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新课标2018届高中历史第二轮总复习 第14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023031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新课标2018届高中历史第二轮总复习 第14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浙江专用)新课标2018届高中历史第二轮总复习 第14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浙江专用)新课标2018届高中历史第二轮总复习 第14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浙江专用)新课标2018届高中历史第二轮总复习 第14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浙江专用)新课标2018届高中历史第二轮总复习 第14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新课标2018届高中历史第二轮总复习 第14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新课标2018届高中历史第二轮总复习 第14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件 新人教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3,4,5,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注意区别四次变革所涉及的所有制问题,不能混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私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6,制。这两次调整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但改造后至今,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始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片面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在坚

2、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的。,7,国家资本主义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都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两者所处的发展阶段、性质、作用和结果等方面是不相同的,所以不能相提并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它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之后进入全面发展的阶段,本质上仍是在,8,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目的在于保障垄断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途径。它是在我们国家政权直接领

3、导和监督之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其实质是将资本主义经济纳入国家计划经济轨道,受工人监督,并最终将其纳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因此,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是私营经济转变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一种过渡形式。,9,1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三次调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需要,我国的工业体制也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要注意从国际国内背景、调整的方向和内容、调整的影响等方面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工业经济体制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10,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

4、经济体制转变。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曾起到积极作用,并取得一定成就。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第二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正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革”教训,同时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因此,我国的工业经济体制开始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11,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

5、来,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12,2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三者的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三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比较中要注意其背景、内容、性质及目的的不同,从而加深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这一趋势的认识。,13,(1)相似之处:都是各国在经济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目的

6、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内容都注重调整生产关系,符合各国当时的实际需要;结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改革,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趋势。 (2)不同之处:背景不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国内外敌人进攻被粉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国内出现严重的政治动荡;新政前美国遭受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阶级矛盾尖锐;改革开放前,国家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工作重心亟待转移。内容,14,不同:苏俄新经济政策侧重于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罗斯福新政侧重于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中国的改革开放立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目标在实现经济体制的改变。性质

7、及目的不同: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经济命脉的条件下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的办法发展生产,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目的;中国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环节,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15,制,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结果和影响:苏俄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经济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地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并促成了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趋势;中国的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6,(2

8、010年杭州模拟)(22分)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社会公平,是广大劳动者不懈追求的理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17,材料二 请愿人希望贵院注意到千千万万创造财富者的收支和那些相形之下对社会说不上有什么贡献的人所得有天渊之别;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的人民受苦挨饿。 1842年英国宪章运动致英国 议会的第二次请愿书,18,材料三 实行单一的公社所有制,把原来几十个以至上百个贫富不同、条件各异的生产合作社并在一起。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

9、,少者不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贫富拉平,让穷社共富社的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讲义,19,请回答: (1)结合历史背景,指出材料一主张的意义和局限性。(6分) (2)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的社会问题,并概括出现这种社会问题的历史背景。(6分) (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中人民公社弊端的后果。新时期是如何克服这种弊端的?(4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请谈谈你对追求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6分),20,21,本题主要考查人类追求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历程。第(1)问可直接回忆教材知识回答,考生回答得不够全面,反映出对书本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第(2)问,阅读材料可知反映的社

10、会问题是贫富分化明显,考生概括方面用词不够精准,历史背景可从工业革命的后果考虑,考生对答题方向有一定的意识,但没有很好地组织。第(3)问的“如何克服”主要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回答,考生回答较好。第(4)问要针对以上三则材料谈认识,考生的第一要点回答成:要遵循经济制度,一切从实际出发,这里的遵循经济制度存在语病,本身搭配不当。,22,(1)意义: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有利于争取广大农民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支持。 局限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6分) (2)社会问题:贫富分化明显。 历史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

11、经济迅速发展,但工人的生活条件却并没有随之改善,使得社会矛盾激化。(6分),23,(3)后果: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损害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克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支配的自主权。(4分) (4)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经济规律,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追求社会公平,避免贫富差距过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6分),24,1.(2010年天津文综)以下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示意图。 图中“单位GDP能耗”出现最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 A实行“二五”计划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

12、大跃进”运动,D,25,理解“单位GDP能耗”即可解答。根据图中最高峰值的时间1958年即可选出D。,26,2.(2010年天津文综)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 论十大关系 论人民民主专政 新民主主义论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 B C D,B,27,注意题干中限定词“20世纪50年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正确。均发表于20世纪40年代的著作,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著作。,28,3.右图是某中学学生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所收集到的漫画,请判断它们最有可能是为研究中国的哪一时期的历史而作的( ) A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恢复 B十年探索

13、时期的“大跃进” C改革开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B,29,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漫画中大豆过江属于“左”倾错误的表现,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联系所学知识,可推知发生在“大跃进”时期。,30,4.“最严酷的时刻来临,商店里食物柜台一空如洗,往日从没人买的糠萝卜,沾着好些泥巴的干藕全都消失。过春节时,为体现党的关怀,每人凭本可买3两瓜子,不要粮票。”材料中“严酷时刻”产生的原因是( ) A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B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C,31,从题干中“过春节时,为体现党的关怀,每人凭本

14、可买3两瓜子,不要粮票”可知是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在所提供的四项选项中,“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符合题干要求。,32,5.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农业,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下列对下图所反映的农村改革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农民可以自主安排生产 B农民可以随意处理土地 C适应了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3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没有所有权。故B表述错误。,34,6.20092010学年度时事杂志第三期载文称:在我国城市和乡村活跃着一个“草根经济”群体,“草根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10个雇员以下)、城乡个体工商户、创业者和农户为主体,广泛存在于区县、街道、社区、乡村,“是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下列能反映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草根经济”的发展变化的是( ),D,35,此题为政史结合题,过渡时期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由多到少,并基本消失;改革开放又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由无到有,由少到多,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