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单元测评五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含解析)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49358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单元测评五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单元测评五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单元测评五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单元测评五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单元测评五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单元测评五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 单元测评五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单元测评(五)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栏内)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循环B猫头鹰和黄鼬捕食田鼠,猫头鹰和黄鼬有竞争关系C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SO2过多,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传递。答案A第2题图2.假设如右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E,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获得的能量()A等于101E

2、B等于102EC少于101E D多于101E解析水稻固定的能量为E,按10%传递,则鸭子、奶牛和人共可获得101E,尽管人还可以从鸭子、奶牛获得它们所获得能量的101,但人获得的总能量也不会达到101E。答案C3.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有食物链2条B该生态系统有食物链3条CA可能是鱼DE占一个营养级解析食物链开始于生产者,E占两个营养级。答案B4若甲、乙、丙三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都固定一样多的太阳能,甲中有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乙比甲多一个次级消费者,丙比乙多一个三级消费者。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比较三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含有的总能量,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3、)A甲乙丙 B甲乙丙C甲乙丙 D甲乙bc解析消费者不可能把食物中的全部能量都同化,故当消费者获得能量为b时,其食物中所含能量应大于b。答案B16研究人员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三级和四级消费者。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个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B甲生态系统消费者的总能量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而乙生态系统则相反C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D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的总能量解析能量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

4、、逐级递减。故无论哪种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的总能量。根据题中信息,无法比较甲和乙中消费者的总能量。答案A17在一般情况下,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的正确图解是()解析生态系统无机环境中的无机物通过生产者而进入生物群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转变成无机物回到无机环境中;一部分传给消费者,经过各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转变成无机物回到无机环境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有机物还可随尸体、残枝败叶等传给分解者,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转变成无机物回到无机环境。可见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只有无机环境与生产者之间的物质传递是双向的;生产者中的物质既可以传给分

5、解者,也可以传给消费者;消费者的物质可以传给分解者或分散到无机环境中;分解者只能把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因此选D。答案D18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B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C能量只能在食物链中流动D能量金字塔和生物数量金字塔均可倒置解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二者不可分割。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而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还包括散失的过程。生态金字塔中,能量金字塔是不能倒置的。答案A19.右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

6、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B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C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小解析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应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不变。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外来干扰越大,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越长,即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数量都有关,生物种类、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TS值越小,说明生态系统恢复

7、原状越快,总稳定性越大。答案B20右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B若M表示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则四种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程度依次是bdcaC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d四个种群中,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解析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b的基因种类最多,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若M表示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的抵抗力稳定性最高,说明b的物种多样性最高,故群落结构复杂程度依次是bdca。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营养级越低,含有的能量越多,a所处的营养级应最高。若M表示种群密度,b的种群密度最大,但若b种群的食物充足,其种内斗争就不是最激烈的。答案D21某地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就可能使生态平衡破坏()AW110W2CW15W2 DW110W2解析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通常最高为20%,如果高于20%,生态系统就有可能被破坏。答案A22在下列四项措施中能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是()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分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