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 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6017826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 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课件 岳麓版选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栏目链接,课堂导学,栏目链接,全面认识北魏均田制,课 堂导 学,导学一,1原因。 中原地区由于长期遭受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为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2实施。 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3内容。 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4实质。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栏目链接,5影响。 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均田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也

2、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向封建制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 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推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6与其他新制之间的关系。 北魏推行的新制主要有俸禄制、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等,其中,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的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 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栏目链接,导学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1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鲜卑族拓跋部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制度都较为落后,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这就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2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的措施。颁布均田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整顿吏治,采用封建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3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课 堂导 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