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测试题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16987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3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政治 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部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发展的是A宋明理学 B秦的统一 C春秋百家争鸣 D汉代儒学独尊2古代中华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是在 A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 B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 C宋明理学产生后 D文化开放氛围浓郁的隋唐时期3近代中国文化衰微的原因有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 维新运动出现 洋务运动出现A B C D4中华世纪坛序“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

2、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其中,“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A源远流长 B唯我独尊 C博大精深 D独树一帜5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A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B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 C文化具有继承性D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6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文字 史学典籍 邮票 瓷器A B C D7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的提高,国外学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人,学语言的同时,他们也为中国的文化所深深地吸引,从而向往中国。这说明中华文明的一个重

3、要标志是A汉字 B薪火相传 C一脉相承 D特有的独创性8我们从小就跟文字打交道,关于文字的叙述错误的是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B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见证 D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9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 B世界至尊 C博大精深 D居于世界前列101405年(明永乐三年),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开始了第一次远航。郑和的船队的大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能够对船上储存淡水、船的稳定性、抗沉性等问题都作了合理解决,船队

4、能够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这是因为我国当时的科技文化 A处于世界的前列 B达到世界中等发展水平 C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 D受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冲击11地处华东的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那里河网纵横,吴越文化自然与水有密切关系。处于内陆的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含有特定的多样化民族个性。上述材料说明A吴越文化开放性、流动性强,滇黔文化更具内敛性、多样性B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统一国家C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D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12造成上题材料中情况的原因是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区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经济社会

5、发展程度不同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A B C D13中国人的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A差异性 B民族性 C地域性 D包容性14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日本人服从。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A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B各民族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C各民族不同的遗传因素决定的D各民族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15我国至今使用的许多民族乐器,如笛、琵琶、胡琴、横吹、鼓、腰鼓等,都是从汉代开始由各边疆民族地区陆续传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很早就在祖国的艺术舞台上占有

6、重要地位。这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才能流长 B中华文化独具特色C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做出了贡献D不同区域的文化,显示出不同的特色16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主要是因为A薪火相传 B一脉相承 C特有的独创性 D特有的包容性17公元1世纪,诞生于南亚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佛教作为外来的,与儒、道异质的文化,在经过彼此冲突、相互融合后,于东晋时代融入了中华文化之中。此后,中华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脉络,三家(传统说法称为“三教”)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佛教传入中国,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说明了A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薪火相传18鲁迅先生说:

7、“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先生的话强调了A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C有这种精神的人就是“中国的脊梁” D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19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个重要的原因是 A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C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D中华民族优秀于任何民族201988年,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聚会,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在闭幕会上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说明A孔子的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 B孔子的思想是永恒的真理C中国传统文化可

8、以替代西方文化 D西方学者对自身文化没有研究21在每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国各地都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是A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B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C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为艰苦奋斗精神 D民族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22下列诗词格言不能直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位卑未敢忘忧国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3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碑亭里,竖立着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这块巨大的石碑,碑文记叙了土尔扈特蒙古部族在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经过万里跋涉、重返祖国

9、的过程。土尔扈特蒙古部族重返祖国的壮举展现了A蒙古民族的凝聚力 B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C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D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24“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典故集中体现了 A古人的思想僵化,缺乏创造性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C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古代科学技术的落后25在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在先失两局的险境下,以拼字当头,连扳三局战胜俄罗斯队,实现了绝地重生和时隔20年再圆金牌梦,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荣誉。女排夺金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激发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 AB CD123

10、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部分(50分)三、分析说明题 班次 姓名学号总分31(14分)谁也不曾料到,这是如此艰难的一年。2008,我们热切期待的阳光和欢笑,却不料被一路风暴阻隔。然而,中国在低头抱怨吗?没有,中国挺起了它不屈的脊梁!全民一心,共同抗灾!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温暖;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相助;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圣火遭受屈辱,我们义无返顾;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劈山开路。从文化生活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4分)(2)中国为什么必须“挺起不屈的脊梁”?(10分)

11、32(12分)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统一、鼓励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升华这一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3(24分)华夏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创造了象征着东方灿烂文化的中国瓷器。并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精湛绝妙的工艺、光致茂美的质感、异彩纷呈的品类而名震寰宇。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国无宁日、经济衰败、民不聊生,虽有不少有志之士与爱国的陶工及匠师们结合起来,为陶瓷的发展而拼搏

12、努力,但整体上说,是中国瓷器艺术黯淡失色的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整个工艺美术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广大陶瓷美术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探索创新,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郁的艺术瓷以及经济适用、朴素大方的日用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瓷器艺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新时期,展现出包容性、多样性、科学性的特征,许多新工艺、新材料、新形式、新品种应运而生,蓬勃发展。(1)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2分)(2)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瓷器艺术为什么能够蓬勃发展?(10分)(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瓷器艺术的蓬勃发展对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有什么启示?(12分)文化生活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52分)12345678910111213BDAAACACCAACC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CDBBCABBCCD三、简答题(40分)31(12分)答案:(1)“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