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离骚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51329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离骚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离骚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离骚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离骚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离骚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离骚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离骚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课离骚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蕙(rng)可惩(chn)忳郁邑(tn)B相道(xin) 嫉余(j) 謇朝谇(jin)C延伫(zh) 朕车(zhn) 以为裳(chn)D椒丘(jio) 菲菲(fi) 高余冠(un)【答案】C(A.纟襄:xing,B.相:xing,D.冠:gu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固时俗之工巧兮(本来)B何方圜之能周兮(合)忍尤而攘诟(忍受耻辱)C伏清白以死直兮(佩服)及行迷之未远(趁着)D苟余情其信芳(只要)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

2、答案】C(伏:守、保持。)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A长余佩之陆离B步余马于兰皋兮C哀民生之多艰 D固前圣之所厚【答案】B(A.长:形容词用作动词;B.步:名词用作动词;C.哀:形容词用作动词;D.厚:形容词用作动词。)4从文言句式的角度,选出不同类的一项()A高余冠之岌岌兮 B冠切云之崔嵬C怨灵修之浩荡兮 D蚓无爪牙之利【答案】C(A、B、D为定语后置句。)5下列诗句中不属对偶的一项是()A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B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答案】D6对离骚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

3、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B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C表现了诗人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俊洁的人格。D在表现激情的同时,更多地表达出了诗人的无奈和感伤。【答案】D(没有感伤。)7阅读第段,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揭示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澜变化。B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表明自己品行高洁,不同流合污。C语言上运用了许多联绵词,如“兰皋”“椒丘”“芙蓉”“陆离”等,富有声韵美和表现力。D诗人主要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叙说自己被流放的经历。【答案】C(“兰皋”“椒丘”“芙蓉”都不是联绵词。)8默写原文语句。(1)诗

4、人不只是为自己鸣不平,而且以博大的胸怀,对人民寄予了深厚的同情的语句是_。(2)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_。继而指斥奸佞小人违背规矩,追随邪曲,为了顺适人意,不惜歪曲真理的语句是_。(3)诗中体现诗人要坚持美与善的理想和坚定信念,至死不渝的诗句是_。【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912题。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9“余独好修以为常”的译文是:_。【答案】我独爱美(修身养性),并且习以为常。10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答案】对理想的执著追求。11屈原作品中善于用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的忠贞和高洁。课文中与“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语意相近的语句是:_。【答案】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12屈原在离骚中塑造了一位坚持正义、坚贞不屈的爱国诗人形象。课文中与“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语意相近的一句是:_。【答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三、延伸提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自当,蒙古人也。英宗时,擢监察御史,录囚大兴县,有以冤事系狱者

6、。其人尝见有橐驼死道傍,因舁至其家醢之。会官橐驼被盗,捕索甚亟,乃执而勘之,其人自诬服。自当审其狱辞,疑为冤,即以上御史台。台臣以为赃既具,是特御史畏杀人耳,不听,竟处死。后数日,辽阳行省以获盗闻,冤始白,人以是服其明。会皇后殂,命工部撤行殿车帐,皆新作之。自当未即兴工。尚书曰:“此奉特旨,员外有误,则罪归于众矣。”自当曰:“即有罪,我独任之。”未几,帝果问成否。省臣乃召自当责问之。自当请自入对。既见帝,奏曰:“皇后行殿车帐尚新,若改作之,恐劳民费财。”帝大悦,语省臣曰:“国家用人,当择如自当者,庶不误大事。”文宗即位,除中书左司郎中,有使持诏自江浙还,言行省臣意若有不服者。帝怒,命遣使问不敬

7、状,将悉诛之。自当言于丞相燕帖木儿曰:“皇帝新即位,云南、四川且犹未定,乃以使臣一言杀行省大臣,恐非盛德事。况江浙豪奢之地,使臣或不得厌其所需,则造言以陷之耳。”燕帖木儿以言于帝,事乃止。顺帝初,除福建都转运盐使。先是,自当为左司郎中时,泰定帝尝欲以河间、江浙、福建盐引六万赐中书参议撒迪,自当执不可,仅以福建盐引二万赐之。至是,自当复建言盐引宜尽资国用以纾民力。时撒迪方为御史大夫,不以为怨,数遣人省自当母于京师所居。为浙西肃政廉访使。时有以驸马为江浙行省丞相者,其宦竖恃公主势,坐杭州达鲁花赤位,令有司强买民间物,不从辄殴之。有司来白自当,自当即逮之械以令众,自是丞相府无敢为民害者。自当历事四朝

