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5届高考物理 专题训练 力和运动、功和能(二)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86016746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5届高考物理 专题训练 力和运动、功和能(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5届高考物理 专题训练 力和运动、功和能(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5届高考物理 专题训练 力和运动、功和能(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5届高考物理 专题训练 力和运动、功和能(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5届高考物理 专题训练 力和运动、功和能(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5届高考物理 专题训练 力和运动、功和能(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5届高考物理 专题训练 力和运动、功和能(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线生专项训练题(二)力与物体的运动一、选择题1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它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A BC D2甲、乙两车在同一笔直公路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t0时乙车在甲车前50 m处,则()A甲、乙两车在运动中只能相遇一次B02 s内,乙车加速度小于甲车加速度Ct8 s时,甲车在乙车前15 m处D08 s内,乙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0 m/s32014年1月12日,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获得成功,6名潜水员通过潜水钟到达300米深海底进行潜水作业若潜水钟从水面开始下潜到最后返回水面的速度时间(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

2、正确的是()A下潜过程中匀速运动的时间为48 minB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0.012 5 m/s2C0100 min与100140 min两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相同D超重现象发生在80100 min和100120 min时间段4汽车与摩托赛车在平直的跑道上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如图所示,A、B分别为汽车、摩托赛车运动的vt图像,t1t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0t3时间段内,摩托赛车在前,t1时刻摩托赛车与汽车相距最远B在0t3时间段内,摩托赛车在前,t3时刻摩托赛车与汽车相距最远C当汽车与摩托赛车经过一段时间相遇时,汽车已经达到最大速度2v0D当汽车与摩托赛车经过一

3、段时间相遇时,汽车没有达到最大速度2v05A、B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t0时刻,B在A的前面,两物体相距7 m,B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则A物体追上B物体所用时间是() A5 s B6.25 sC7 s D8 s6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7两个质点A、B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对A、B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4、 AA、B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B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B在t3t0时刻,A、B相距最远C在t5t0时刻,A、B相距最远D在t6t0时刻,A、B相遇二、非选择题8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 Hz;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1、x2、x3、x4.已知斜面顶端的高度h和斜面的长度s.数据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9.80 m/s2.单位:cmx1x2x3x4hs10.7615.0519.3423.6548.0080.00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5、:(1)物块的加速度a_(保留3位有效数字)(2)因为_,可知斜面是粗糙的9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全省各地开始了“集中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专项行动这是因为一般驾驶员酒后的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所需的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0.5 s,易发生交通事故(1)以下为驾驶员守则中驾驶员的部分正常反应距离(汽车在反应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表格请选取表格数据计算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车速v(km/h)406080反应距离s(m)57.510(2)如图所示,假设一饮酒后的驾驶员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距离某学校门前32 m处发现有一队学生在斑马线上横过马路,他的反应时间

6、比正常时慢了0.2 s,刹车后,车做加速度大小为9.5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试通过计算说明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10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3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0=2.5m/s的速率运行将一质量m=1kg的工件(可看为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A点,工件能被传送到顶端B点,h2.5m. 已知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取g=10m/s2. 求: (1)工件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2)物体从A运动到B,皮带对物体所做的功是多少? (3)工件由A点到B点经过的时间t; (4)在这段时间内电动机对传送带所做的功是多少? 11静止在水平面上的A、B两个物体通过一根拉

7、直的轻绳相连,如图甲所示,轻绳长L1 m,承受的最大拉力为7.5 N,物体A的质量m12 kg,B的质量m26 kg.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在物体B上施加一个如图乙所示的变力作用,7 s末立即撤去外力,求:A、B两物体停止运动时二者的距离为多少?A线生专项训练题(二)参考答案力与物体的运动1解析:选A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对向上和向下抛出的两个小球,分别有hvt1gt,hvt2gt,tt1t2,解以上三式得两球落地的时间差t,故A正确2解析:选C由题图及vt图线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知,08 s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x甲140 m,乙车发生的位移为x乙75 m,x甲x乙50 m15 m,

8、即t8 s时,甲车在乙车前15 m处,说明之前甲车已追上乙车一次,t8 s后,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乙车一定能追上甲车,A错,C对;由vt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知,02 s内,乙车加速度大小为a乙5 m/s2,甲车加速度大小为a甲 m/s2,B错;由可知,08 s内,乙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D错3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在0100 min内潜水钟下潜的深度为300 m,设潜水钟匀速下潜的时间为t,则有(t100)4/2300,可解得t50(min),选项A错误;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最大是在100120 min和120140 min两个时间段,最大加速度大小为am2.08104m/s2,选项B错

