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071216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9.16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6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 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_的市场。 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 洋纱洋布涌入,“纺”与“织”分离、“耕”与“织”分离。 (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农副土特产品日趋_,减少了在农业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东南沿海,商品化,【名师指津】理解自然经济解体 (1)本质:指封建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2)进程: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在整个中国近代,自然经济依然存在,并在农村

2、占统治地位,对西方的经济渗透也具有天然的抵抗力。,(3)影响。 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的发展。,商品经济,【图示记忆】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关系图,2.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内容。 以_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凡此苦心孤诣,无非欲图自强。) 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筹划海防。 创办_等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自强”“求富”,京师同文馆,【图示记忆】洋务运动的内容图示,(2)结局: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名师指津】认识洋务运动的特点 (1)目的上,是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应对外患,

3、维护封建统治。(2)内容上,只片面学习西方生产技术,而不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3)结局上,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3)影响。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_的发展。 对外国的_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资本主义,经济侵略,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原因。 封建_逐步解体,提供了客观条件。 _企业的丰厚利润,起了刺激作用。 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_,起了诱导作用。 (2)表现:方举赞在上海创办_;陈启沅在南海创办继昌 隆缫丝厂;朱其昂在天津经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机器缫丝创于 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

4、偈”,以其用机器也。) (3)影响: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_产生, 新的阶级力量产生。,自然经济,外商,生产技术,发昌机器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易错提醒】正确区分洋务运动与民族资本主义 (1)洋务派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 (2)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名师指津】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一个趋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2)两个特征: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自然经济的解体,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经济结构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3)四个表现:外商企业出现;“耕”与“织”分离;洋务企业产生;民族资本

5、主义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资本,民间办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纺织业,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官僚资本,滥发纸币,【名师指津】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 (1)“近代”从生产力角度理解,指使用“机器”进行生产。(2)“民族工业”强调“民族性”,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而兴建的工厂制工业。(3)近代民族工业: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兴建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制工业。,【易错提醒】正确区分近代化与工业化 (1)近代化是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2)近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思想的理性化

6、。,【史论要旨】 (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3)列强的经济入侵一方面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激化了社会矛盾,使中国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同时也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4)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终陷入绝境,这

7、一命运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本课小结】,重难点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史料探究】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表一 鸦片战争后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一览表(单位:英镑),表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口生丝数量一览表(单位:包),【探究】概括材料反映的现象,分析这种现象的影响。 提示:(1)现象:英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开始成为英国商品的倾销市场;中国农产品出口不断增加,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供应地。(2)影响:外国商品的涌入,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农产品大量出口,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

8、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探究】谈谈对材料中“旧轨”“逸出旧轨的趋向”的认识。 提示:“旧轨”:封建制度。“逸出旧轨的趋向”:指对封建制度存在冲击作用的因素。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也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封建制度是一种冲击。,【史论总结】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 1.经济形式发生变化。由单一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 2.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由以手工生产为主变为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近代机器

9、大生产方式产生。 3.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由工场发展为工厂。,4.生产部门和流通方式发生变化。轻工业发展,重工业起步;商品流通方式多样化。 5.社会阶级发生变化。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业工人等新兴社会阶层出现。,【名家评史】 【观点】从清政府自身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因为统治者在国内外动荡不安的环境下,已经不能完全按照旧的模式继续统治下去了,如果他们连物质层面的改革都不愿进行的话,就会在社会经济的全面危机中丧失统治地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洋务运动则是一次较低层次的近代化运动。即使它自身有很多弊病,但作为中国近代化的最早尝试,它深刻动摇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尤其是崭

10、新的近代大机器生产企业的初步建立,中国开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近代工业化历程。这也意味着长期适应于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努力适应刚刚起步不久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的要求。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解读】材料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作者认为:(1)对清政府来说,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2)从社会发展来看,洋务运动是一次较低层次的近代化运动。(3)从文化发展看,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化发展。,【原创例证】有人说“洋务新政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它对中国主要的影响是( ) A.延缓了清政府的统治 B.自然经济迅速崩

11、溃 C.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D.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解析】选D。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封建经济的瓦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A是历史的退步,B本身说法错误,C不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均排除。,【观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逐渐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因为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给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由此生长起来并得到

12、初步发展。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解读】材料论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关系。毛泽东认为: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破坏了中国的手工业,特别是家庭手工业,破坏了自然经济的基础,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出现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条件。,重难点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史料探究】 1.不利因素自身、社会 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其初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分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 荣宗敬和荣德生号称“面粉大王”。荣家的保兴面粉厂遭到当地保守势力的阻挠,说工厂的兴建破坏了“风水”,将官司打到督抚衙门,反复再三,最后在两江总督刘坤一支持下,官司才

13、告一段落。 【探究】依据材料,归纳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提示:发展艰难,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2.有利因素时局 (2013福建文综T19改造)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变化的因素。 提示:(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如“抵制日货,爱用国货”运动。,【史论总结】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

14、生并发展壮大,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导致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及曲折发展的启示 1.特征: (1)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

15、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 (3)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2.启示: (1)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 (2)善于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 (3)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 (4)提供充足的资金,以科技为先导。,【名家评史】 【观点】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近代企业呈现出沿着纺织、缫丝、面粉为中心的民间轻工业,军需工业、船舶修造、机械工业等政府主导的重工业两个方向扩展,与此同时,在上海和东北等地设立的外国企业,在向中国引进技术方面来说也发挥

16、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义。 朱荫贵日本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两个新动向,【解读】材料反映了日本学术界对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研究成果。日本学者认为:(1)中国近代企业从结构上是沿着轻工业和重工业两个方向发展,这与中国史学界的传统观点不尽相同。日本学者认为,民间资本以轻工业为主,政府投资侧重于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2)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方面,外国企业起了特殊作用,这与中国史学界简单认为起推动作用的主流观点也不相同。,【原创例证】依据下图,我们可以概括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的特点是(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A.发展速度快 B.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 C.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D.民族资本力量弱小,对外国资本依赖性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