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3课 短评两篇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51160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3课 短评两篇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3课 短评两篇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3课 短评两篇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3课 短评两篇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3课 短评两篇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3课 短评两篇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3课 短评两篇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3课 短评两篇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第13课短评两篇康梁家教之别在梁启超家中,能集中出现梁思成、梁思永、梁思庄、梁思礼如此众多的知名学者,则梁启超在子女身上花费的心思之多也可想而知了。加以梁氏看重感情生活,更显得情长儿女。梁启超曾希望二女儿思庄学生物。作此建议,梁氏是经过缜密思量的。其中有家庭的考虑,“弟兄姊妹,到今还没有一个学自然科学,很是我们家里的憾事”;也有学术的考虑,梁认为,生物学是“现代最进步的自然科学,而且为哲学社会学之主要基础”;小而言之,对女孩子来说,它是“极有趣而不须粗重的工作”,因而

2、“极为合宜”,且“容易有新发明”;大而言之,“中国女子还没有人学这门(男子也很少)”,故鼓励女儿“做一个先登者”。但如此周到的安排,只为思庄的缺乏兴趣与苦恼不安而最终放弃。梁启超反加以肯定:“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而要思庄以“自己体察作主”,“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正是由于梁氏能够体贴个人性情之不同,尊重孩子们的选择,梁思庄日后才能成为有成就的图书馆学家。康有为弟子卢湘文写的万木草堂忆旧中的记述。卢氏以资深教育家的体验,对康氏戊戌以前改革幼学、拟新编蒙学书的计划评论说:“盖先生天分太高,视事太易,不能为低能儿童之设想。”其编书之悬的过高、不切实际,注定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应用。

3、这自然与康所教万木草堂生徒“皆一时之秀”有关,故不知中人以下者读书的甘苦。他曾把女儿康同复送到卢处受教,并言:“此女甚钝,幼时尝教以数目字,至数遍尚不能记,余即厌恶之。”(妇孺韵语)以康氏眼界之高,便只能教天才而不能教常儿。两相比照,我们也可以体味康有为的强悍与梁启超的平易,从作文到做人,均一以贯之。由此更推进一步,二人治学以及思想历程之不同,也约略可见。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回銮(lun)长篇累牍(li)懿旨(c) 垂涎三尺(xin)粗糙(co) 牵强附会(qin)内讧(hn) 自惭形秽(hu)咋舌(z) 言简意赅(i)角色(ju) 花团锦簇(c)中肯(z

4、hn) 一场大战(chn)惬意(qi) 戛然而止(ji)解析:A项,“懿”应读ycozhnchn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抛弃预见前途汹涌澎湃冷若冰霜B溃乱特别兴致最爱刺激潦草写就C牢骚弄成笑柄搜集素材多愁善感D嘲笑搭个凉棚肥沃山谷飞扬拔扈解析:D项,飞扬拔扈飞扬跋扈。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只有正确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才能_它的发展变化。水对动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例如它能_动物的体温。领导干部应当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_民情。A推测调节体恤B推断调节体察C推断调解体察D推测调解体恤解析:(1)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

5、的事情。推断:推测,断定。(2)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解:劝说双方消除纠纷。(3)体恤:设身处地地为人着想,给以同情、照顾。体察:体验和观察。答案:B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园区内外,一系列凝聚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雕塑艺术品,将以其特有的形式,定格这一届人类盛会。B新兴煤矿事故与四年前同属龙煤集团的七台河矿难如出一辙,煤矿企业片面追求产量、生产效率低、忽视安全生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C从“最后的大师也去了”等缅怀文字及对学术风气、文化命运等问题的热烈讨论中就不难发现,众人不只感伤任继愈、季羡林二老的远行,更焦虑老一辈学人纷纷凋

6、零,慨叹滋养新一代大师的学术土壤日趋贫瘠。D2010年1月6日,湖北日报发表新闻快评善待媒体一文,其中指出:在汗牛充栋的媒体丛林中,有极少数无良者败坏了媒体形象,但他们最终要受到受众的唾弃。解析:A项,“定格”泛指确定在某种格式、状态、标准上;又指固定不变的格式。B项,“如出一辙”形容事情非常相像。C项,“凋零”形容凋谢零落,也指摔落。D项,“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答案:D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曹操墓惊现安阳,千古之谜终将破解。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该消息迅速成为爆炸性新闻,不胫而走。B一年来美俄“重启”关系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

7、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固有观念却难以短时间内消除。C一支南极探险队于新年当天意外地发现了约一个世纪前所遗弃的澳洲著名南极探险家莫森的飞机残骸。D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负责人指出,淫秽色情网站能够存在,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接入服务商不遵守法律法规,缺乏社会责任感,只追求经济利益所致。解析:A项,“该消息”前加“使”;C项,语序不当,“新年当天”应置于句前;“约一个世纪前所遗弃的”应放到“飞机残骸”前;D项,“是因为所致”杂糅。答案:B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69题。山东将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分科概念是高考的概念山东省今年明确要求规范高中学生文理分科时间,从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高

