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汀四中高二生物《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115131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长汀四中高二生物《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建省长汀四中高二生物《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建省长汀四中高二生物《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建省长汀四中高二生物《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建省长汀四中高二生物《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长汀四中高二生物《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长汀四中高二生物《4.2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4.2关注生物技术的 伦理问题,伦理?,热点问题1 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P94,思考: 1、说出克隆人的大体操作流程。 2、克隆人用到了哪些生物工程? 3、克隆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4、克隆可分为哪两类? 5、你支持克隆人?理由?,1、生殖性克隆: 是指克隆技术用于生育目的,即用于生产人类个体。,2、治疗性克隆: 是利用克隆技术生产特定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用于治疗性移植。,讨论P96:,5、克隆人如果真的来到人间,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他们? 到时候我们恐怕并没有必要去追究他是出于什么目的被克隆出来的,也没有必要去争论该成果有什么科学价值,而应该把克隆人当作我

2、们社会中的一个普通成员,尊重他的人权、人格。要用他做实验时,必须征得他自愿同意,绝不能伤害他的身心健康。社会应该以平常心态看待克隆人,使克隆人获得和我们一样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目前,克隆动物还那么困难,克隆人更加不易,当世界上有那么几个克隆人来到人间时,他们并不会破坏我们正常的生活秩序。,热点问题2 设计试管婴儿引发的伦理性问题,请大家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试管婴儿?,什么是设计试管婴儿?有什么区别? 2、你支持设计试管婴儿?理由?,1、“试管婴儿”大体过程?,2、“设计试管婴儿”: 实际上就是指体外受精形成的胚胎,植入母体孕育前,根据人们的需要,将胚胎的一个细胞取出,进行

3、某些基因检测,当检测结果符合人们需要时,再把胚胎植入母体孕育,以达到出生所需类型婴儿的一种技术手段。,3、试管婴儿与设计试管婴儿的区别? 一般我们所说的做试管婴儿,不必经过基因检测这一步骤。,你支持设计试管婴儿?,思考p98:,热点问题3 基因检测引发的伦理性问题,请大家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基因“身份证”? 2、基因检测的方法? 3、对于基因检测,你支持吗?理由?,反对基因检测: 1、目前人类对基因结构及基因相互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要想通过基因检测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是困难的; 2、基因检测结果本身会给受检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 3、个人基因资讯的泄露会造成基因歧视。,支

4、持基因检测: 1、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挽救患者的生命; 2、基因歧视现象可以通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伦理道德教育和立法得以解决。,1、下列不属于克隆技术的是( ) A一小块萝卜经组织培养,发育成完 整的胡萝卜植物 B将人的DNA片断植入细菌体内后获得大量的DNA片断 C农业生产上利用马铃薯的芽繁殖马铃薯 D小麦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D,2、克隆技术也具有双刃剑的效应,下列不符合克隆技术积极的一面是( ) A、丰富生物的多样性,促使生物进化 B、有利于生物界基因库的保护 C、有利于一些濒于绝迹的动物的保护 D、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A,(1) 小鼠背上长出了人耳这项研究属于治疗性克隆吗?,属于;它能为器官移植提供供体器官。,(2) 这个事例有悖于伦理问题吗?,有, 小鼠的身上长出了人耳,使人的尊严受到伤害;对小鼠而言,也是对生命的不尊重。,3、2001年3月,国家“863”计划成果展览会上展出了一只背上有人耳的老鼠,这是克隆技术继克隆羊“多利”之后的一次飞跃发展,,1、 广义的克隆具有不同层次,如DNA分子水平的克隆、细胞水平的克隆和生物个体水平的克隆。有植物的克隆还有动物的克隆,写出克隆人的大体操作过程。 2、 写出“试管婴儿”大体操作过程?,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