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课件1(新课标)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49380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262 大小:7.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课件1(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262页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课件1(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262页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课件1(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262页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课件1(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262页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课件1(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2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课件1(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课件1(新课标)(2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专题二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 修辞 专题三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专题四 图文转换,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目 录,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考情分析,2012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考查一览表,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2012年全国16套高考试卷中共考查了42道语言文字运用题,其命题特点有: 1语言文字运用总体特点:针对基本考点,关注基础知识,考查综合能力。关注时事热点,折射社会现实。结合现实生活,注重文学素养的考查力度。题目设计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审美性。,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2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考查题目

2、渐少。仅浙江卷的串联词语扩展成一段话和全国大纲卷的补写前面一句话。压缩语段在高考中受到青睐,考查热度在提升。考查了“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限定字数下定义”、“概括一段话的深层含义”、“给定开头词语概括主要信息”、“根据信息写介绍 文字”、“给一段新闻拟写标题”、“概括一段话的评价内容”、“筛选信息用短语概括”八种不同的方式,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创新。但这一考点以要点“概括”为主,“筛选”为辅。,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选用句式多采用选择题考查。从考查角度来看,不同的能力要求所占的考查比重也不尽相同:仿用类相对较多,且都无一例外的和修辞结合在一起考查;变换类有三

3、套卷涉及,分别考查了“下定义”、“重新描述一段文字”、“改写招聘启事”, 后面两道题的题型有所创新,是注重语言、表达方式的变换,考查网络语言与应用文说明性语言、整句与散句之间的变换;选用类相对较少。综合性增强,也就是多个知识点综合考查,尤其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等题目同各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考查。“修辞”从命题方式来看,在试卷上一般不会直接地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运用(如仿句、扩展语句、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等)”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等结合在一起考查。从知识点设置上看,仿句题常将比喻、排比、对偶、拟人等作为侧重考查的修辞,其他修辞作为次要考查。 4简

4、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主观题和客观题互现。“连贯”多采用选择题形式考查,其余采用主观题形式考查。考点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还可以就其中几项结合起来考查。以考查“连贯”、“得体”为最多。可以在语段压缩、图文转述、句式变换、新闻评论(如湖南卷)等等多种形式中用综合性的主观题考查。继续出现了近年来与文学知识、修改病句考查结合的命题(如山东、全国大纲卷等);“连贯”多考查语句的衔接;“得体”的考查多以主观表述,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题为主,体现日常实用的特点,新颖的考法如:模拟情境对话(安徽卷),补写话语(重庆卷)。 5图文转换:该题型继续有多套试卷涉及。既有图表,又有漫画,图

5、示的考查范围、设题方式与近几年基本相同。湖南卷将图画与大作文联系起来考查,也是一种新颖的方式。选材上特别重视时事热点,最新数字统计类。,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要提醒的问题是:对于试题题型、分值基本稳定,而考点却不固定,实行轮考这一点,要求在复习时要全面系统,对于表格中未考的考点应给予足够重视,因为这些考点可能成为2013年高考的特殊关注点。如2012年的湖北卷、福建卷、天津卷就各自分别考查了前两年从未涉及的“句式变换”、“图文转换”、“仿句”考点。语言运用题是高考命题改革的试验田,材料新,有创意。由于语言运用题的实用性、通用性的特点,备考中要采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法,可借鉴其他省份试卷

6、中优秀的语言运用试题。,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题一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专题一 真题体验,1.2012浙江卷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答:_,真题体验,专题一 真题体验,答案 校园路旁,两排挺拔的银杏树,犹如威严雄壮的仪仗队队员,迎接大家。初冬,一阵疾风骤雨之后,树叶凋零,像一个个音符洒落地面。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扩展语句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将所给的词语有机地运用到句子之中;其次,要展开合理的想象与联想,描摹具体的情境;再次,要准确运用修辞手法,使

7、得句子生动形象,富有意蕴;最后,要注意字数的限制。,专题一 真题体验,22012山东卷 以“京剧”开头,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45字。(4分) 京剧是徽剧在吸收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生活中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和旦行;男女都有文、武、老、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有的人粗犷豪放,有的人机巧滑稽,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划分出了净行和丑行。在京剧舞台上,唱腔和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一出完整的戏,其实就是表演者根据这些程式把剧情,专题一 真题体验,

8、巧妙地连缀起来。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京剧那五光十色、形态生动的脸谱,那精致华美、色彩艳丽的服饰,令人目眩神迷。 答:_ 答案 (京剧)源自徽剧,角色分类源自生活,表演程式化,表现形式绚丽多姿。,专题一 真题体验,解析 本题考查语段压缩。正确的做法是先按照标点符号将语段分成几大部分,然后筛选文中能体现其内涵特点的主要信息,分析句子间关系,最后筛选概括,语句要连贯简练。其中,京剧的发展基础及源头、角色分类、程式、艺术表现形式是文段的四层主要意思,其他不过是补充,在字数超出的情况下,与这四层不相关的其他内容应该删掉不用。,专题一 阅卷现场,2012重庆卷下列材料对“蝴蝶鱼”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四个

9、短语加以概括。要求:保留主要内容,每个短语不超过10字。(4分) 蝴蝶鱼,属蝴蝶鱼科,是热带海洋观赏鱼的名角之一,有120余种,90%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它们拥有美艳的体色、娇美的轮廓,两侧扁平椭圆的体型,既小又尖的嘴巴。许多蝴蝶鱼尾部都有一个似眼的黑圆斑点,那是它们用来诱骗攻击者的假眼,作用在于使攻击者错误地攻击其坚硬的背鳍刺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其食性以藻类、海绵珊瑚为主,有些品种也会吃一些小动物及浮游生物。,阅卷现场,专题一 阅卷现场,专题一 技法点拨,一、扩展语句 一轮反思 1扩展方向不明。没有很好地吃透题目所要求扩写的对象是什么、重点在哪里,偏离了中心。 2情境分辨不清。扩展语句一

