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通用)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限时对点规范训练7 古诗抒情方法鉴赏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72535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通用)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限时对点规范训练7 古诗抒情方法鉴赏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通用)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限时对点规范训练7 古诗抒情方法鉴赏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通用)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限时对点规范训练7 古诗抒情方法鉴赏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通用)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限时对点规范训练7 古诗抒情方法鉴赏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通用)2015年高考语文二轮限时对点规范训练7 古诗抒情方法鉴赏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限时对点规范训练7古诗抒情方法鉴赏题(用时:45分钟满分:20分)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别薛华王勃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尾联“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是怎样抒情的?答:答案尾联直抒胸臆,对朋友和自己的前程无限忧虑,对明天仍抱着美好希望;在安慰朋友的诉说中,表达了隽永深长的惜别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发潭州杜甫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请于颔联或颈联中任选一联分析其抒情特点。答:答案(示例)(1)颔联:借物抒情

2、(拟人),诗人扬帆启航,环顾四周,只有岸上那飞舞的落花为之送行;船桅上呢喃作语的春燕,着意挽留着他,诗人赋予落花、飞燕以人的情感,反映了诗人辗转流徙、飘荡无依的深沉感喟。渲染(烘托),诗人着意刻画那岸上为相送而飞舞的落花和船桅上为挽留他而呢喃作语的春燕,有力地渲染了悲凉冷落的气氛,烘托了诗人那深沉的寂寥凄楚的情感。(2)颈联:用典抒情,诗人以才高招忌而被贬长沙的贾谊以及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而被贬潭州的褚遂良自况,抒发了自己忠而见疑、贤而被谤、怀才不遇的感伤。以虚写实(联想),诗人登舟而行,因身处湘地,很自然地想到西汉时才高被贬的贾谊和初唐时忠贞谏君的褚遂良,以历史上的才人志士命运抒写此刻漂泊于此

3、的自己,寄寓了诗人忧愤感伤的情怀。3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忆王孙纳兰性德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注有考据认为此词是在三藩之乱期间,纳兰性德因报国有心,立功无门,有感而作。浊醪:浊酒。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是如何表达“愁”的?答:答案第一、二句,西风像剪刀一样锋利无情,横扫本就萧瑟的秋景,引人伤时,午夜梦回时分,词人便觉心中愈加寂寥;第三句,词人奋力遣愁,借酒消愁愁更愁;第四句,读离骚,漫目读去,字字尽愁语,篇篇有千结,更勾起自身才能无处施展之惆怅;最后一句,用比喻、夸张写出自己心中的愁绪如湘江日夜奔流,无穷无尽。这首词就是这样用直接抒

4、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渲染出词人心中无限的悲愁。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注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注砌下:台阶下。这首词抒写离情颇具特色,请结合画线句加以赏析。答:答案可从寓情于景、双关等角度赏析。如:画线句看似写景,实则语意双关,抒写离情。“乱”字尤妙,此时思绪之乱决不亚于落梅之乱。“拂了一身还满”,描写落梅沾满衣襟,拂去又来,这落不尽、拂不尽的梅花,犹如词人心中驱不散、挥不走的离愁。一笔两到,于婉曲回环中见情思,将离人愁肠欲断的内心悲痛形象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郡楼晚眺感事怀古杜牧半晴高树气葱茏,静卷疏帘汉水东。云薄细飞残照雨,燕轻斜让晚楼风。名存故国川波上,事逐荒城草露中。欲学含珠何所用,独凝遥思入烟空。注郡:齐安郡,作者曾被排挤出京担任郡守,远离故乡樊川。含珠:口中含珠,比喻怀抱才能。诗歌第三、四两联是怎样抒情的?请简要分析。答:答案使用对比和虚实手法,以遥想中的故乡樊川与眼前的荒城对比,引发远守僻郡的思乡感慨;引用典故,表达怀才不遇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