8、中在第二年级末以前不得安排学生分科。山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说,文理分科的概念是高考的概念,现在高中学生文理分科面临越来越早的趋势。从2008年入学的新生开始,全省“一刀切”,高中学校必须严格遵照办学规范,在第二年级末以前不得安排学生分科。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计划,从2011年开始,全省各高中必须全面实施课程标准。做到该开的课全部开出来让学生选修,真正实行走班制和学分制管理。这也意味着,到2011年,山东省将在真正意义上取消文理分科。三种声音:1撕裂教育完整性的体制文理分科贯穿高中教育阶段,学子们尚且懵懂,就被体制之手决定了学业趣味和前途命运。事实上,学校无非是希望通过把文科和理科剥离开来,然后又

9、通过知识的倾倒,使学生成为一架囫囵吞枣的知识接收装置,最终达到为升学率的小数点添砖加瓦的目的。凡是对提高升学率有帮助的,无所不用;凡是没帮助的,则弃之如敝屣。这也就是为什么高中文理分科虽屡遭诟病,却依然岿然不动的原因。文理分科的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封闭的和支离破碎的,片段化的认识掩藏不住整体把握的无力。只要一跳出自身的专业领域,他们立即变得左支右绌,甚至一无所知。中国能否再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兼备的大师级人物?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一种撕裂教育完整性的教育体制,只能使我们的盼望渐行渐远。如此而言,文理分科是时候抖落一身的历史尘埃了。2分科没有错,错在偏科身为分科教育的一名受益者,我从来没有过

10、深痛地感觉到分科的缺点。说到底,分科没有错,错在偏科。高中文理分科实际上解除了相当多学生的厌学感,让他们重新认识了学习的必要性,进而“术业有专攻”。正是对文科与理科的正确认识,有的学生很早就放弃了自己不想学又学不好的科目。如果强制性地不分科,真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难而退,中辍学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不分文理科,学业太重,有限时间内只有“学而不思”与“思而不学”两种情况。同理,学了文科,如果善于“思”,就会自觉地翻阅理科知识;学了理科,善“思”则爱文科知识。因为“思”的同时,没有考的压力,会有很好的效果。分科为所有学生节省了时间,而偏科现象的出现,只能说明有人为“考”而学的功利性目

11、的。为“考”而学,一味偏科的结果可能是偏科越来越严重。事实上,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人学了两年理科却又转学文科,有的人学了两年文科又转学理科。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发现自己进错了“门”。应当说,文理分科与大学里的专业划分是有区别的。文理分科只是基础知识的分类,而专业则是知识升华的重点努力方向。如果把专业与分科等同起来,难免会出现分科“罪孽深重”的错觉。3分科无过,应试才是祸首文理分科的确有其弊有其失,但任何事物都得要分两面看,文理分家也有它的好处,比如在文理基础较为扎实的情况下,可以“术业有专攻”。在欧美等所谓发达国家,也存在文理分科的现象,似乎并不怎么影响到他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和人文情怀。有人

12、把国人无缘诺贝尔奖的“罪过”推给文理分科,除了让人看到那种浓得化不开、近乎病态的诺奖情结,还有本末倒置之嫌疑。有些国家早就有专家学者拿过诺贝尔奖,但至今仍是科技水平和国民素质落后。我们不能把一个国家的科技或相关水平,甚至相关荣誉仅仅与诺贝尔奖等价齐观。很明显,把中国人无缘诺奖归罪于文理分科是不合理的;而把民族整体素质下降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情怀的缺失,算在文理分科的头上,更是本末倒置。因为明眼人都知道阻碍中国教育发展的祸根主要是没有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而不是文理分科这些细枝末节的做法。几十年来,我们也一直在高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素质教育也被写入文件,然而,现在这些仍然只是口号。这是教育

13、部门和学校必须认真反思的地方。(摘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8日)6第一种声音中,认为文理分科的弊端有哪些?答案:扼杀了学业趣味和前途命运;造成盲目追求升学率;造成知识支离破碎。7第二种声音中,认为分科的好处有哪些?答案:解除了相当多学生的厌学感;有利于学思结合,知识互补;学生也有文理转换的自由;减轻学生压力。8第三种声音中,为什么说“应试才是祸首”?答案:应试教育造成了民族整体素质下降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情怀的缺失。9你是否同意文理分科,说出你的理由。答案:(示例)不同意。文理分科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它割裂了科学和人文的关系,懂科学的缺少人文素养,搞人文的又没有科学素

14、养,二者互为隔绝。比较起来,人文素养的缺失,问题更为严重。同意。文理分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他们可以有所学,有所不学,只要考试考不到的,他们可以学得相当轻松。如果真的实施文理不分科,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考,那学生的负担会不会又增加了不少?三、语言表达10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2010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1)将_改为_(2)将_改为_(3)将_改为_(4)将_改为_答案:(1)“惠顾”改为“浏

15、览”(2)“你”改为“贵”(3)“可”改为“请”(4)“洽谈”改为“联系”11请为下面的新闻报道写一段新闻简评。要求:语言简洁,观点鲜明,不超过50字。3月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城肥清运管理二处会议室,5名大学生掏粪工和城肥二处的负责人签订了聘用合同,正式成为城肥清运队伍中的新成员。他们的工种是掏粪工,大学生掏粪工的合同期限是5年。据了解,不少求职者表示不愿当掏粪工,但听说掏粪工是事业单位编制、收入有保障时,都表示愿意考虑这一职位。到报名截止时,一共有391人报名,其中还有1名研究生,大学本科生更是比比皆是。答案:(示例一)大学生做掏粪工,这种学非所用的就业选择,是人才的浪费!大学生应该到社会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示例二)大学生做掏粪工,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