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6016976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期 教 学 计 划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四 年级 学科 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引以为荣的家乡”,第二单元“缩短时空的通讯”,第三单元“四通八达的交通”。四年级下册教材向学生展示了从家乡历史、文化古迹、历史名人、风俗到通信、交通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教学重难点1、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历史文明古迹、家乡的历史人物及家乡的风俗2、了解通讯的种类和它的发展过程,懂得尊重邮递员的劳动,知道爱护通讯设施,遵守通讯规范。3、了解常用的交通工具及祖

2、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状况,懂得尊重乘务员的劳动,做文明乘客,知道爱护交通设施。教学目标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3注意了相关知识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4将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指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社会研究能力。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分层施教、理解体悟。丰富积累、内外结合、导练结合。备注学 期 教 学 进 度单元主题教学内容课时周次备注引以为荣的家乡1、历史悠久的家乡312、革命精神照后人223、值得骄傲的家乡人334、多样

3、的风俗345、大家共同出本书14缩短时空的通信1、缩短时空的通信452、天涯若比邻363、感谢你们的服务274、爱护通信设施,遵守通信规范285、温情寄给希望小学18四通八达的交通1、交通运输与我们息息相关492、乘务员辛苦啦2103、爱护交通设施3114、我心中的交通蓝图112第一单元引以为荣的家乡1.历史悠久的家乡一、教学目标1.态度: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感受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2.能力:通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3.知识: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文

4、化的多样性,热爱自己生活的家乡,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有探究兴趣,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二、教学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教育小学生从家乡开始,逐渐扩展到热爱自己的祖国;难点:情感的迁移和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当有人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你会怎么说?师:那当你与见外宾时如果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怎么说?(生:)教师提示:我的家乡在山西。师:你知道你的家乡有哪些特产?有哪些既漂亮又好玩的地方?师:现在有好多现代化的旅游场所,那么在很久以前我们的家乡山西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历史悠久的家乡(出示课题)(二)介绍家乡的地理环境和悠久

5、历史1.谁能说一说山西省有哪些城市吗?)2.河北为什么被称为三晋大地?学生阅读课本第2页内容(三)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师:山西,美丽富饶,物产丰富,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谁能说说你知道的历史文化或文明古迹吗?(生:平遥古城、应县木塔、云冈石窟)师: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啊,其实山西还有很多的名胜古迹,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参观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1.课件展示平遥古城的图片2.出示悬空寺的图片3.介绍“云冈石窟”配乐欣赏图片4.永乐宫 5.王家大院 6.五台山边看图片边讲解师:我们说了这么多的名胜古迹,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学生回答内容来自师:家乡的名胜古迹真是举不胜举,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大

6、家可以用课余时间查一下,家乡还有哪些名胜古迹,课下与同学交流。(四)课堂小结内容来自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发言师:你打算今后怎么做?五、板书设计:1.历史悠久的家乡平遥古城 应县木塔三晋大地悬空寺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云冈石窟 五台山王家大院.2.革命精神照后人教学目标:态度:使学生知道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了解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情感。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事物初步的观察能力、体验能力,获得社会信息的能力、阅读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和表达能力。知识: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知道新中国来之不易,懂得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7、命家。教学重点:了解我们山西的革命历史,懂得爱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学难点: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方法。教法学法:小组合作交流、讲故事,从故事中获取信息。教学准备:有关山西革命历史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在反抗外国侵略和中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许多革命志士把鲜血洒在了三晋大地上。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永远激励和鞭策着我们前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他们,去认识和了解他们。二、组织学习1.请同学们把收集的资料拿出来,进行五分钟阅读。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学习材料,选择最典型的人或事准备集体交流。3.组织学生集体交流。4.教

