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8课 心术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51199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8课 心术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8课 心术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8课 心术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8课 心术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8课 心术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8课 心术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8课 心术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8课 心术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九日和韩魏公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译文:我四十八岁,年近半百,才成为您的座上客,最为不才,自己的那“萧萧华发”同宴上的闪闪金罍(酒器)相映衬。韩丞相好贤,可自己官卑位低不配这种礼遇,多年来清闲无事陪伴诸位儒生老于太常寺。从二十七岁开始,发奋苦读,希望有用于世,却多次科考不第;后来,虽然名动京师,却沉沦下僚,无法一展抱负,每次佳节均在愁里度过。曾有的雄心壮志也只有在醉时才略有显露。冒雨晚归而感寒意,

2、难以入睡。我独自把您的诗翻了一遍又一遍。赏析:首联从多年来他们的交游,一直写到这天的宴会,语言高度概括,内涵十分丰富。表面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颔联又从这天的宴会写到他五年来的虚度光阴,诗人自谦中也含着牢骚。苏洵以自己能辅助帝王的才能来做这种白首穷经的工作,深感虚度年华,用非所长,这集中表现在“闲”“老”二字上。颈联尤为历代评论家所称赏。重阳节历来是人们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好日子,但苏洵却在愁里度过。“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久”字更有丰富的内容。“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尾联以暮间归来,反复吟咏韩琦新诗作结,戛然而止,余味无

3、穷。韩琦诗中那种久居高位、宾朋满座的富贵气,使苏洵更感到自己“闲伴诸儒”的穷窘;韩琦志满意得之余的淡淡闲愁,更激起了苏洵壮志不酬的深沉哀怨。这就是他越读韩琦新诗就越发难以入睡的原因。“暮”“雨”“寒”三字为全诗烘托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气氛,而“寒无睡”“百遍开”更活画出这位“萧萧华发”的老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神情。杨震论“四知”大将军邓骘闻其(杨雪)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

4、,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这样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

5、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麋鹿(m)斥堠(hu)丰犒(o) 尺棰(chu)B缒兵(zhu) 烽燧(su)狎(xi) 蜥蜴(x y)C袒裼(x) 冠胄(zhu)寝(qn) 所恃(sh)D校正(jio) 刘禅(chn)固有所侮(w) 抗而暴之(bo)解析:A项中“麋”应读“m”,“犒”应读“ko”;B项中“燧”应读“su”;D项中“禅”应读“shn”,“暴”应读“p”。答案:C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凡兵上义上:崇尚麋鹿兴于左而且不瞬

6、兴:突然出现B以兵尝敌 尝:曾经小挫益厉 厉:厉害C七十战而兵不殆也 殆:懈怠士以义怒 怒:激起愤怒D故去就可以决 去就:离开与靠近支大利大患 支:对付解析:B项,尝:试探(虚实);厉:发奋自厉。答案:B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凡兵上义B冠胄衣甲,据兵而寝C小挫益厉D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解析:A项,“上”通“尚”,崇尚;C项,“厉”通“励”,勉励,激励;D项,“殆”通“怠”,松懈,懈怠。答案:B4下列各项中,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B邓艾缒兵于穴中C奉宣室以何年D复游于赤壁之下解析:A项为省略句,“而后”前省略主语“将帅”;B、C、D三项都是状

7、语后置。答案:A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12题。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十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

8、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穴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

9、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一)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瞬:眨眼B小胜益急,小挫益厉 益:增加C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 并:吞并D故士皆委己而听命 委:交付解析:B项,益:更加。答案:B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士

10、以义怒,可与百战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B非一动之为害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C丰犒而优游之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D凡兵之动,知敌之主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解析:D项,均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以”,介词,因;介词,把。B项,“为”,动词,造成;介词,替。C项,“而”,连词,顺承;连词,转折。答案:D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是“调动士兵积极性”的做法的一项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小胜益急,小挫益厉 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怀其欲而不尽 用人不尽其所欲为ABC D解析:是为将应有的心态。是为将应具备的两种素质。答案:A8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

11、将领,应该有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良好素质。惟其如此,才可以统率军队,谋求胜利。B调动士兵最好的方法是告诉他们正义,用正义激发他们,士兵就会一往直前,无畏无惧。C对待战争,战前要积蓄财力;战时要鼓励士气;战后要修养心性。要让士兵怀有不可满足的愿望。D摸清敌情才能出动军队,要了解敌方的君主,了解敌方的将领,唯此才能够出兵于危险的地方。解析:C项,“要让士兵怀有不可满足的愿望”错,应为“要让士兵怀有没有实现的愿望”。答案:C(二)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节而后可以用兵节:节制B知节则不穷 穷:贫穷C彼将不与吾校 校:通“较”,较量D使之疑而却 却:退却解析:B项,穷:困窘。答案:B1

1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均为“介词,用”。B项,语气词,表陈述语气/语气词,表疑问语气;C项,副词,表示承接,就/副词,表判断,就是;D项,介词,表处所,在/介词,表比较,比。答案:A11下列各个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主张用兵“心术”的一项是()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兵有长短,敌我一也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A BC D解析:为将须“知己”的好处,敌我互有优势劣势,无所恃的害处。答案:C12对下列各句在文

13、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量了。)解析:B项,暴:暴露,显示给人看。不是尽量掩盖。答案:B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崔暹,字季伦,博陵安平人。暹少为书生,避地渤海,赵郡公琛镇定州,辟为开府谘议。随琛往晋阳,高

14、祖与语说之,以兼丞相长史。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谓之曰:“丈夫相知,岂在新旧?军戎事重,留守任切,家弟年少,未闲事宜,凡百后事。一以相属。”握手殷勤,至于三四。暹亲遇日隆,好荐人士。言邢邵宜任府僚,兼任机密。世宗因以征邵,甚见亲重。言论之际,邵遂毁暹。世宗不悦谓暹曰卿说子才之长子才专言卿短此痴人也暹曰子才言暹短暹说子才长皆是实事不为嫌也。武定初,迁御史中尉。暹前后表弹尚书令司马子如及尚书元羡、雍州刺史慕容献,又弹太师咸阳王元坦、并州刺史可朱浑道元,罪状极笔,并免官。其余死黜者甚众。高祖书与邺下诸贵曰:“崔暹始居宪台,乃尔纠劾。咸阳王、司马令并是吾对门布衣之旧,尊贵亲昵,无过二人,同时获罪,吾不能救,诸君其慎之。”高祖入京师,群官迎于紫陌。高祖握暹手而劳之曰:“往前朝廷岂无法官,而天下贪婪,莫肯纠劾。中尉尽心为国,不避豪强,遂使远迩肃清,群公奉法。冲锋陷阵,大有其人,当官正色,今始见之。”赐暹良马,使骑之以从,且行且语。暹下拜,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