对各种修辞的特点准确掌握,熟悉易混修辞格的,区别。比较而言,修辞格中的比喻和比拟、借喻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