8、师对同学们积极收集资料的学习行为进行激励评价,并提出进一步要求。(不仅要收集资料,还要学会从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获取知识。)5.教师组织学生一齐认识几位革命先烈,了解他们的故事,从中受到教育。山西最早的共产党员高君宇抗日名将左权在敌人铡刀前大无畏刘胡兰抗日女英雄华侨李林板书设计:革命精神照后人高君宇: 一生短暂而光辉灿烂左权: 抗日名将刘胡兰: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李林: 宁死不屈3、值得骄傲的家乡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交流搜集的资料,学习优秀人物的事迹。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优秀人物的品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优秀人

9、物,懂得人人都要为家乡尽自己的力量。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家乡历史名人的资料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析人物的能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可爱的家乡不仅景色秀丽,而且是名人辈出的地方,他们为家乡的建设默默地奉献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板书课题:值得骄傲的家乡人二、学习新课(一)名人辈出的地方1阅读教材第12页。提问:祖冲之是哪个朝代的人?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他还编制了当时非常先进的什么?2全班交流学生介绍科学家祖冲之的资料,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并提问学习祖冲之的什么优秀品质?学生回答,小组成员介绍自己搜集

10、的资料,其他小组补充。师谈话:家乡的优秀人物不一定都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也有一些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但他们也同样为家乡做出了贡献。交流收集的有关优秀人物的故事。(小组内交流)3说一说结合自己的实际畅谈感想。过渡:人生之最高理想,在求达于真理。这句名言是谁说的,大家知道吗?(李大钊)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314页,学习李大钊先生的故事。(1)自由阅读,并对照书上的有关图片。(2)讨论交流,学习李大钊的革命事迹。(3)写一写自己读后的感受。5学习焦裕禄的事迹。(1)阅读教材第15页。(2)说一说我们应该向焦裕禄同志学习什么?6讲故事。(1)狼牙山五壮士(2)董存瑞的故事(3)谈一谈自己听了故事以后

11、的感受,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第二课时一、导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默默地奉献着,他们同样是英雄,值得我们尊敬。现在就让我们夸夸值得骄傲的身边人吧!板书:默默奉献的人们(学生介绍身边人的事迹)二、学习新课师:听了大家的介绍,更加深了老师对普通劳动者的敬意。真想采访一位普通劳动者,看他是怎样我社会服务的?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想法吧?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表演,一个扮演采访者,一个扮演被采访者。抽取表演好的同学上台表演正是这样的普通劳动者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和谐美好。你们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呢?学生表演诗朗诵劳动者之歌师:我想我们的认可是对劳

12、动者最好的回报。大家谈了从古到今那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家乡人,有没有想过自己现在可以为家乡做些有益的事呢?学生回答师:你们长大后的理想又是什么呢?请把你们长大后的理想写在老师发给你们的许愿卡上。学生写理想师:我的愿望是做一名称职的教师,使我的每一名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把它贴在这可许愿树上。请把你们的许愿卡也贴上吧!学生贴许愿卡师:相信这满树的愿望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三、全课总结师:同学们,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他的少年中国说曾经提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学生齐读)祖国的明天

13、必将由你们创造,今日我以家乡为荣,明日家乡以我为荣。让我们付诸以行动吧。板书设计:值得骄傲的家乡人祖冲之圆周率李大钊革命先驱 焦裕禄党的好干部4、多样的风俗教学目标:1、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2、通过对家乡文化、风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3、了解家乡的文化、习俗以及家乡最著名的事物。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传统,体会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有关家乡风俗的资料、图片或实物教学过程:课前交流: (略)一、师生互动,引入课题 同学们,老师听说我们班学生的课外知识特别丰富。今天老师特意准备了一个小测试来考考大家,你们敢试一试吗?(课件出示)从刚才的小测试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体会不同地区人们饮食习惯的不同。)从这个小测试中,我们初步感受到了我国多样的饮食习惯,其实,这只是我国众多风俗里一个小小的侧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更多地了解生活中多样的风俗。板书:多样的风俗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阅读课文内容。了解一下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些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说一说:你从课文中都了解到了些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