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汀县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72099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长汀县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福建省长汀县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福建省长汀县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福建省长汀县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长汀县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长汀县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长汀县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题一、积累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mng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pi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1)给短文中加点词语注音:惊骇 晨曦 (2分)(2)给短文中拼音写汉字:pi 见 不可mng 状 (2分)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并纠正。(4分)锐不可挡 寒噤 月明风轻 眼花潦乱 缀满 杀戮 丰功伟绩 响彻云宵错别

2、字纠正字3.综合性学习(2分)给下面一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 ) 5月23日,凤凰卫视原创时政辩论栏目重磅推出“互害”社会如何解毒 专题,为网友深度解读牵动人心的食品安全隐患。短短几周时间,“毒姜”“毒大米”“假羊肉”“病死猪”等 有毒有害食品接连被曝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正陷入“互害”怪圈。 4.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B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C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

3、容;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D蜡烛写的是一位前苏联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5.名著阅读。简要说说祥子的外号“骆驼祥子”的来历。(100字左右)(4分)6.根据要求默写。(8分)(1)乡泪客中尽, 。早寒江上有怀 (2)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3)树树皆秋色, 。 野望(4)汉乐府民歌长歌行中寄寓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_ 。(5)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6)请写出望岳中表达作者雄心壮志的两句诗歌。 , 。二、阅读理解(36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79题。(10

4、分)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 )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8.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读芦花荡片断,完成10-13题(8分)【A】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

6、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7、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B】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10.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2分)11.简要分析【

8、A】句或【B】句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12.第段加点词“找”用得妙,为什么?(2分)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13.(1)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2)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三)阅读母亲 我 狗 ,完成1417题。(12分)小时侯我极怕狗。现在想来,虽称不上是“谈狗色变”,也确有些“说狗心寒”,对狗的怕简直甚于想像中的鬼怪。每到夜间,远处的几声狗叫都能把我的心吊起来,好长时间才在母亲的细语柔抚下慢慢落下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上早学。可整个村子上三年级的就我一个,另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学生在校住宿。我作难了:学校和我们村子

9、之间正好有一个“恶狗云集”的大庄子,白天和别人一起倒还不怎么怕;这早上起来,黑咕隆咚的邻居大婶也来劝母亲:“别让洪水上了吧,就弟兄一个,他爹又不在家,万一有个好歹咋向他爹交代呢?”母亲笑着谢了大婶,摸摸我的头说:“我送他,学不能不上啊。”大婶瞪了母亲一眼:“你,能行吗?”母亲顿了一下,点点头。第二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母亲已点着灯在忙碌了。“五点半了,起来吧。”母亲见我醒了,转身为我打来洗脸水。待我洗好脸,她到院里找了一根木棒拿在手中,夹上我的书包,然后拉上我:“走吧。”摸了摸母亲手中的棍子,拉着母亲的手我顿时觉得安全多了。到了那个村子,我的心也不再那么恐惧了,只是紧紧地攥着母亲的手。母亲紧

10、张地盯着周围,像是怕狗突然从暗处扑上来似的。14、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15、文章从两个不同角度告诉我们母亲其实是很怕狗的,试借用文中的语句进行说明。(4分)16、文章多次写到母亲湿漉漉的手,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17、母亲到底是胆大还是胆小?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四)、课外文言阅读,完成1820题。(6分)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

11、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注:齐景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弋,将绳子系在箭上射。烛邹,齐景公的臣仆。18.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分)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 是罪一也。( )19.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 2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三、作文(40分)21.任选一题作文。(1)请以“成长路上的那颗启明星”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50字的文章。要求:说真话,叙真事,抒发真情实感。(2)悉心品味下面文章的开头,充分发挥想象,自拟题目自定主题,续写该篇文章。夕阳正在西下,夜幕渐渐四合,周遭一片寂静。饥肠辘辘的他,虽早已

12、疲惫不堪,但依然不得不拖着一双沉重的腿,朝着家的方向,艰难地向前挪移提示:请将上面提示的文字抄在作文卷上作为第一段,再续写。字数不少于650字。月考(1)试卷答案二、阅读理解(36分)(一)7.(1)沾染(污秽) (2)美丽而不端庄 (3)耸立的样子(“高高的样子”亦可)(4)认为(每小题1分) 8.(4分)(1)水中陆地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 (2)(莲是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每小题2分)9.(2分)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批判,嘲讽)。(答对两点给2分)(二)10.老头子机智地惩罚了鬼子,替女孩子报了仇。(2分)1

13、1.【A】句写出了天气的炎热(还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为下文老头子的复仇作铺垫。(2分)【B】句衬托出老头子把敌人置于死地时,内心萌发出的一种报仇后的轻松、愉快的情绪。(2分)12.“找”用了拟人手法,好像它们也懂得复仇似的,同时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意对即可)(2分)13.菱挂了花,老头子很内疚,让二菱看自己打鬼子解恨,同时也向她们证明自己不是吹牛。(1分)表现了老头子过分自尊的性格。(1分)(三)14、“我”因怕狗而在更怕狗的母亲的护送下能够顺利上学。(2分,意对即可。)15、(1)我感到母亲的手湿漉漉的,有些发抖。(2)有一次同大婶闲谈,一句话说得我心猛的一颤:母亲对狗的怕其实一点也不亚于我!她小时侯曾被狗咬得差点丢了命。(4分。写出具体语句就算对.)16、不仅写出了母亲怕狗,更衬托了母亲对“我”的关爱。(3分,意思对即可。)17、参考答案:母亲怕狗,是胆小的;但为了孩子,在爱心的驱使下,能够战胜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