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练习 中图版必修2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43616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练习 中图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练习 中图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练习 中图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练习 中图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练习 中图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练习 中图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练习 中图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黄梅戏天仙配中唱到“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完成12题。1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A史前文明 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 D后工业化时期2下列对该社会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2.解析:第1题,歌词描述的是农业文明时期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活动。第2题,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局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提出的。答案:1.B2.C下图是人类不

2、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3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A BC D4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34.解析:第3题,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狩猎采集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化社会,由此可以判断得出结论。第4题,这个时期是工业化社会时期,人类想征服自然,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全面激化。答案:3.A4.D可持续发

3、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国也不例外。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据此完成56题。5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是()“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A BC D6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

4、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56.解析:第5题,说明了可持续发展中的持续性原则,破坏森林,导致人口增长过快,封山育林,定期开发,维护了资源的更新,避免了资源的过度使用。第6题,公平性既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平,也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间的公平。答案:5.D6.A72010年11月29日当地时间10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南部城市坎昆(201N,8651W)开幕。在本次大会上,美国、日本等少数发达国家仍然拒绝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要求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实施同量或超量减排,这种做法主要

5、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阶段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A BC D解析:世界各国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上,应当遵循排放量大、减排量也大的原则。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答案:C下图为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8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进入阶段后有所转变,其原因是()增加环保投入科学技术进步工业发展速度增快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水平不断降低A BC D9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真正实现了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是()A阶段以前 B阶段C阶段 D进入阶段后89.解析:发达国家曾经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主要的治理

6、措施包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环保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只有到了阶段后,才表现为环境污染低于自然环境容量,并且能够实现财富的增长。答案:8.B9.D东北林区、西南林区是我国两大自然林区,由于过度砍伐,导致目前木材储存量大量减少,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据此完成1011题。10两大林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物种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A B C D11为促进两大林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加大保护力度,严禁砍伐B扩大造林面积,只种不采C采育结合,合理利用森林资源D在林木砍伐后的空地上,发展种植业1011.解析:森林破坏后,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水土流

7、失、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严重。为促进林区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植树造林与砍伐利用相结合,即采育结合,不能只种不采,也不能严禁砍伐,更不能在林区空地上发展种植业。答案:10.C11.C1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河伯娶亲”战国时期,魏国漳河年年泛滥,给当地人民带来很大的损失。当地流行着一种恶俗:居民们每年都要向漳河神河伯奉献一位年轻的女孩,给河伯当老婆,期望法力无边的河伯息雷霆之怒,不要用洪水残害人民。但是漳河依然年年泛滥成灾,危害人民。后来,漳河边来了一位贤明的地方官西门豹,他了解了河伯娶亲的真相后,就设计把那批鱼肉百姓的乡绅、里正统统扔到河里,并带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从此,漳河两岸的人

8、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材料二培根的一句名言是“要命令自然,就要征服自然”。培根认为,当你能够认识自然,并掌握自然规律时,你就可以成为命令自然的不可抵抗的力量。材料三100多年前,恩格斯曾经提醒过我们: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能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一起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中,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仅仅是因为我们胜于其他一切动物,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而已。(1)“河伯娶亲”体现出当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_。(2)西门豹带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使两岸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这体现出哪一人地关系思想()

9、A人定胜天 B因地制宜C天命不可违 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3)培根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_。(4)三则材料所主张的人地关系你最支持的是材料_,为什么?解析:古代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对自然规律认识不全面,处于崇拜自然阶段;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体现出人类积极顺应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思想;“征服自然”是人力战胜自然思想的集中体现;恩格斯较为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认识自然,运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充分调动人与自然的双重积极性,具有和谐发展的初步思想。答案:(1)人类崇拜自然,人类相对较为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2)B(3)人定胜天(4)三恩格斯较为科学地认识到

10、人地关系应该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具有因地制宜与和谐发展的思想认识。13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表1、表2)。完成下列要求。表1农业用地构成(%)方案农耕地果园林地草地菜地A44.12.412.940.50.1B18.111.636.833.40.1C10.119.636.833.40.1表2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方案侵蚀量比较*(%)径流量比较*(%)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38年内8年以后A1001005757B64525088C504048112*以方案A为比较的基准(1)三种方案的排序:按环境效益由大到小为_;

11、按8年以后土地利用总收入由高到低为_(填写代表各方案的字母)。(2)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环境效益可按侵蚀量比较,侵蚀量越小,环境效益越好,8年以后土地利用总收入可由表2直接读出。第(2)题,A方案不利于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B、C方案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其差异在于38年内的土地总收入。答案:(1)CBACBA(2)本题可在B、C方案中任选一种若选B方案,理由:该方案环境效益较高,且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后,38年内土地利用总收入减少较小,8年后土地利用总收人有较大提高。若选C方案,理由:该方案环境效益最高。38年内土地利用总收入减少较多,对农户生活水平有较大影响。但8年后土地利用总收入最高。-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