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7课 原毁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51057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7课 原毁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7课 原毁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7课 原毁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7课 原毁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7课 原毁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7课 原毁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第17课 原毁同步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毁韩愈题木居士二首(其一)韩愈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译文:木居士原本是山中一棵普通老朽的树木,曾遭“火透”(雷殛),又被“波穿”(雨打水淹),经磨历劫,不知过了多少岁月,伤痕累累,形状像人。被迷信的人加以神化,供进神龛,转眼变成堂堂皇皇的“木居士”,于无佛处称尊了。 便有无数迷信的人前来祈祷参拜。赏析:唐时耒阳(今属湖南)地方有“木居士”庙,贞元末韩愈路过时留题二诗,此为其一。诗是有感于当时的社会现实而发,非一般应景的题咏。诗中“木居士”与“求福人”不妨视为官场中两种人的名称。作者运用咏物寓言形式,在影射的人与物之间取其相似点,获得了丰富的喜剧效果。

2、前两句交代“木居士”以前的狼狈处境,揭其老底,后两句则写其意外的发迹,前后形成鲜明对照。诗中对“木居士”的刻薄,句句都让人感到是对“求福人”的挖苦,是戳在“木居士”身上,羞在“求福人”脸上。该诗妙处,就在于抓住了“聋俗无知,谄祭非鬼”(溪诗话)的陋俗与封建官场中某种典型现象之间的相似点,以咏物寓言方式,取得讽刺鞭挞的效果。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

3、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意志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4、)A几乎(j)惟懼(j)懈怠(di) 尧舜(yo)B通衢(q) 应该(yn)诽谤(fi) 懦弱(nu)C忌妒(j) 惟妙惟肖(qio)阐述(chn) 揣测(chui)D爱憎(zn) 廉洁(lin)称心(chn) 苛刻(k)解析:A项,“几”读j;B项,“应”读yn;C项,“肖”读xio。答案:D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周:全面B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病:缺点C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 图:考虑D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 众人:许多人解析:A项,“几”读j;B项,“应”读yn;C项,“肖”读xio。答案:D3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

5、,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A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B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C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D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解析:C项和例句均为“介词,表原因,因为”。A项,连词,表修饰,而。B项,介词,用。D项,连词,表目的,来。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倒装现象的一项是()A每被销于凡口B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C门九重兮曷通D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解析:A项为被动句;B、C两项均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状语后置句。答案:A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12题。古之君子,其责己也

6、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

7、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

8、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一)5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待人也轻以约约:简约B就其如舜者 就:仿效C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重:严格D即其新不究其旧 究:探究解析:D项,究:苛求。

9、答案:D6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闻古之人有舜者则或咎其欲出者B求其所以为舜者 所以游目骋怀C后世无及焉 盘盘焉,囷囷焉D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解析:A项均为“代词,的人”;B项,表原因/所用来的(方式、礼节等);C项,第三人称代词,他/形容词词尾,的样子;D项,语气词/通“于”,引出比较的对象。答案:A7下列各项对文段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是“古之君子”的表现特征,也是本段的中心论点。B文章以一向被古人尊为圣君或圣贤的舜和周公为例,这就增强了说服力和可信性,因为取的是楷模,是无可非议的典范。C于人“取其一不责其

10、二,即其新不究其旧”,这是对他人缺点的态度;而对他人的优点却唯恐其做了好事而得不到应有的利益。D第一段通过对古之君子责己待人的正确态度的分析,阐述了本文的正题,下面的因为要探求谤毁之源的对象是“今之君子”的态度,对第一段起到了恰如其分的衬托作用。解析:“阐述了本文的正题,下面的因为要探求谤毁之源的对象是今之君子的态度,对本段起到了恰如其分的衬托作用”错。应是“第二段是本文的正题,此段对第二段起了一个衬托作用”。答案:D8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_答案:严格而全面,所以不会怠慢;宽而少,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2)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

11、是,是足为艺人矣。_答案: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就够得上是良善的人了;能擅长这个,就算得上是有才能的人了。(二)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详,故人难于为善详:详细B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 用:使用C而以圣人望于人 望:要求D必其人之与也 与:同党解析:B项,用:才用,才能。答案:B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今之君子则不然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B. 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C.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 而以圣人望于人D. 是故事修而谤兴 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解析:D项都是“连词,表顺承”。A项,“然”,代词,这样;副词的词

12、尾,的样子。B项,“虽”,连词,虽然;连词,尽管。C项,“以”,连词,无实义;介词,用。答案:D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现在的君子与古代不同,现在的君子对别人求全责备,对自己宽容无度。B正是因为对自己过度地宽容,少约束,所以今人难以取得进步,因此也不被人尊重。C作者认为,造成现在这种样子的原因是懒惰和嫉妒,作者的这种观点是实践证明了的。D最后,作者由此及彼得出这样的结论:要想名誉光大,道德推广,首先加强自身修养。解析:B项属于强加因果,“因此也不被人尊重”不符合文意。答案:B12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_答案:

13、周详,所以人家难以做好事;简少,所以自己进步就少。(2)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_答案:否则,就是和他疏远没有相同利害的人。(3)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_答案:因此,事业成功诽谤便随之产生;德望高了恶言就接踵而来。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祭鳄鱼文韩愈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献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外食民、畜、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