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51084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积雨辋川庄作旅夜书怀同步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辋(wng)川东菑(z)朝槿(jn)B危樯(qing) 铜钲(zhng) 西崦(yn)C饷(xing)春耕 初霁(j) 荠(q)麦D怆(cng)然 豆蔻(ku) 窥(ku)江解析:B项,“钲”应读zhng;C项,“荠”应读j,D项,“怆”应读chung。答案:A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淳熙丙申至日丙申:就是指冬至这一天B暮色渐起,戍角悲吟戍角:驻军的号角声C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重:着重D渐黄昏清角吹寒吹寒:吹出了寒气解析:

2、A项,丙申:指年。至日指冬至这一天;C项,“重(chng)”,应为“重新,又”;D项,吹寒:在寒风中吹着。答案:B3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B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C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解析:B项为拟人,其余都化用了杜牧的诗句,为用典。答案:B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几首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4阅读杜甫的旅夜书怀,回答问题。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这首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_(2)这首诗反

3、映了杜甫当时怎样的心情?_答案:(1)对仗、反语和比喻。前四句两两对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为反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为比喻。(2)孤苦无依、前路渺茫的无助与悽惶。5阅读苏轼的新城道中(其一),回答问题。新城道中(其一)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1)这首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_(2)这首诗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何特点?_(3)用一句话说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_答案:(1)拟人、比喻和对偶。首联、颈联为拟人,颔联、颈联为对偶,颔联为比喻。(2)写景和叙述相结合。前三联

4、以写景为主,后一联以叙述为主。(3)表达了诗人出巡路上的喜悦之情。6阅读姜夔的扬州慢,回答问题。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1)词前的序起到了什么作用?_(2)词中哪一句最能表达作者的“黍离之悲”?_答案:(1)交代了写作的时间

5、和地点,介绍写作的缘由和背景,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7阅读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回答问题。长想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这首词的上、下阕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_(2)作者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来表情达意?_答案:(1)第一层以叙述描写为主,第二层以抒发感慨为主。(2)作者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来表情达意。(二)阅读下面几首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回答问题。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夜

6、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_(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_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景象;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王诗描写的是动景,周诗描写的是静景。(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言之成理即可)9阅读

7、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注: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_(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_答案:(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2)“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

8、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10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问题。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注:柬:给信札。何事句: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颈联、颔联中“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均用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典故。(1)这首诗通过“秋扇”“骊山语”“夜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比喻共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_(2)“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名句人们传诵了三百多年,今天甚至成为许多文艺作品的标题。请你从诗句内容和语言形式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