8、,官自从仕郎累转至通奉大夫,刚介弗回,终始一节,有古遗直之风。然卒以是忤权贵而不复柄用,君子皆惜焉。(选自元史自当传,有删改)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执而勘之勘:审问B当择如自当者,庶不误大事 庶:或许C使臣或不得厌其所需 厌:厌烦D数遣人省自当母于京师所居 省:看望【答案】C(厌:满足。)1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自当为人刚直的一组是()若改作之,恐劳民费财乃以使臣一言杀行省大臣,恐非盛德事自当执不可,仅以福建盐引二万赐之坐杭州达鲁花赤位,令有司强买民间物自当历事四朝,官自从仕郎累转至通奉大夫刚介弗回,终始一节ABC D【答案】A(写的是驸马宦官的事,与自当无

9、关;写自当任职的情况,不能表明自当正直。)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当断案精明。他被提拔为监察御史,巡查案件时,发现有人可能被冤枉,上报给御史台,有关官员却不予理会,结果证明自当的判断是对的。B自当制止朝廷劳民伤财。皇后去世,皇帝下令新做行殿车帐,自当没有开工,被尚书责备,后来自当面见皇帝陈述理由,得到皇帝的称赞。C自当反对皇帝滥杀。有使臣报告皇帝说,江浙好像有官员不服皇帝,皇帝下令追查处决这些人,自当通过丞相阐述自己的看法,事情才作罢。D自当为官尽职,但因得罪权贵不得志。他敢于违抗皇帝的命令,不怕依仗公主势力的人,在任上始终保持气节,但遭到撒迪等权贵的报复。【

10、答案】D(“但遭到撒迪等权贵的报复”与原文不符。)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台臣以为赃既具,是特御史畏杀人耳,不听,竟处死。译文:_(2)有司来白自当,自当即逮之械以令众,自是丞相府无敢为民害者。译文:_【答案】(1)御史台的官员认为赃物已经具备,这只不过是御史(自当)害怕杀人罢了,不理会,最终处死(那个人)。(2)官员来报告自当,自当马上逮捕(宦官),戴上刑具以示众,从此丞相府中没有敢坑害百姓的。参考译文:自当是蒙古人。英宗在位时,被提拔为监察御史。巡查大兴县囚犯的案卷,有一个因为蒙冤被关在狱中的人。那个人曾经看见有骆驼死在路旁,便抬回家中做成肉酱。恰好官府的骆驼被人偷走,

11、搜捕很急,就把(他)抓起来审问,那人被迫服罪。自当审查他的供词,怀疑是冤案,马上把案卷上报御史台。御史台的官员认为赃物已经具备,只不过是御史(自当)害怕杀人罢了,不理会,最终处死(那个人)。过了几天 ,辽阳行省把抓获偷窃骆驼的盗贼上报朝廷,冤案才得以昭雪,人们于是佩服自当精明。恰逢皇后去世,皇帝命令工部撤去行殿车帐,全部重新制作。自当没有马上开工。尚书说:“这是奉了皇上的特别旨意,员外您如果有失误,罪过就归大家了。”自当说:“即使有罪,我独自承担。”不久,皇帝果然问完成了没有。中书省的大臣于是召来自当责问。自当请求自己入宫回答皇帝。见到皇帝后,启奏说:“皇后的行殿车帐还很新,如果改做,恐怕会劳

12、民伤财。”皇帝很高兴,对中书省的大臣说:“国家用人,应当挑选像自当这样的人,才可以不误大事。文宗继位,授予自当中书左司郎中的职位。有使臣携带诏书从江浙返回,说江浙行省大臣中好像有对皇帝不服的。皇帝大怒,下命派使臣查问行省大臣不尊敬皇帝的情况,将要把他们全部处死。自当对丞相燕帖木儿说:“皇帝刚刚继位,云南、四川还没有平定,就因为使臣一句话而杀行省大臣,这恐怕不是品德高尚的事。况且江浙是豪华奢侈的地方,使臣可能是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编造谎言来陷害大臣。”燕帖木儿把这些话说给皇帝听,事情才作罢。顺帝初年,授予自当福建都转运盐使的职位。在此之前,自当任左司郎中时,泰定皇帝曾经想把河间、江浙、福建六万盐钞赐给中书参议撒迪,自当坚持认为不行,只把福建两万盐钞赐给撒迪。到这时,自当又建议盐钞应该全部资助国家经费来缓解民力。当时撒迪正担任御史大夫,不因此怨恨自当,多次派人到京城自当的住所看望自当的母亲。自当担任浙西肃政廉访使。当时有一位驸马担任江浙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