10、般都明确给出或前后暗示出要按照一定的情境进行扩展,有的考生扩展后的语句与规定的语境不相符。,技法点拨,专题一 技法点拨,3想象描写苍白。有的考生的答案形式上和内容上都符合扩展的要求,但整个扩展的内容缺乏意蕴,描写想象苍白,语言不形象。 4表达方式不对。没有按照题目要求落实表达方式,出现漏用、错用等现象。 5忽略题干要求。题干中一般有字数、修辞手法、句式等方面的要求,考生可能由于紧张或其他原因忽略题干要求,导致扩展不彻底。,专题一 技法点拨,二轮点睛 1添枝加叶法。即对一个结构简单、内容单薄的句子,添加定语、状语、补语等修饰成分,使句子形象丰富。 2. 突出中心法。以某事物为陈述对象加以扩展或以

11、某一中心句为开头加以扩展,所扩展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对象或中心句。同时还要注意与中心句有某种逻辑关系,注意前后分句陈述对象的一致及满足其他附加条件。这种方法与“添枝加叶法”的区别在于不要求每一个地方都要添加枝叶,而是选择重点进行扩展。,专题一 技法点拨,例1:将“他这个人真是热情”接着写下去,要求具体表现“热情”。 思维轨迹 本题要重点突出扩展主体“热情”,可联想生活中热情的场面进行扩展。要紧扣关键词语“热情”,尤其要注意调动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语言的积累。如运用连续动作的细节描写,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答案 他这个人真是热情,我一进他家的门,他就拉着我的手,把我领到沙发跟前,抚着我的肩膀让

12、我坐下,摆出糖果,接着又沏上茶,倒到茶碗里,用双手递给我。,专题一 技法点拨,3巧用修辞法。有些句子只用补充附加成分的办法,不足以达到题干要求的生动、具体,这就要在简单修饰限制的基础上,充分使用修辞手法进行适当的描写和渲染,以收到加强表达的效果。 4联想想象法。使扩展的文字有意蕴,就要泛中求异、异中求新、新中求优。在内容上或发挥想象,合理创造;或进行联想,发散思维;或利用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想象,搜寻自己记忆中的情境,把它描绘出来。,专题一 技法点拨,例2: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50字。,专题一 技法点拨,思维轨迹 要把此句扩展得具体生动,一不

13、可只在字面上简单地解释或翻译;二要先确定中心再扩展。根据诗词名句写一个场景,其实就是对诗词名句的扩展,解答时主要根据诗词所提供的意象和意境,加上个人对诗词名句的理解,配合自己由诗词名句产生的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再现诗词名句的意境和内容。就本题而言,要抓住“竹”“浣女”这两个形象,通过想象和联想对这两个意象进行修饰;然后通过想象和联想对诗句中的“喧”“归”两个动作进行修饰;最后连贯成句。诗词的扩展主要根据诗词所提供的意境,加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词语和句子合理地再现。,专题一 技法点拨,参考答案 洗完衣服的少女们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地打闹着归来。,专

14、题一 技法点拨,答题建模 1答题要领 解答试题,要根据题干要求选用恰当的方法。要求丰富一个简单句句意的试题,可以用“添枝加叶法” 等;要求对事物作具体描述的试题,可以用“修辞渲染法”等;要求连词组句(段)的试题,可以在语境中用“添枝加叶”等方法;要求补写的试题,可以用“瞻前顾后法”等。有些试题已设定了特定的语境,可以用“联想想象法”等,扩展后的语句在遣词造句上要注意通顺、流畅、简明、连贯、得体,不得出现语病。,专题一 技法点拨,2答题步骤 审清题干要求,把准试题可能性的扩展方向,正确领会扩展的目的,充分结合所提供语句或词语对陈述对象、语意语气等方面的要求,同时顾及试题中关于字数、修辞等方面的不

15、同要求。 严格按照题干要求作答,紧扣题干规定的对象与重点,绝不能丢开原句自己乱写一通。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及其他表现手法,使内容的表达更加丰富充实,形象生动。,专题一 技法点拨,扩展后的语句不得删减原句字词,不能偏离话题或者改变原意,一般不变动原句语序、句型(有要求的除外);先确定中心再扩展,不可主次不分,乱扩一气。 审读扩展后的句子,检查其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通顺、合理。,专题一 技法点拨,二、压缩语段 一轮反思 1没有分层意识。在整段材料中徘徊,不知道应分层概括,不知道重点在哪里、如何提取,就随便抓来一句,却不合要求。 2找不到切入点。拿到一段文字或相关材料,无从下手,于是东打一枪,西抓一把,影响做题的速度和质量。 3分不清楚主次。对文字中的内容,没有做到仔细分辨,一些主要信息被漏掉,而一些非主要信息却被保留了下来。 4字数超过限定。语段压缩题对字数的限定非常严格,超过限定,则反映出概括能力不强。,专题一 技法点拨,1提取组合法。有些语段的信息分散在几个句子(或自然段)中,我们要提取其中的关键词句,重新组合,切勿遗漏。 例1: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然后写出三个关键词。 去年在南极上空陨落过程中粉碎的一颗流星已经引发了一种理论,即流星尘埃可能在我们的气候系统中发挥了一种隐秘的作用。,专题一 技法点拨,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这块岩石估计有1000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