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72620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锦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辽宁省锦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辽宁省锦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辽宁省锦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辽宁省锦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锦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锦州市2014-2015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1-5DDDDB 6-10DCDCB 11-15DACDD 16-20CADCB 21-25CCDDD 26-30DACDC31-35DCDCD 36-40CDDDA以下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41(8分)(1) (2)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中一般不含大量蛋白质(意思对即得分)(3)降低 NaHCO3(4)调节作用 各个器官、系统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5)二氧化碳、尿素等42.(12分)(1)传入神经 外负内正 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意

2、思对即得分)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单向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出小泡中,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意思对即得分)(2)大脑皮层 神经体液调节(3)吞噬细胞 浆细胞、记忆细胞(2分,意思对即得分) 特异性免疫43(10分)(1) 有 避免顶芽产生生长素的影响 有 选C叶还有A、B叶片产生的生长素的影响(2)甲叶柄脱落 ,乙叶柄脱落 不能(3)另设第三组丙(2分) 去掉A叶片,在叶柄断口敷上含生长素的羊毛脂,观察叶柄脱落情况(2分) 44.(8分)(1)外来物种 天敌 繁殖 (2)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结构 生物防治 (3)生物入侵 生态 生物入侵 45(12分)(1)大气中的二氧

3、化碳库 (2)ABCD 光合作用 (2分) y20ax+5x(2分) 捕食和竞争(3)蛙同化的能量 用于蛙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分解者利用的能量2014 2015 学 年 度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考 试高 二 生 物注意事项:1. 本试卷备有答题卡,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2. 本试卷分为第卷 (选择题) 和第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考试时间:90 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共 50 分)每个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对应的选择题答案栏内。 30 每题 1 分,3140 每题 2 分,共 50 分)1.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

4、环境的是A. 喝牛奶,进入胃中C. 口服抗菌药物B.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D. 肌肉注射青霉素2.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C. 包括 pH 的调节,血糖的调节3.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B. 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C.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 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4. 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C. 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B. 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D. 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B. 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D.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

5、统5. 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A.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环境细胞C. 外界食物内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细胞6. 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A. 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C. 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B. 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D. 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7. 一个人若因出生前营养不良,脑发育受到影响,体重较轻,出生后加强营养,身高和体重能赶上同龄人,但智力却很难弥补,这一事实说明A. 脑细胞的分裂能力很弱B. 脑结构的发育时间很短C. 突触很难形成和脑细胞增加数量的关键时期是胎儿期D. 骨骼的发育时间很长和营养不良对骨骼和肌肉发育的影响是可逆的高二生物 第 1

6、 页 (共 8 页)(1B. 外界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D. 外界食物循环系统内环境消化系统细胞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 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 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9. 决定反射时间的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 刺激强度的大小C. 中枢突触的数目B. 感受器的兴奋性D. 效应器的兴奋性10.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

7、是A.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1. 以下可以口服的是B.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A. 胰岛素B. 生长激素C. 抗体D. 甲状腺激素12. 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增多代谢活动增强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汗液几乎不分泌A. B. C. D. 13.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 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14. 下

8、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B. 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均能产生抗体C. 在细胞免疫的初期主要进行 B 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 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15. 人类对感冒病毒很无奈,感冒刚好有可能再感冒,主要原因是A. 人体中没有抵抗感冒的物质C. 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病毒的破坏B. 人体效应 T 细胞失去了功能D. 感冒病毒的变异性极大促进长茎 茎根茎抑制 0生长000生长素浓度0000A B C17. 对 4 株具顶端优势的植株进行下列四种处理,能长出侧芽的是A. 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琼脂小块B. 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富含

9、生长素的琼脂小块C. 不去顶D. 不去顶,在侧芽上涂以低浓度的生长素高二生物 第 2 页 (共 8 页)D16. 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茎生根根根18. 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A. 喷洒 N 肥C. 喷洒 P 肥19. 扦插带芽的枝条易生根成活,因为A. 芽发育成茎叶C. 芽产生生长素B. 提高 CO2浓度D. 喷洒生长素类似物B. 芽进行光合作用D. 芽进行呼吸作用20.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 10 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

10、小为 1m2的样方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 10 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 B. C. D. 21.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 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基因组成了这个种群的基因库C. 种群中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 种群增长率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的各阶段是不同的22. 右图为鱼塘中某种鱼的数量增长曲线,为了使鱼塘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应做到适时捕捞。下

11、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超过 t4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 kB. 超过 t3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 3k/4C. 超过 t2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 k/2D. 超过 t1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 k/4种群数量 3kkkt1t2 t3t4 时间23. 甲种草履虫与乙种草履虫都能以细菌和酵母菌为食,但主要的食物有所不同。将两种草履虫共同培养在含酵母菌和好氧型细菌的培养液的试管中,两者共存。下列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 两种草履虫彼此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B. 两种草履虫出现食性和栖息环境的分化C. 两种草履虫的密度都低于单独培养时D. 两种草履虫均匀地分布于培养液之中24.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

12、的是A. 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B.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C. 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地衣苔藓灌木森林五个阶段D.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25. 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A. 海带、梨树、酵母菌C. 马铃薯、菠菜、乳酸菌B. 蘑菇、水绵、洋葱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高二生物 第 3 页 (共 8 页)k42426. 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C. 生产者和消费者27.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是指A. 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C. 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B. 消费者

13、和非生物成分D. 生产者和分解者B. 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D. 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28.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细胞呼吸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29.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A.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B. 是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的逐级递减的全过程C. 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的生物体内的反复循环运动D. 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30. 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的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的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A. 消灭森林病虫害B. 剌激树木种子萌发C. 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 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31. 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A. 组织细胞B. 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 各级动脉和静脉D. 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32.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