9、误;0100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3 m/min,100140 min内的平均速度为7.5 m/min,选项C错误;在80100 min内潜水钟减速下降,100120 min内潜水钟加速上升,均发生超重现象,故选项D正确4解析:在0t3时间段内,当汽车的速度等于摩托赛车的速度v0时,两者相距最远,所用时间为t2,选项A、B错误当汽车与摩托赛车经过一段时间相遇时,二者位移相等,所用时间相等,二者从开始运动到相遇过程的平均速度相等,而摩托赛车的平均速度小于v0,则二者从开始运动到相遇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也小于v0设二者相遇前汽车一直处于加速状态,加速到v二者相遇,则汽车的平均速度v0,即v2v0,故

10、汽车没有达到最大速度2v0,选项C错误、D正确5解析:选DB车减速到零所需的时间t s5 s在5 s内A车的位移xAvAt45 m20 mB车的位移xBt5 m25 m则在5 s时两车相距xxB7xA(25720) m12 m则A追上B所需的时间为tt5 s s8 s6解析:受空气阻力作用的物体,上升过程中:mgkvma,得agv,v减小,a减小,A错误到达最高点时v0,ag,即两图线与t轴相交时斜率相等,故D正确7解析:由vt图像可知,通过斜率可计算加速度大小,加速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01,减速时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所以选项A错误;由A、B运动关系可知,当A、B速度相同时距

11、离最远,所以选项B、C错误;由题意可知A、B是从同一位置同时开始运动的,由速度时间图像可以算出运动位移,可知6t0时刻,A、B位移相同,因此在此时刻A、B相遇,所以选项D正确8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利用逐差法,得x3x12a1T2x4x22a2T2a,又知T0.1 s联立以上各式得a4.30 m/s2.(2)如果斜面光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所以斜面是粗糙的9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正常反应距离与速度成正比,即在表格所给的速度范围内,驾驶员的正常反应时间相同,由v,选其中一组数据代入,可得正常反应时间t00.45 s.(2)v72 km/h20 m/s反

12、应距离sv(t0t)代入数据得s13 m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v22ax代入数据可得刹车距离x21.05 m因为xs34.05 m32 m所以会发生交通事故答案:(1)0.45 s(2)会发生交通事故10解析:10解析:(1)分析工件随传送带运动情况,由受力分析有关系式:解得: 若以此加速度一直运动到B点,则工件达B点速度为 说明工件中途某处已相对传送带静止了. 滑块达B点速度为2.5m/s (2)设皮带对工件所做的功为W,由动能定理得:所以皮带对工件所做的功为 (3)工件从A到B先做匀加速,经历时间为t1、运动距离为s1;后做匀速运动,经历时间为t2、运动距离为s2;A到B经过的时间为t

13、则有如下关系式: (4)工件在做匀加速阶段传送带运动位移为,工件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为 则有: (1分) 摩擦产生的内能为: 电动机对传送带所做的功分别为: 11解析:由题图乙可知:04 s内,外力F120 N作用在物体B上,设物体A、B一起向右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1,对A、B构成的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m1m2)g(m1m2)a1代入数值得:a10.5 m/s2对物体A:T1m1gm1a1,得T15 N,小于绳承受的最大拉力7.5 N,4 s末二者速度为v1a1t12 m/s4 s末外力变为F240 N,设物体A、B能一起以加速度a2共同运动,对A、B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m1m2)g(m1m2)a2代入数值得:a23 m/s2对物体A:T2m1gm1a2,得T210 N,大于绳承受的最大拉力7.5 N,因此绳在力变为40 N时立即断开分别选择物体A、B为研究对象有:m1gm1aA和F2m2gm2aB代入数值得:aA2 m/s2,aB m/s2物体A停下来通过的位移xA1 m7 s末物体B的速度vBv1aBt216 m/s物体B在47 s内通过的位移xBv1t2aBt27 m物体B撤去外力后以做匀减速运动物体B停下来通过的位移为,则有:当物体A、B都停下来时,二者间的距离为:答案:91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