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6051265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1、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册课本承接前9册“习惯篇”的内容,继续在课本开头安排了有关自主修改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图片,作为全套教材关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系列之十。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关于自主修改作文和多种渠道学语文的习惯培养,把它们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比如,本册习作课文中,专门安排了修改作文的练习,就应该将其作为一次习惯培养的实践来进行教学。 2、第一单元的主题为“春光无限”。本单元由一首现代诗歌,两篇叙事散文,两首古诗组成,通过诗歌、散文的形式,让学生们充分感知春光的美好。乃至感受到春光也来源于自己-有儿童的

2、地方就有春天!古诗的描绘更加证实了这些,那飞入菜花得意的蝴蝶,十分懊恼的儿童,二者相映成趣,透射着自然美和人性美。 春光在哪里?春光在青山碧岭之间“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春光在小天使般的儿童身上“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春光在喷花的海棠树间“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华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春光在冰清玉洁的梅花的花瓣上“腊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

3、雕成的。”春光在红杏枝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春光在黄蝶飞舞的菜花丛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诗歌,描绘了植树造林对于改造荒山野岭,改善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表达了少年儿童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科学的认识,抒发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怀。 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一篇语言优美、情感纯真的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旺盛生命力的花儿。 早是一篇精美的游记,通过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腊梅花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的描述,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古诗两首都是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

4、绍翁的作品,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诗篇描绘的是幽静安逸的田园风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和追逐黄碟的生动画面,前两行写春天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习作1是一次写景状物类习作。本次习作教学教师应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将具体观察的影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习作要点讨论”对例文的写法作了简要而精当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和借鉴例文的写作方法。 练习1共安排了五个板块,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其中诵

5、读与欣赏、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1、学会本单元2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观察时做到按一定的顺序并能抓住重点,还要能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文本,能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4、学生能学会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和种种趣闻以及相关诗歌。 5、能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6、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7、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6、,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8、学会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或困难时向别人请求帮助,也要学会帮助别人。 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关于自主修改作文和多种渠道学语文的习惯培养,把它们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比如,本册习作课文中,专门安排了修改作文的练习,就应该将其作为一次习惯培养的实践来进行教学。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教学应以读为主,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含义,体会少年儿童热爱自然的情感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反复朗读,细细体会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儿童的勃勃生机。 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中教师可努力创设情景,采取学生

7、交流等方式,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进一步感悟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早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在朗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推敲课文(包括词句、段落、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绪,从而把自己当成作者,靠朗读代替作者讲话,代替作者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抒发情怀。 古诗两首 教学中一定要认真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的配画或采用多媒体音像手段,帮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要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文本所表达的内涵。 习作1 本次习作教学教师应

8、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将具体观察的影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习作要点讨论”对例文的写法作了简要而精当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和借鉴例文的写作方法。 练习1 着重指导学生积累,激发创作的兴趣。在反复诵读诗文中感悟文章渗透着的饱满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这些意境。能在具体的模拟情境中感受“如何请人帮忙”及“如何面对别人的求助”。 古诗两首都是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诗篇描绘的是幽静安逸的田园风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和追逐黄碟的生动画面,前两行写春天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的活动,

9、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习作1是一次写景状物类习作。本次习作教学教师应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将具体观察的影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习作要点讨论”对例文的写法作了简要而精当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和借鉴例文的写作方法。 练习1共安排了五个板块,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其中诵读与欣赏、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1、学会本单元2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观察时做到按一定的顺序并能抓住重点,还要能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 3、能正

10、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文本,能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4、学生能学会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和种种趣闻以及相关诗歌。 5、能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6、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7、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8、学会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或困难时向别人请求帮助,也要学会帮助别人。 (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 篇目名称 训练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中,教师应认真抓好本册所安排的关于自主修改作文和多种

11、渠道学语文的习惯培养,把它们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比如,本册习作课文中,专门安排了修改作文的练习,就应该将其作为一次习惯培养的实践来进行教学。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教学应以读为主,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含义,体会少年儿童热爱自然的情感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反复朗读,细细体会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儿童的勃勃生机。 只拣儿童多处行 教学中教师可努力创设情景,采取学生交流等方式,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进一步感悟语言,体会语言的魅力。 早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在朗读中教

12、师要引导学生推敲课文(包括词句、段落、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绪,从而把自己当成作者,靠朗读代替作者讲话,代替作者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抒发情怀。 古诗两首 教学中一定要认真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的配画或采用多媒体音像手段,帮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要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文本所表达的内涵。 习作1 本次习作教学教师应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将具体观察的影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习作要点讨论”对例文的写法作了简要而精当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和借鉴例文的写作方法。 练习1 着重指导学生积累,激发创作的兴趣

13、。在反复诵读诗文中感悟文章渗透着的饱满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这些意境。能在具体的模拟情境中感受“如何请人帮忙”及“如何面对别人的求助”。 四、学情分析: 班级共有学生34人,其中女生 人,男生 人。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主的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平时喜爱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但是,由于少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没有学习兴趣或是留守学生,或者缺少家长的辅导帮助,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能倾听,不爱思考,不能认真按时完成作业,需要老师加强督促,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序号:01、02教学时间:3

14、、2 3、4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教学内容:文章不厌百回改二、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学生缺少主动修改习作的能力三、教学的具体目标:1、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1页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2、 使学生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3、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认真观察1页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策略选择: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六、教学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看图导入,板书揭题今天我也来给

15、同学们讲-讲修改作文的问题。(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打开课本,翻到第1页,看看上面的图中是谁在什么地方于什么。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1、提示“厌”、“百”的意思。厌:满足。日:这里是虚指,表示多次、反复的意思。3、过渡:为什么说文章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呢?2、明确句意:文章写好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研究探讨“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三、出示小资料抗美援朝战争中,部队作家魏巍随志愿军战士来到朝鲜。在朝鲜战场上,他每天都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感动着。于是,他写了-篇文章来歌颂志愿军战土。在初稿中,他选用了二十多个感人事迹,后来,他对初稿进行了反复修改,删去了许多内容,最后只选取了三个事例,分别从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三个方面歌颂志愿军战士。文章改短了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就是有名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2、教师指点:魏巍最初选取了二十多个事例,当然都很感人;但由于事例太多,读者反而印象不深、所以他要反复修改,修改的结果,长的变短,却更加精炼,更加感人、这正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