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测试(a)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43923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测试(a)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测试(a)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测试(a)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测试(a)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测试(a)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测试(a)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测试(a)新人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A)(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12题。降雨量(mm)降雨强度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径流量(L)泥沙量(kg)33弱1110.115541.31534.71541814很强290.532739.4710.82122519强280.31131.2510.4520.6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

2、草地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自然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 B C D读图,回答34题。3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的侵蚀微弱A B C D4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

3、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新华网联合国2008年5月14日电: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14日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16届会议高级别部分部长会上发言,呼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荒漠化挑战。各方应切实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提高自身应对干旱、防治荒漠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据此回答58题。5结合材料判断下列有关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B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弱的国家之一C我国的荒漠化问题是刚刚开始出现的D世界荒漠化问题已基本得到治理6下列现象不属于荒漠化范畴的是()A沙质荒漠化

4、B石质荒漠化 C次生盐渍化 D过度开垦化7关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B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C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影响荒漠化进程D荒漠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8材料中提到应对荒漠化,各国要提高自身应对干旱、防治荒漠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履行好政府的职能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A B C D新华网河北2008年5月24日电:石家庄新客站地区规划结构为“一带三廊”。“一带”指沿铁路布局的生态防护林带;“

5、三廊”指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的“绿色历史”生态廊道,贯穿新客站核心区的“绿色科技”生态廊道,以及穿越居住区的“绿色生活”生态廊道。据此完成911题。9材料中关于“一带三廊”生态作用不包括的是()A降低噪音、减轻污染 B美化环境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增加城市绿地10“一带”生态系统若在城市交通中应用,可起到怎样的作用()放氧除尘、吸毒杀菌降噪隔音、减轻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划分车道、隔离交通提神醒脑、减少事故A B C D11我国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C过滤空气、降低噪音 D提供动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科尔沁地

6、区在清朝康熙年间还是牧草丰盛的著名牧区,现在已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对我国华北地区有严重的潜在威胁,下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转移的情况。据此回答1213题。年份1949年1955年1960年1970年东经121.97121.93121.94121.88北纬43.5743.5143.5443.59年份1978年1985年1990年1995年东经121.86121.75121.80121.71北纬43.6943.8043.6843.8412.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方向是()A向西北方向移动 B向东北方向移动C向东南方向移动 D向西南方向移动13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

7、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农牧交错带的过度垦殖 B过度樵采,破坏固沙植物C严重超载放牧 D水资源利用不当读图,回答1415题。 14乙河流域主要位于()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热带季风气候区C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15甲河流域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带来的后果是()A水土流失,草场沙化 B河流的洪峰降低C土壤肥力下降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据此回答1617题。16以下植被(或植物)属于城市森林主体的是()城市广场草坪城市湿地功能区之间隔离林带郊区环城绿化林带A B C D17城市森林的环境效益有( )改善城市气候,

8、净化空气满足城市居民休憩、娱乐等的需求促进房地产增值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美化环境,减弱噪音A B C D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材料。据此回答1820题。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km2年降水量/mm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粮食平均亩产/kg粮食总产量/kg19851933342038102051.025亿19951047835042351350.975亿18.该地区在10年内森林覆盖率下降的百分比和耕地面积增加的百分比分别是()A9%、30.3% B9%、43.5%C13.9%、30.3% D13.9%、43.5%19上述材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退耕还牧”的面

9、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20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A风沙危害加重 B水土流失加剧C大陆性气候减弱 D光照条件变差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 案二、综合题(共50分)21读“甘肃省地理简图”,回答问题。(13分)(1)甘肃省位于我国_部,西南以_山脉为界与青海省相邻,地处地势第_级阶梯,著名的河西走廊呈_走向,_河流经本省省会_市。(2)甘肃省气候地区差异_,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为_气候,最南端为_气候,大部分地区在温度带上属于_带。河西走廊在干湿区上属于_和_地区。(3)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甘

10、肃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100字左右,可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任选三项回答。)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除若干石质山地外,大部分地面被厚层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地表裸露,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27万平方千米。材料二水土流失人地系统关系示意图 (1)结合材料二,试从自然地理背景及人类活动影

11、响两个方面来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水土流失可能会对地理环境造成哪些危害?(3)请针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状况,提出合理化的整治建议。(开放题)2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读下图,解释迁移农业从ABCD土壤肥力的变化。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2)读下图,评价迁移农业的休耕期长短对热带雨林产生的不同影响。如果人口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农业的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又会对热带雨林产生怎样的影响?迁移农业对热带雨林的影响24读“拉丁美洲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是:A_,B_,A、B两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别是_、_。(2)与A处相同的植被还集中分布在_、_地区。(3)A地区典型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_是导致A地区植被被毁的直接原因,破坏的方式有哪些?你认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保护该地区的植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