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推荐作品 陶庵梦忆序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51325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推荐作品 陶庵梦忆序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推荐作品 陶庵梦忆序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推荐作品 陶庵梦忆序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推荐作品 陶庵梦忆序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推荐作品 陶庵梦忆序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推荐作品 陶庵梦忆序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推荐作品 陶庵梦忆序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推荐作品 陶庵梦忆序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陶庵(n)屡罄(yng)罹(l)此B蒉(ku) 报纟 (x) 苎(zh)C藿(hu) 粝(l) 米 (zhng)D爽垲(ki) 梦呓(y) 偶拈(zhn)【答案】C(A罄:qng,B纟希:ch,D拈:nin)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罄:一种打击乐器B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 因:因而C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 以:来D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 政:通“正”【答案】A(罄:空)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

2、的一项是()A.B.C.D.【答案】B(两个“故”字都当“旧”字讲)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秦人不意赵师至此。B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C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D吾其无意于人世矣。【答案】AB(AB都当“意料”讲,C意思,D心意)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A尚视息人世B不能举火C因思昔日生长王谢D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答案】D(D是比喻,其它是借代)6下列文中运用的典故,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黍熟黄粱B车旅蚁穴C邯郸梦断D卢生遗表【答案】D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自序”,故作者要简括地回顾著

3、述的起缘、宗旨以及全书的内容和特色。张岱尽管在落墨时情绪跌宕起伏,但对于以上这些要点仍给予了冷静的关照。B他以叙事为线索,巧妙地嵌入抒情与议论,这就使全文虚实相依,静深而又灵敏,实用而又好看。C一般认为,张岱的文章凝练得有如“唐人绝句”,其间点染依稀,烟云灭没,给人以神思荡漾的奇趣。D此篇虽属“应用文体”,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功力仍然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人读罢免不了要心驰神往,再三吟哦。【答案】B(以抒情为线索,嵌入记叙与议论)二、语段精读阅读课文第三段,回答下列问题。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

4、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作如何消受消受:忍受B遥思往事,忆即书之 书:写C不次岁月,异年谱也 次:按顺序排列D不分门类,别志林也 别:另外的【答案】D(别:区别, 不同)9下列加点词,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B持向佛前,一一忏悔。C不次岁月,异年谱也。D以流传后世。【答案】A(古:温暖柔软,今: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10对本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A前三句解释写作陶庵梦忆的原因,繁华过后心灵归于平静、空明,

5、回忆往事,向佛忏悔。B“不次岁月”“不分门类”则告诉读者本书内容排列无序,杂乱无章。C“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将以前的奢华生活视为梦境一场,这是国破家亡导致的虚无的人生观。D“城郭人民,翻用自喜”,引用丁会威的典故,暗示自己记录的是明代旧事。【答案】B(“内容排列无序,杂乱无章”错,应是告诉读者此书为随笔的体例)11翻译下列语句。(1)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_(2)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_【答案】(1)由此而想到以前生长于王谢(这样的贵族之家),很好地享受过豪华的生活,今日遭到这样的果报。(2)以草垫作为温暖床褥的报应,以石块作为柔软枕头的报应,用来跟温暖柔软的生活

6、用品相对。三、课外延伸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可为笑。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迳,乃刻五

7、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8、。”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有删改)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以博财物耶博:增加。B禄秩优厚 秩:品级。C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规:谋求。D事觉自死 觉:败露。【答案】A(博:换取)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一朝彰露,禄秩削夺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愚者多财生其过使子孙每怀愧耻耶祸福无门,惟人所召ABCD【答案】B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明珠弹雀为喻,说明人不能“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贪图身外之物,而招来杀身之祸。B文章用“公仪

9、休不受人鱼”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不可“规小得而大失”。C为主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不仅能使百姓安宁,自身常获欢乐,还能使子孙后代感到荣耀。D文章最后以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禄”的官员们做到“履忠正,蹈公清”,这样才能避免灾害,长保富贵。【答案】D(鸟、鱼被获非为“贪高”“贪深”,而是“贪饵”)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_(2)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_【答案】(1)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2)

10、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四、高考热点17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句)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符合原意。不超过30字。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

11、列的地位。_【答案】王羲之变革了楷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18把下面的短句改为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这是一位身手矫健、武艺超强的特种兵,有百步穿杨之术、天降神兵之勇、海底蛟龙之健,水陆空三栖作战样样精通。答:_【答案】这是一位有百步穿杨之术、天降神兵之勇、海底蛟龙之健,水陆空三栖作战样样精通的身手矫健、武艺超强的特种兵。19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句子。例句:(1)尘土受到损辱,却以花朵来报答。(2)白云谦逊地站在天之一隅,晨光给它带上霞彩。_【答案】(1)小草受到践踏,却以绿意来装点。(2)腊梅在寒冬傲雪挺立,寒风给它增添了清香。五、读写创新2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新闻晨报2002年9月25日我国城市出现“特色危机”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一些原来颇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正被模样一致的新建筑淹没,千城一面,抄袭趋同,我国城市发展中已出现“特色危机,”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朱铁臻认为,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个性是城市的生命。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就失去了城市发展的根基。城市需要个性,那么,其他事物呢,人呢?请以“个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只要紧扣话题,选什么题材都可以。文体不限,编述故事,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题目自拟,不得少于800字。【写作指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