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自主赏析书愤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51252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自主赏析书愤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自主赏析书愤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自主赏析书愤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自主赏析书愤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自主赏析书愤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自主赏析书愤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自主赏析书愤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自主赏析书愤课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北渚(zh)白 (fn)沅(yun)水B萃(z)中 罾(zng)木上 眇眇(mio)C水裔(y) 西澨(sh) 荪(sn)壁D兰橑(lo) 蕙櫋(min) 踯躅(ch)【答案】C(A沅:yun;B萃:cu;D躅:zh)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目眇眇兮愁予向远看的样子B观流水兮潺湲 水慢慢流动的样子C聊逍遥兮容与 从容自在的样子D举杯断绝歌路难 停止E吞声踯躅不敢言 犹豫不决,欲言又止【答案】E(徘徊不前)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

2、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B荪壁兮紫坛C桂栋兮兰橑D辛夷楣兮药房【答案】A(A是名词作状语,其它是名词活用作动词)4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这两句纯属白描,表现出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B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这几句写湘夫人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而不敢明讲,心神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C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在庭院中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这两句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3、美好的时光啊不可轻易得到,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这两句写湘君和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于是绝决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地游逛起来。【答案】D(“绝决地抛弃幻想,自得其乐”不对)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56题。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5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B“映阶”两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

4、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答案】C(C项“两朝”指东汉和蜀汉,说法有误。“两朝”指刘备、刘禅两代)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鸟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国忧民,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答案

5、】B(B项“由远及近”,说法有误。正确的说法是“由近及远”)临安春雨初霁是陆游的另一首诗,阅读书愤和这首诗,作比较,回答后面问题。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7对两首诗词语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A书诗首联抒写诗人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为全诗的诗眼和灵魂,不仅总挈了全诗,也刻画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空怀爱国热忱,却不知世事艰辛;遥望金兵侵占的中原,愤恨之

6、情郁积如山!B颈联与首联形成对照首联写过去,颈联写现在,首联写少年,颈联写暮年。“空自许”与“世事艰”相对应;“已先斑”与“气如山”相对应。二联不仅处处对照,而且诗脉贯通,概括出诗人的整体形象。C“世味”“薄似纱”,诗句表层写世态炎凉,人情淡薄;其隐含信息,则是揭示世味薄必然直道穷的现实南宋小朝廷得过且过,官场风气一天坏过一天,诗人慨叹:在如此环境中为官,会有什么作为?D临诗颈联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到了京城,不屑去结交权贵以求攀升,却独自待在客馆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对生活细节的这种描写,既是个人心迹的剖白,又是对污秽的官场生活的否定。【答案】B(B项分析不当,“已先斑”

7、和“气如山”从内容到形式都不能形成对应关系)8对两首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为同期诗作,但其风格与表现方式却迥乎不同。前者,情调严肃而激越,正面凸现一个“愤”字;后者,情调诙谐,在貌似轻松中流泄内心的忧愤。B书愤颔联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大捷,诗人将自己的激情直接蕴藉其中,使全诗悲愤的基调透射出一抹靓丽色彩。C临安春雨初霁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漠。“素衣莫起风尘叹”,既是自励绝不会受坏风气的污染,又是对家人的安慰。D陆游的书愤中诗人联想了诸葛亮“出师”的伟业,借以自勉;同时又将崇敬、仰慕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炼在一起,锤炼出尾联那样的警句。【答案】B(B项分析欠妥

8、。颔联回忆确实蕴含了诗人的喜悦和欣慰,但这种情感不是“直接蕴藉其中”,而是曲折地体现出来的)二、语段精读阅读下诗,回答问题。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9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帝子降兮北渚(水边或水中浅滩)思公子兮未敢言(说,表述)B夕济兮西澨(渡水)将腾驾兮偕逝(一起)C葺之兮荷盖(修理)疏石兰兮为芳(散布)D合百草兮实庭(充满)聊逍遥兮容与(姑且,暂且)【答案】C(葺:编草盖房子。)10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搴汀洲兮杜若

9、,将以遗兮远者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B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C秦无亡矢遗镞之费D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答案】D(例句中的“遗”为赠送,D与之同。A遗留下的,B原有的,C丢失)11对这三个诗节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帝子,指湘夫人,在神话传说中她是古帝唐尧之女,女子古代亦可称子。B“与佳期兮夕张”句的意思是等待良辰美景的到来,傍晚时分,我已打扮完毕。C第二诗节的后两句是说,鸟为何翔集于草中?网又为何挂在树梢上?D“思公子兮未敢言”的意思是眷恋湘夫人啊我不敢明言。【答案】B(“佳”指湘夫人。意思为:与你相约在黄昏啊,我已把罗帐施张)12对这三个诗节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北渚、秋风、水波、木叶、香草等

10、自然意象组成了一幅洞庭秋景图,并表现出一种萧瑟的色调,这更增添了湘君的悲愁。B“目眇眇”暗示着那只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湘夫人并未真正降临。C从“登白兮骋望”、“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等句可以看出湘君对于湘夫人一往情深的期待。D这首诗与湘君是姊妹篇,表现了湘夫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因久候恋人不至所产生的惆怅落寞心情。【答案】D(“帝子”“佳”“公子”都是指湘夫人。这首诗是湘君唱给湘夫人的恋歌)三、课外延伸1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送春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这首诗既有“残花”“子规”(杜鹃)一类意象,又有“燕子”“东风”一类意象,诗人究

11、竟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_【答案】这首诗虽然有一层淡淡的惜春之意,但从整体上看,诗人要抒发的还是顺应时序朝前看、珍惜和享受新生活的乐观精神。1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题画竹郑燮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诗中的“龙孙”指什么?请分析本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来揭示哲理的。_【答案】初长的幼竹(竹笋的别称)。用“山”的固定不动与“竹”的生枝拔节作对比,揭示了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哲理。或:应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生事物这一哲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次韵乐文卿北园陈与义故园归计堕虚空,啼鸟惊心处处同。四壁一身长客梦,百忧双鬓更春风。梅花不是

12、人间白,日色争如酒面红。且复高吟置余事,此生能费几诗筒。15诗中三、四两句刻画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_【答案】描写了一个家徒四壁,虽思念家园而漂泊在外,同时内心痛苦又感叹岁月流逝的诗人形象。16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_【答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却只能故作旷达的心情。有家而归不了,年华又老去,环境也已发生了改变,诗人内心痛苦,却又无可奈何,只好放下种种心中的梦想,在诗歌中寄托自己的情怀。四、高考热点17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教育部近日以“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回答了妇女权益公益人士因对多所高校按性别划分投档分数线、少数学校的部分专业课适当调整男女招生比例的做法不满而要求教育部公开所批准的限制性别录取的高校名单的要求。_【答案】多所高校按性别划分投档分数线,少数学校的部分专业课适当调整男女招生比例;这使妇女权益公益人士感到不满;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