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第一轮 选择专题检测试题5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161393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第一轮 选择专题检测试题5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考生物第一轮 选择专题检测试题5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第一轮 选择专题检测试题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第一轮 选择专题检测试题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 择 题 专 练 五1将采自加州和阿拉斯加的肾叶山蓼种子在相同环境中培养4个月,任其萌发和生长。然后分成三组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研究驯化温度对不同地区肾叶山蓼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的影响。生长56个月后,测定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实验结果见下表。有关推测不能成立的是A驯化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发生了变化 B不同地区的肾叶山蓼具有不同的驯化潜能 C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本实验的自变量 D植物体内的酶系统可能发生适应性改变2下面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饮水过少时,激素D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肾小管和集合管B.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ACDE属于体液调节C.人的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

2、程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胸腺、肾上腺和甲状腺3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两个虹鳉 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 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全的平均4为研

3、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刚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5右图表示人体内的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分析合理的是 A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只来自于一NH2B在缺氧的情况下,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氢反应C.M物质应该是丙酮酸,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

4、体中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进程发生于线粒体中6水体微生物群体对有机物有分解作用。下图 所示为一种新的有机物吡啶羧酸(分子式为C6H5NO2)进入水体后被微生物分解的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该有机物第二次进入该水体的时刻。回答下列问题:第一次和第二次比较,第一次吡啶羧酸进入水体有一定的延迟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A.吡啶羧酸太少,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的碳源和氮源不足B.吡啶羧酸加入水体后诱导微生物基因突变需要一定的时间C.吡啶羧酸诱导产生分解吡啶羧酸的酶需要一定的时间D.水体微生物群体细胞中代谢产物的积累使酶活性降低7筛选是生物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中,利用目的基因对受体细胞

5、进行筛选 B杂交育种中,利用病原体感染法筛选出F2中抗病植株 C细胞工程中,利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细胞 D微生物培养中,利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8用人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不可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A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 B人胰岛A细胞中的mRNAC人胰岛B细胞中的DNA D人胰岛B细胞中的mRNA9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A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途径中B从能量关系看+C一般情况下,为的10%20%D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的,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10种子萌发时,在利用光能之前,会发生下列哪些现象 细胞分化 细胞呼吸 有丝分裂 合成大分子化合物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